丁小鳳
英語是一門語言,對聽說讀寫具有很高的要求。在當前我們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英語教學只重讀寫忽視聽說訓練的教學傾向,要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水平,促進學生英語素養(yǎng)與能力的全面提高。這是擺在廣大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新課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與教學方法,這為廣大教師指明了教學改革的方向。為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加強實踐與探索,對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提出如下幾點見解。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英語學習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對于學生的認知活動來說,以興趣愛好為代表的非智力因素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所在,是調(diào)節(jié)學生情緒的重要手段。正如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chǎn)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nèi)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的興趣,就會成為學生學習的負擔。”
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一個先決條件就在于激起學生對英語學習濃厚的興趣,使學生將英語學習內(nèi)化為一種自覺行為,這樣的學習才具有了成功的基礎。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所感受到的只是教學的枯燥無味,逐漸喪失了最初的學習熱情,厭學情緒滋生,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保持不斷的學習動力,讓學生真正愛上英語學習。
為此我們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特點,研究英語學科學習規(guī)律,在二者之間找準最佳的切入點與平衡點,樹立學生參與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不斷給予學生新鮮的刺激,從而激起學生內(nèi)心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英語教學參與度,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與積極性,實現(xiàn)學生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真正地愛上英語學習。
此外,在教學中教師還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講到底、單一的教學方法,要學會靈活運用問題教學法、任務驅(qū)動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增強教學的靈活性,以帶給學生新鮮感,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學習動機,從而使學生對面前所呈現(xiàn)的英語教學內(nèi)容表現(xiàn)出更大的關注,表現(xiàn)出更積極的學習行為。這樣學生自然就會形成持久穩(wěn)定的學習動力,充分調(diào)用知識儲備與非智力因素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全過程。
二、創(chuàng)設全英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接觸更多標準地道的英語
語言的習得建立在學生大量輸入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要想增強學生語感,提高學生口語能力,就要讓學生接觸到更多標準的英語,讓學生有更多聽的機會。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力求為學生營造一種濃郁的全英學習環(huán)境,這樣更利于增強學生語感,讓學生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良好習慣。
(一)教師要盡量用英語進行教學
以往的英語教學往往采用以漢語為中介的翻譯式教學,這樣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形成用漢語思維的習慣。而漢語與英語在文化背景、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明顯的不同,很顯然用漢語的思維來進行英語學習不僅不利于英語的學習,反而會成為學習英語的干擾。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盡量采用英語進行教學,讓學生學會用英語直接思維,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良好習慣,這正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所在。即使遇到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內(nèi)容,也要盡量少用英語,要用簡單的語句,并輔以表情動作等來由淺入深地進行講述,以幫助學生理解。
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盡量用英語來回答教師的問題,在學生之間展開充分的交流。哪怕學生說錯了,也不要輕易地否定,打斷學生的思路,而是要鼓勵大膽地表達。等學生發(fā)言完畢,再進行相應的指導,讓學生自己認識到錯誤所在,自行修正。
(二)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圖文并茂的學習情境,將學生帶入真實的交際情景與生活場景之中,這樣更利于學生的理解與運用。同時,我們還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通俗易懂的英文歌曲、經(jīng)典的影視劇片斷,讓學生在教室內(nèi)就可以聽到更多標準地道的英語,以此來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見聞,幫助學生糾正不正確的發(fā)音,通過學生的跟讀與模仿來增強學生的語感,積累語言素材,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開展多樣訓練活動,讓學生擁有更多參與訓練的機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語言的學習也是如此,學生語言運用水平的提高最終要通過大量的訓練活動來得到提高與強化。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為學生設計更多豐富多彩的課內(nèi)外活動,讓學生有更多參與訓練、親自運用的機會,在實際運用中提高學生英語能力。
(一)大量朗讀。
朗讀是學習英語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手段。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可以開展同桌對話、分角色朗讀、全班齊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進行大量的朗讀,達到熟讀成誦,在朗讀中積累詞匯、學會語法與句型等。
(二)課本劇表演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對教材文章進行改編或是自由創(chuàng)作來進行課本劇的編寫與表演,這樣的教學活動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現(xiàn)自我的寬廣舞臺,學生可以實現(xiàn)將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結(jié)合起來,這樣的活動就是學生在進行一次次的真實交際,利于學生英語思維、口語水平的真正提高。
(三)課外活動
教師可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開展朗讀比賽、辯論賽、交流會等,讓學生有更多運用的機會。如此豐富的課外活動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也可以讓學生有更多運用的機會,在運用中讓學生享受英語學習所帶來的樂趣。這既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強學生信心,提升學習動力的重要手段。
(四)寫英語日記
日記更為靈活、隨意,我們要鼓勵學生用英語將身邊所發(fā)生的事情記錄下來,或摘錄閱讀中的經(jīng)典語句,這樣可以讓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素材。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辦英語周報、制作英語賀卡等等。
總之,我們要以興趣為先導,讓學生讀得更多、聽得更多,說得更多,這樣時間長了,學生就可以積累更多的素材,增強語感,從而促進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與提高。
(責編 金 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