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學霸”,本義是“學界的惡棍”,近年來成為網絡用語,指認真學習,學識豐富,成績斐然的一類人。“學霸”一詞在青少年中廣泛流行。本文通過網絡聊天數據,探究了校園網絡流行語“學霸”的用法及意義。
關鍵詞:學霸; 校園; 網絡; 流行語
1.研究背景與內容
1.1背景
“學霸”,本義是“學界的惡棍”,近年來成為網絡用語,指認真學習,學識豐富,成績斐然的一類人。
現在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這個詞,特別是在青少年中,“學霸”一詞廣泛流行,成為使用頻率極高的一個詞匯。
1.2研究的主要內容
“學霸”這個詞都有哪些含義、有哪些用途?
“學霸”一詞的使用現狀與流行原因是什么?
反映了怎樣一種心理狀態?
對青少年的交流與認知行為有怎樣的影響?
1.3研究的方法、手段和途徑
分析網絡數據
對同學進行調查和訪談
2.網絡數據采集
北京市城六區中學百度貼吧、QQ群聊天記錄、QQ個人聊天記錄(經過其QQ所有者本人許可)
3.數據解讀
3.1總體解讀
在收集到的211個數據點中, “學霸”用于形容對方的比例最高,而且多是對對方的尊稱(有時也是固定稱謂),如:“徐大學霸!”
“學霸”用于形容第三方時,多是對第三方的尊稱或固定稱謂,
如:“給大家看一下學霸的學習方法。”(指特定的某人)
“你知道那個八中的學霸么?”
“學霸”也可以用來形容過去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作對比,以襯托自己現在的“學渣”,如:“想當年,我也曾是個學霸。”
“學霸”還可以與其他詞構成詞組,如“學霸模式”“學霸班”,或與其他流行語連用,如:“看,這有一只野生的學霸!”(見表1、表2)
所調查的46.9%的情況下,“學霸”一詞的使用帶有明顯感情色彩,其中,形容對方時該比例最大,為56.5%。
在42.7%的情況下,語句中強調 描述對象 為“學霸”,在“學霸”一詞用于形容對方時,該比例最高,為60.9%。
3.2 形容對方
在收集到的211個數據點中,“學霸”用于形容對方的數量為138個,其中形容對方成績好的有104個,占75%,其中帶有明顯感情色彩的有75個,占55%。
如:“學霸就是淡定呀!”
其中明確指出對方是學霸的有83個,占61%。
如:“喔,學霸!”“徐大學霸!”
當語句為陳述句時,35.3%的情況下,“學霸”是對方的固定稱謂。
在雙人對話中,“學霸”往往用于發起對話和結束對話。
當“學霸”被用于發起對話時,“學霸”往往發揮招呼提醒的功能;
當“學霸”被用于結束對話時,“學霸”往往表示對對方的贊嘆。
以一次請教問題的對話為例:
A:“學霸,你這道題怎么做的?”
(此處“學霸”表示對對方的招呼,相當于“嘿,XX”。)
B:“(詳細的講解)”
A:“喔,簡直學霸!”
(此處“學霸”表示對對方的贊嘆,相當于“喔,好聰明啊”。)
此外,在雙人對話中,還會出現“互尊學霸”的行為,
如:“喔,學霸!”
“不,你才是學霸!”
或:“哎,要是不分座位我就可以抄云大學霸的了。”
“學霸自重。”
這種行為一般會在一至兩次應答內自動結束,也有同學通過特殊的方式提前結束這種行為:
“學霸就是淡定呀!”
“那是學霸(才會這樣)呀。”
3.3 描述成績好
在收集到的211個數據點中, “學霸”表示“成績好”的數量為171個,其中明確表示其“學得輕松且成績好”的有1個,帶有明顯感情色彩的有77個,占45%,明確指出對方是學霸的有75個,占44%。
“學霸”表示被描述對象“成績好”的比例普遍較高,平均為81%,其中“形容第三方”時最高,為100%。
“學霸”表示“成績好”,且帶有明顯感情色彩的,一般多有贊嘆之意, 占同類別數據比例平均為45.6%。
其中,“形容對方”時,該比例最高,為60%(見表3)
4.小規模問卷調查
4.1數據來源
采集范圍:北京市城六區中學生
發放地點:人人網、果殼網、新浪微博、騰訊微博
采集情況:共回收有效問卷22份
4.2結果呈現
22份回收的有效問卷中,
22人聽說過“學霸”一詞;20人會主動使用“學霸”一詞;
受訪者大多在與同學朋友有關的場合下使用“學霸”一詞。
85%的受訪者在學校使用該詞,80%的受訪者在人人,QQ等與同學朋友交流的網上使用該詞。
90%的受訪者將“學霸”用于描述同學,同齡朋友,40%將其用于泛指一類人。 (見表4)
(其它:為了獲得別人表揚而故意裝作愛學習)
“學霸”多被用于描述成績優秀的人。
受訪22人中,19人曾被別人稱作“學霸”。
被別人稱作“學霸”時,高興和反感的人數相當。
被別人稱作“學霸”時,多數人不做特別回應(50%)或表示自己不是學霸(55%)。
從表中可見,多數人覺得兩人間互稱“學霸”的行為沒有意義,甚至感到很煩。有些同學會自稱“學渣”以表示反對。但從青少年心理發展過程來看,“學霸”這個在現在語境中多少帶些調侃與戲謔意味的詞匯對于青少年的自我認知、相互認同及群體交往是有幫助的。
5.結論
綜上所述,可得出以下結論:
①校園網絡流行語“學霸”,多用于描述同學,同齡朋友;能用于形容對方、第三方、過去的自己,或與其他詞構成詞組;用于形容對方的比例最高。
②“學霸”用于形容對方或第三方時,往往是對描述對象的尊稱(有時也是對方的固定稱謂)。
③“學霸”可用于形容愛學習、成績好、學習努力或知識面廣的人,多指成績好的人。
④在兩人對話中,“學霸”往往用于發起對話和結束對話。
當“學霸”被用于發起對話時,“學霸”往往發揮招呼提醒的功能;
當“學霸”被用于結束對話時,“學霸”往往表示對對方的贊嘆。
⑤日常對話中,還會出現“互尊學霸”的行為,這種行為一般會在一至兩次應答內自動結束, 多數人覺得兩人間互稱“學霸”的行為沒有意義,甚至感到很煩。
無論如何,由于我們的語言在不斷變化,“學霸”一詞的不受我們歡迎的用法也必將被摒棄。
“學霸”,從它的本意“學界的惡棍”,變成現在“認真學習,學識豐富,成績斐然的一類人”,變成我們對其他人的尊稱,這種詞義上的轉變,體現了我們青少年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相互欣賞的學習狀態、陽光開朗的人際關系。
從對成績好的同學的贊嘆,到對努力學習的同學的認可,“學霸”表達了我們對比自己強的人的正確認識,也反映了我們健康的心態。
可以說,“學霸”一詞的使用,是青少年對自我的認知及定位、對他人的認同及接納與社會性發展,的良性表達,是我們當代青少年心理樂觀向上的體現。
作者簡介:邢宇辰(1997-),女,北京人,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高二(一)班學生;宋琳(1982-),女,北京人,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語文教師,中學高級,從事為語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