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江浙地區衛生學校發展現狀,特別是獨立升格學校(高職高專)的基本情況,簡要分析了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及發展出路。
關鍵詞: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現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9-0005-03
醫藥衛生類學校發展現狀
(一)獨立升格
2001年,衛生部、教育部印發《中國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要“擴大高等醫學教育,壓縮中等醫學教育”。在這樣的政策指引下,一些條件較好的衛校獲得了升格的機會,但目前這種升格最高只到高職高專層次,具體見表1。
(二)并入或聯合組建高校
在高等學校追求綜合化的大潮中,很多衛校被合并。這部分學校有兩種:第一種,合并后從事高職高專教育。如泰州衛校并入泰州職業技術學院,金華衛校并入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衢州衛校與其他中專校聯合組建衢州職業技術學院;揚州衛校一部分并入揚州環境資源職業技術學院后,再與揚州市職業大學合并籌建揚州科技學院。第二種,實現了從中專到本科甚至到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如麗水衛校并入麗水學院;舟山衛校并入浙江海洋學院;杭州衛校先并入杭州醫專,再隨醫專并入杭州師范大學;揚州衛校另一部分先升格為揚州醫專,再升為揚州醫學院,最后合并組建了揚州大學。
(三)合作辦學
第一種,中高職銜接或分段培養。如海寧衛校、桐鄉市衛校、湖州中等衛生專業學校、浙江省永康衛校、紹興護士學校、上海市衛校等與相關高職高專院校聯辦的“3+2”或五年一貫制高職;又如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省南通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與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聯辦的“4+2”高職。第二種,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如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與南京醫科大學的“3+2”本科。
(四)其他
第一種,保持中專教育,如鎮江衛校、宿遷衛校等。第二種,合并到其他衛校,如啟東衛校并入南通體臣衛生學校、崇明縣衛校并入上海市衛校等。第三種,利用其他學校的指標進行中專教育,如金壇市衛生進修學校、海門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等。第四種,舉辦成人教育或自學考試,如泰興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山東省濰坊護理職業學院泰興校區)、泰州市姜堰衛生職業學校(山東省泰山護理職業學院姜堰分校)、靖江市衛生進修學校(山東省力明科技學院靖江分校)、嘉興職工中等衛生學校、麗水市職工中等衛生學校、臺州職工中等衛生學校、溫州職工中等衛生學校等。第五種,并入其他單位,如武進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并入武進職教中心校、安吉縣衛生進修學校并入安吉人民醫院等。
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厩闆r
中高職銜接或分段培養的學校,學生入讀三年后需升入相應高職高專院校,而不是繼續留在原中專院校學習,這類學校在此不做討論。
目前,江浙地區從事醫藥衛生高職高專教育的獨立建制院校有16所,其中建?;A為衛生學校的13所。這部分衛校的升格形式有三種:一是升為高等??茖W校;二是升為職業技術學院;三是升為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充作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在各地的衛生分院。從建校時間、行政隸屬、占地面積等情況看,大部分學校辦學條件較好。表2顯示,江浙地區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F開設有65個專業,涉及9個大類、20個小類,呈現多學科發展態勢。
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存在的問題
(一)學科門類泛化,優勢專業偏少
醫藥衛生大類中開設專業最多的為23個,其中,護理專業布點學校最多,達14所。其余依次是藥學、康復治療技術、醫學檢驗技術等;非醫藥衛生相關專業達18個,布點學校數為20所;專業布點學校數大于4的專業僅16個,占開設專業數的24.6%,且多集中在生化與藥品及醫藥衛生這兩大類;有37個專業僅有一所學校開設,其中12個為上海醫療器械高等??茖W校開出;舉辦專業最多的學校為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有21個,最少是為南京衛生學校,只有4個。這說明目前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專業發展呈現泛化之勢,缺乏優勢專業。
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原有專業均較少,所謂專業建設都是在護理、藥學等專業基礎上,分別向上和向下延伸,再向專業相關、領域相近的方面拓展。如藥學專業,向上延伸有制藥技術類各專業,向下游延伸有食品藥品管理類各專業,相近領域有中藥專業,制藥相關方面還有制藥機械類專業。雖然各校在專業建設上著力很深,也取得了一點成效,但與行業外學校比起來,專業開設面仍然較窄。
(二)定位不明顯,辦學無特色
定位是學校發展的起點,雖然少有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提出綜合性研究型的發展道路,但從專業建設跨度看,至少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明確的學校發展定位。醫藥類學校和衛生類學校本是兩類學校。過往醫藥類學校并無或很少涉及護理類專業,近年也逐漸開展護理教育,如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而衛生類學校的專業發展首先也是增設藥品類專業;專業設置的嚴重趨同直接導致各校之間辦學特色不明顯。
因生源相同、就業去向一致,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受到了醫藥類普通院?;蚓C合性院校醫藥學院的嚴重擠壓。另由于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的專業設置門檻不夠高,使得原本沒有相關專業的普通高??梢栽诘胤秸膹娏χС窒轮饾u開設類似專業,如江南大學、常州大學等的護理本科專業,這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壓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江浙地區醫藥衛生類學校開設食品類專業的目前只有4家,占總數的25%,而農林食品類院校現大多開設有藥品類專業,如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等;一些職業技術學院,如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臺州職業技術學院等,甚至一些高等專科學校,如鎮江高等??茖W校、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也紛紛開設涉藥專業;行業外學校的擠壓也將帶來影響。
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的發展出路
特色是核心競爭力,質量是立校之本。目前仍屬于獨立建制的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如想維持獨立發展,各校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專業設置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課程標準對接職業崗位標準。專業設置是連接社會需求與教學工作的橋梁,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主動適應社會需求的關鍵環節。學校應該研究制定周詳的學校專業建設規劃,淘汰過時專業,新設緊缺專業,設置符合地方產業發展需求的專業。
第二,立足地方,做強特色。江浙地區自古就是中醫藥發達地區,如江蘇的孟河醫派和吳門醫派,浙江的錢塘醫派和永嘉醫派等都是地域性較強的中醫學術流派?!吨嗅t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要加強中醫藥職業教育,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應該立足地方,明晰政策導向,結合社會需要,將中醫藥文化融入教學實踐,逐步形成特色。
第三,學習先進辦學理念,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臺灣的技職教育較為成熟,很多醫藥衛生類學校發展良好,如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原臺北護理專科學校)、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原德育護理??茖W校)、臺南護理??茖W校等,他們的發展軌跡值得研究。
參考文獻:
[1]張雄,馬旋. 福建省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6):52-56.
[2]陳曉琴.高職課程標準與職業崗位技能標準對接探究[J].職教論壇,2011(14):16-18.
[3]于雷,王娟.高等職業院校特色發展的路徑與機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109-113.
[4]劉明光.培育特色是地方高校立足與發展之本[J].江蘇高教,2002(4):77-78.
[5]王正值.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開設中醫課程的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0,18(11):1009-1010.
[6]申海進,李勇. 江浙與臺灣食品類高職專業設置的比較及啟示[J].職業教育研究,2013(7):19-22.
(責任編輯:楊在良)
摘要:分析了江浙地區衛生學校發展現狀,特別是獨立升格學校(高職高專)的基本情況,簡要分析了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及發展出路。
關鍵詞: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現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9-0005-03
醫藥衛生類學校發展現狀
(一)獨立升格
2001年,衛生部、教育部印發《中國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要“擴大高等醫學教育,壓縮中等醫學教育”。在這樣的政策指引下,一些條件較好的衛校獲得了升格的機會,但目前這種升格最高只到高職高專層次,具體見表1。
(二)并入或聯合組建高校
在高等學校追求綜合化的大潮中,很多衛校被合并。這部分學校有兩種:第一種,合并后從事高職高專教育。如泰州衛校并入泰州職業技術學院,金華衛校并入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衢州衛校與其他中專校聯合組建衢州職業技術學院;揚州衛校一部分并入揚州環境資源職業技術學院后,再與揚州市職業大學合并籌建揚州科技學院。第二種,實現了從中專到本科甚至到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如麗水衛校并入麗水學院;舟山衛校并入浙江海洋學院;杭州衛校先并入杭州醫專,再隨醫專并入杭州師范大學;揚州衛校另一部分先升格為揚州醫專,再升為揚州醫學院,最后合并組建了揚州大學。
(三)合作辦學
第一種,中高職銜接或分段培養。如海寧衛校、桐鄉市衛校、湖州中等衛生專業學校、浙江省永康衛校、紹興護士學校、上海市衛校等與相關高職高專院校聯辦的“3+2”或五年一貫制高職;又如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省南通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與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聯辦的“4+2”高職。第二種,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如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與南京醫科大學的“3+2”本科。
(四)其他
第一種,保持中專教育,如鎮江衛校、宿遷衛校等。第二種,合并到其他衛校,如啟東衛校并入南通體臣衛生學校、崇明縣衛校并入上海市衛校等。第三種,利用其他學校的指標進行中專教育,如金壇市衛生進修學校、海門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等。第四種,舉辦成人教育或自學考試,如泰興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山東省濰坊護理職業學院泰興校區)、泰州市姜堰衛生職業學校(山東省泰山護理職業學院姜堰分校)、靖江市衛生進修學校(山東省力明科技學院靖江分校)、嘉興職工中等衛生學校、麗水市職工中等衛生學校、臺州職工中等衛生學校、溫州職工中等衛生學校等。第五種,并入其他單位,如武進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并入武進職教中心校、安吉縣衛生進修學校并入安吉人民醫院等。
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基本情況
中高職銜接或分段培養的學校,學生入讀三年后需升入相應高職高專院校,而不是繼續留在原中專院校學習,這類學校在此不做討論。
目前,江浙地區從事醫藥衛生高職高專教育的獨立建制院校有16所,其中建?;A為衛生學校的13所。這部分衛校的升格形式有三種:一是升為高等??茖W校;二是升為職業技術學院;三是升為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充作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在各地的衛生分院。從建校時間、行政隸屬、占地面積等情況看,大部分學校辦學條件較好。表2顯示,江浙地區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F開設有65個專業,涉及9個大類、20個小類,呈現多學科發展態勢。
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存在的問題
(一)學科門類泛化,優勢專業偏少
醫藥衛生大類中開設專業最多的為23個,其中,護理專業布點學校最多,達14所。其余依次是藥學、康復治療技術、醫學檢驗技術等;非醫藥衛生相關專業達18個,布點學校數為20所;專業布點學校數大于4的專業僅16個,占開設專業數的24.6%,且多集中在生化與藥品及醫藥衛生這兩大類;有37個專業僅有一所學校開設,其中12個為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開出;舉辦專業最多的學校為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有21個,最少是為南京衛生學校,只有4個。這說明目前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專業發展呈現泛化之勢,缺乏優勢專業。
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原有專業均較少,所謂專業建設都是在護理、藥學等專業基礎上,分別向上和向下延伸,再向專業相關、領域相近的方面拓展。如藥學專業,向上延伸有制藥技術類各專業,向下游延伸有食品藥品管理類各專業,相近領域有中藥專業,制藥相關方面還有制藥機械類專業。雖然各校在專業建設上著力很深,也取得了一點成效,但與行業外學校比起來,專業開設面仍然較窄。
(二)定位不明顯,辦學無特色
定位是學校發展的起點,雖然少有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提出綜合性研究型的發展道路,但從專業建設跨度看,至少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明確的學校發展定位。醫藥類學校和衛生類學校本是兩類學校。過往醫藥類學校并無或很少涉及護理類專業,近年也逐漸開展護理教育,如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而衛生類學校的專業發展首先也是增設藥品類專業;專業設置的嚴重趨同直接導致各校之間辦學特色不明顯。
因生源相同、就業去向一致,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受到了醫藥類普通院?;蚓C合性院校醫藥學院的嚴重擠壓。另由于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的專業設置門檻不夠高,使得原本沒有相關專業的普通高??梢栽诘胤秸膹娏χС窒轮饾u開設類似專業,如江南大學、常州大學等的護理本科專業,這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壓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江浙地區醫藥衛生類學校開設食品類專業的目前只有4家,占總數的25%,而農林食品類院?,F大多開設有藥品類專業,如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等;一些職業技術學院,如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臺州職業技術學院等,甚至一些高等??茖W校,如鎮江高等專科學校、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等也紛紛開設涉藥專業;行業外學校的擠壓也將帶來影響。
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的發展出路
特色是核心競爭力,質量是立校之本。目前仍屬于獨立建制的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如想維持獨立發展,各校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專業設置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課程標準對接職業崗位標準。專業設置是連接社會需求與教學工作的橋梁,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主動適應社會需求的關鍵環節。學校應該研究制定周詳的學校專業建設規劃,淘汰過時專業,新設緊缺專業,設置符合地方產業發展需求的專業。
第二,立足地方,做強特色。江浙地區自古就是中醫藥發達地區,如江蘇的孟河醫派和吳門醫派,浙江的錢塘醫派和永嘉醫派等都是地域性較強的中醫學術流派。《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要加強中醫藥職業教育,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應該立足地方,明晰政策導向,結合社會需要,將中醫藥文化融入教學實踐,逐步形成特色。
第三,學習先進辦學理念,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臺灣的技職教育較為成熟,很多醫藥衛生類學校發展良好,如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原臺北護理??茖W校)、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原德育護理??茖W校)、臺南護理??茖W校等,他們的發展軌跡值得研究。
參考文獻:
[1]張雄,馬旋. 福建省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6):52-56.
[2]陳曉琴.高職課程標準與職業崗位技能標準對接探究[J].職教論壇,2011(14):16-18.
[3]于雷,王娟.高等職業院校特色發展的路徑與機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109-113.
[4]劉明光.培育特色是地方高校立足與發展之本[J].江蘇高教,2002(4):77-78.
[5]王正值.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開設中醫課程的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0,18(11):1009-1010.
[6]申海進,李勇. 江浙與臺灣食品類高職專業設置的比較及啟示[J].職業教育研究,2013(7):19-22.
(責任編輯:楊在良)
摘要:分析了江浙地區衛生學校發展現狀,特別是獨立升格學校(高職高專)的基本情況,簡要分析了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及發展出路。
關鍵詞: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現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9-0005-03
醫藥衛生類學校發展現狀
(一)獨立升格
2001年,衛生部、教育部印發《中國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要“擴大高等醫學教育,壓縮中等醫學教育”。在這樣的政策指引下,一些條件較好的衛校獲得了升格的機會,但目前這種升格最高只到高職高專層次,具體見表1。
(二)并入或聯合組建高校
在高等學校追求綜合化的大潮中,很多衛校被合并。這部分學校有兩種:第一種,合并后從事高職高專教育。如泰州衛校并入泰州職業技術學院,金華衛校并入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衢州衛校與其他中專校聯合組建衢州職業技術學院;揚州衛校一部分并入揚州環境資源職業技術學院后,再與揚州市職業大學合并籌建揚州科技學院。第二種,實現了從中專到本科甚至到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如麗水衛校并入麗水學院;舟山衛校并入浙江海洋學院;杭州衛校先并入杭州醫專,再隨醫專并入杭州師范大學;揚州衛校另一部分先升格為揚州醫專,再升為揚州醫學院,最后合并組建了揚州大學。
(三)合作辦學
第一種,中高職銜接或分段培養。如海寧衛校、桐鄉市衛校、湖州中等衛生專業學校、浙江省永康衛校、紹興護士學校、上海市衛校等與相關高職高專院校聯辦的“3+2”或五年一貫制高職;又如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省南通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與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聯辦的“4+2”高職。第二種,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如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與南京醫科大學的“3+2”本科。
(四)其他
第一種,保持中專教育,如鎮江衛校、宿遷衛校等。第二種,合并到其他衛校,如啟東衛校并入南通體臣衛生學校、崇明縣衛校并入上海市衛校等。第三種,利用其他學校的指標進行中專教育,如金壇市衛生進修學校、海門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等。第四種,舉辦成人教育或自學考試,如泰興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山東省濰坊護理職業學院泰興校區)、泰州市姜堰衛生職業學校(山東省泰山護理職業學院姜堰分校)、靖江市衛生進修學校(山東省力明科技學院靖江分校)、嘉興職工中等衛生學校、麗水市職工中等衛生學校、臺州職工中等衛生學校、溫州職工中等衛生學校等。第五種,并入其他單位,如武進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并入武進職教中心校、安吉縣衛生進修學校并入安吉人民醫院等。
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厩闆r
中高職銜接或分段培養的學校,學生入讀三年后需升入相應高職高專院校,而不是繼續留在原中專院校學習,這類學校在此不做討論。
目前,江浙地區從事醫藥衛生高職高專教育的獨立建制院校有16所,其中建?;A為衛生學校的13所。這部分衛校的升格形式有三種:一是升為高等??茖W校;二是升為職業技術學院;三是升為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充作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在各地的衛生分院。從建校時間、行政隸屬、占地面積等情況看,大部分學校辦學條件較好。表2顯示,江浙地區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現開設有65個專業,涉及9個大類、20個小類,呈現多學科發展態勢。
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存在的問題
(一)學科門類泛化,優勢專業偏少
醫藥衛生大類中開設專業最多的為23個,其中,護理專業布點學校最多,達14所。其余依次是藥學、康復治療技術、醫學檢驗技術等;非醫藥衛生相關專業達18個,布點學校數為20所;專業布點學校數大于4的專業僅16個,占開設專業數的24.6%,且多集中在生化與藥品及醫藥衛生這兩大類;有37個專業僅有一所學校開設,其中12個為上海醫療器械高等??茖W校開出;舉辦專業最多的學校為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有21個,最少是為南京衛生學校,只有4個。這說明目前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專業發展呈現泛化之勢,缺乏優勢專業。
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原有專業均較少,所謂專業建設都是在護理、藥學等專業基礎上,分別向上和向下延伸,再向專業相關、領域相近的方面拓展。如藥學專業,向上延伸有制藥技術類各專業,向下游延伸有食品藥品管理類各專業,相近領域有中藥專業,制藥相關方面還有制藥機械類專業。雖然各校在專業建設上著力很深,也取得了一點成效,但與行業外學校比起來,專業開設面仍然較窄。
(二)定位不明顯,辦學無特色
定位是學校發展的起點,雖然少有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提出綜合性研究型的發展道路,但從專業建設跨度看,至少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明確的學校發展定位。醫藥類學校和衛生類學校本是兩類學校。過往醫藥類學校并無或很少涉及護理類專業,近年也逐漸開展護理教育,如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而衛生類學校的專業發展首先也是增設藥品類專業;專業設置的嚴重趨同直接導致各校之間辦學特色不明顯。
因生源相同、就業去向一致,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受到了醫藥類普通院?;蚓C合性院校醫藥學院的嚴重擠壓。另由于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的專業設置門檻不夠高,使得原本沒有相關專業的普通高校可以在地方政府的強力支持下逐漸開設類似專業,如江南大學、常州大學等的護理本科專業,這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壓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江浙地區醫藥衛生類學校開設食品類專業的目前只有4家,占總數的25%,而農林食品類院?,F大多開設有藥品類專業,如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等;一些職業技術學院,如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臺州職業技術學院等,甚至一些高等??茖W校,如鎮江高等專科學校、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等也紛紛開設涉藥專業;行業外學校的擠壓也將帶來影響。
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的發展出路
特色是核心競爭力,質量是立校之本。目前仍屬于獨立建制的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如想維持獨立發展,各校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專業設置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課程標準對接職業崗位標準。專業設置是連接社會需求與教學工作的橋梁,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主動適應社會需求的關鍵環節。學校應該研究制定周詳的學校專業建設規劃,淘汰過時專業,新設緊缺專業,設置符合地方產業發展需求的專業。
第二,立足地方,做強特色。江浙地區自古就是中醫藥發達地區,如江蘇的孟河醫派和吳門醫派,浙江的錢塘醫派和永嘉醫派等都是地域性較強的中醫學術流派。《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要加強中醫藥職業教育,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院校應該立足地方,明晰政策導向,結合社會需要,將中醫藥文化融入教學實踐,逐步形成特色。
第三,學習先進辦學理念,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臺灣的技職教育較為成熟,很多醫藥衛生類學校發展良好,如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原臺北護理??茖W校)、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原德育護理??茖W校)、臺南護理??茖W校等,他們的發展軌跡值得研究。
參考文獻:
[1]張雄,馬旋. 福建省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6):52-56.
[2]陳曉琴.高職課程標準與職業崗位技能標準對接探究[J].職教論壇,2011(14):16-18.
[3]于雷,王娟.高等職業院校特色發展的路徑與機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109-113.
[4]劉明光.培育特色是地方高校立足與發展之本[J].江蘇高教,2002(4):77-78.
[5]王正值.醫藥衛生類高職高專開設中醫課程的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0,18(11):1009-1010.
[6]申海進,李勇. 江浙與臺灣食品類高職專業設置的比較及啟示[J].職業教育研究,2013(7):19-22.
(責任編輯:楊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