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學科教學改革的進程就是教學思想與教學手段的不斷變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具有重要的教學優勢,是實現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為我們的教學注入了生機,帶來了教學改革的重要契機。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無論是對于小學生還是對于語文學科本身來說都具有重要優勢,可以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主體探究,更能深層次地展現教學內容,實現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強化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整體水平。現筆者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優勢談以下幾點見解。
一、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教學成功的前提與基礎。如果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不但不會主動地參與進來,相反還會產生消極心理與對抗情緒,這樣的教學如何能夠成功。小學生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但是傳統的語文教學在他們眼中無非就是寫寫生字、讀讀課文,枯燥無味得很,無法激起學生內心強烈的學習動機與學習行為。多媒體輔助教學將展現教學信息的黑板轉換成多彩的屏幕,將教師單一的語言講解轉換成圖文聲像,投放于大屏幕,這樣的語文教學不再只是黑白色,而是五顏六色的,有著豐富的形式與內涵,能夠給予學生多種感官刺激,從而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飽滿的學習熱情。如在學習《翠鳥》一課時,我收集翠鳥的相關圖片,并圖片穿插于文本之中,并配以背景音樂。整個教學過程中所向學生展現不是枯燥靜止的文字,而是生動的圖片、鮮艷的色彩、滾動的文字、悠揚的音樂,這為教學增添了些許樂趣,符合小學生的特點,更能引起小學生發自內心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參與度。
二、增強教學的形象性,提升學生感性認知
小學生的世界是感性的,對形象具體的事物感興趣,從中獲取感性信息。而語文教學具有相對的抽象性,尤其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在學習文章時往往很難深入地理解,真正地走進文本,在學生與文本之間似乎總是隔著一道“無形的墻”,學生只是在隔著“墻”看風景,而并沒有融入其中,這道“無形的墻”就是文本的抽象性與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這也是傳統教學所無法逾越的鴻溝。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廣泛運用,可以打破這道墻,讓學生真正地融入其中不再只是看客。多媒體具有超強的綜合展現功能,為學生創設一個圖文并茂、聲像俱全、動靜結合的教學情境,具有化無形為有形、化靜止為動態、化抽象為形象的特點,這樣更能使得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從直觀的素材中獲取大量形象可感的信息,借助這些信息轉化為理性認知。如《翠鳥》一課的學習中,關于翠鳥捉魚的場面,是通過一系列的動詞來描寫的,蹬、叨、貼,通過閱讀與講解,學生并不能形成直觀的認知,而采用多媒體教學,我們可以向學生形象而動態地展現翠鳥捉魚的過程,從而讓學生將這些動詞與具體的畫面結合起來,讓學生獲取形象感知,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
三、增強信息的多元性,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據相關心理研究表明:在一般情況下人類只記住閱讀的10%,聽到的20%,看到的30%,聽到和看到的50%,而能記住經過思考所說的70%。而在以往的教學中以單一的聽為主,學生所能真正吸收的只占信息的一小部分,多媒體輔助教學下的語文教學更加具有信息的多元化,可以帶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這大大增加了學生獲取信息的量,教師再加以科學引導與啟發,讓學生針對所學展開充分的交流與討論,實現個性化閱讀,并將這些獨特的見解與感悟進行交流,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出來,這樣所獲取的信息量更大,而且學生對知識的識記并不只是機械地記憶,而是經過真正地思考與消化,這樣更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利于學生形成長久記憶。如在學習文言文兩則《學奕》《兩小兒辯日》時,要求學生能夠背誦,不理解的機械背誦隨著時間的增長學生會逐漸淡忘,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文字與具體的場景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就會在頭腦中形成一幅幅直觀的畫面,這樣更能激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更利于學生理解枯燥深奧的文字,學生在背誦時就可以將文字與場景結合起來,實現聽與看的結合,這樣學生在背誦時就不會再只是機械地背,更利于學生形成長久記憶。
四、增強教學的靈活性,構建師生互動課堂
電子白板繼承了黑板與多媒體的優勢,具有特殊的表現效果。我們可以將文章存儲于電腦中,將電腦與電子白板聯起來,在課上將電腦上的內容用投影機進行投入,教師站在前面,可以一邊進行講解,一邊在文章上做批注,并可以隨時調用提前存儲于電腦中的圖片、文字、視頻等資料。這樣的教學更具靈活性,更能發揮教學工具的輔助作用,使得教師與學生從被動局面中擺脫出來,在師生之間展開積極的互動,通過師生互動達到知識的真正構建。這樣的教學不是教師或學生單方的活動,不是知識的單向傳遞,而是師生雙方共同參與、共同探究,知識互動與情感溝通的過程,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教師的主導地位得以確立,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生本教學觀,學生全面參與、全程參與,在學到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得到了素養與能力的全面發展。
總之,現代教學技術的運用為教學帶來了重大機遇,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加強學習與研究,在現代技術與語文教學間找到完美的結合途徑,使現代技術的運用更加科學合理,學生的學習更加富有興趣,教師的教學更加富有激情,實現師生共同參與、共同探究的開放式、互動式教學。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