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其善
葉瀾教授在《新基礎教育研究和新型教師的培養》一文中談到:“教育的行為,可歸結為教師的行為。沒有教師的發展,難有學生的發展,沒有教師的解放,難有學生的解放;沒有教師的創造,難有學生的創造,沒有教師的轉型,難有學校的轉型。”可見,教師的執教水平、價值取向、精神面貌和知識技能的發展水平不僅關系到教育質量,而且還影響到學生的終身發展,所以,只有發展好每一個教師,才能成就好每一個學生。下面,我就初中語文教師的發展,特別是語文教師如何提高自身素養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提高自身文化修養,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讀書
著名畫家張大千曾說:“作畫如欲脫俗氣、洗浮氣、除匠氣,第一是讀書,第二是多讀書,第三是有系統、有選擇地讀書。”作畫尚且如此,教師何嘗不是如此?教育是一種藝術,需要教師用語言把它呈現出來,課堂只有憑借語言這個媒介,通過恰當的表達方式,才能使教學異彩紛呈,達到“迷人”的效果,但是,這種能力卻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教師長期地學習,不斷地積累,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在素質教育發展全面推進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課程背景下,要想做一名創新專業型的教師,就必須要有廣闊的知識視野,要認清形勢,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知恥而后勇,與書同行,使讀書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特有的生活習慣。在讀書學習中,我們要始終保持一顆教書育人的平常心、平靜心,要耐得住寂寞,長期堅持,并根據教師個人發展規劃,分階段、有目的、有計劃地讀書,這樣,才能從學習中不斷汲取營養,提升個人的思想修養,取“他山之石”,錘煉自身素質。同時,把讀書的所得注入充滿激情的教學之中,為平凡的教學增添持久有效的動力。
二、提高教師自身素質,要從教師“多角度”做起
在參加新課程初中語文培訓時,幾位專家給我們上了幾堂公開課。不論是我們平時教學中最難啃的詩詞教學,還是讓教師和學生頭疼的作文課,幾位教師憑借自己的專業素質和獨特的個人素質,讓課堂精彩紛呈,各具特色,尤其,他們那深厚的備課功底,富有活力的語言,時尚而新穎的教學理念,讓我們在快樂中接受了知識。所以,要想做一位學生喜歡的教師,首先,要有知恥而后勇的勇氣,上下而求索的態度。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我們原有的一些教育思想、理念已跟不上教育形勢的發展和需要,教師一方面應扎實學習專業的教育教學理論,一方面應向生活學習,讀一些經典名著,學生喜歡的讀物、網絡文章,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提升個人魅力,真正做到“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的境界,這樣,教師對教學內容點進拓展,就會張弛有度,讓課堂變大變活,讓學生學習插上翅膀,快樂學習,自主創新。其次,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要豐富、多變,音調要抑揚頓挫。因為語文課的特點是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水平,語言是師生交流的最好橋梁,如果教師語言有魅力,就會吸引學生喜歡語文這門課程。同時,教師有魅力的語言也會為語文課堂教學增添不少色彩,會讓語文教師變成有魅力的教師。再次,教師要進行角色轉換,為學生創造寬松的課堂環境。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陣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實現語文課堂的高效,教師的教,必須要服務于學生的學,課堂上所有的問題設計、環節設置、拓展訓練,都要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師要改變“教師中心”“教師權威”的觀念,變師生關系為朋友關系,把講臺“搬到學生中間去”,為學生最大限度地創造適宜的學習環境;教學活動,不能只是有教師的活動,必須要有學生的參與、合作,要讓學生在“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內充分動腦、動手、動口,使學生在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當中,愉快學習。最后,教師要有目的地設計一些課后拓展問題,鼓勵學生創新。
三、提高教師專業素質,要注重教師專業化發展
教師專業化發展不僅關系到教師執教水平的提高,還嚴重影響到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更決定著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和發展層次,所以,只有每一個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了,才能更好、更快地成就每一個學生的夢想。我認為初中語文教師專業發展宜從以下五方面入手:(1)通過讀書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課堂改革的不斷推進要求教師要多讀書。讀書對于我們教師而言,是最基本的素養。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教師的知識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詩人。”讀書,能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教育智慧;讀書,能使獨創的方法閃耀睿智的光芒、充滿創造的快樂;讀書,能實現教師的自我提升和生命的升華;教師讀書,會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2)通過教學反思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教師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態度,反思對教材的把握,反思對學生的了解,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而且,教師應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教學反思:自我反思;與人交流;觀摩分析;善于總結;做好記錄。(3)通過教學評價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學校對教師的評價直接影響著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影響著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及可持續發展。合理有效的評價制度能激勵教師,提高教師工作效率。反之,會成為教師成長的絆腳石,阻礙學校及教師的發展。(4)通過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一個教師要發展,單靠個人的智慧和力量是不夠的,必須要借助集體的力量,大家的智慧,“科研興課”就是一個加速器,它可以給教師專業化成長加速。以我校語文組為例,教研活動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相結合,一方面以教師專業化成長為切入點,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吸納最新的教育思想、理念,開展扎實的技能培訓,發揮群體智慧,落實集體備課,突出個性,力求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最優化。另一方面積極組織教師開展公開課和聽評課活動、傳幫帶活動,有效地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同時,大膽鼓勵教師進行課題實驗,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一年來,我校語文教師有八篇教學論文發表在全國各類刊物上,教師的專業素質得到了較大發展,語文教學質量也得到顯著提高。(5)通過課堂教學改革,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教學改革是學校提高教學質量進取發展的第一推動力。教師如果牢牢抓住教學中心這個第一要務,以課堂為主陣地,突出教學改革這個關鍵環節,大膽借鑒先進的教學理念,變革原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有奔頭,就會促進學生全面、主動發展,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增強教學改革的成效性。同樣,在進行教學改革的同時,教師的教學理念得到更新,教學管理理念得到洗禮,課堂效果得到提高,所以,教學改革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
總之,全面提高教師的素養是當今教育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也是適應學生,適應科技社會不斷變化的教學要求。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們提升個人素養,要以推進素質教育、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適應新課程教學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才能使我們的教育事業朝著健康的方向蓬勃發展。
(責編 田彩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