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始終是擺在全體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結合自己近年來的化學教學體會,就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談一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關愛學生 提高課堂效益
贊可夫說過:學校學生的心理思維、欲望、情感是決定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能否成功關鍵因素。所以,化學教師只有從內心情感上感動學生,才可以讓他們在化學教學過程中生出比較好的心情,更加生出追求知識的志趣。教師應滿腔熱情地關懷所有學生,用愛心去開啟他們的靈魂,做他們的良友。
因此,老師要勤懇地創建素質教育的氛圍,抓好兩邊促進中間部分。不要簡單地針砭學生,更不要責罰他們。如果課堂練習中有錯誤,應該用紅筆畫出、疑問號、劃圈等記號加以提示。至于平時練習效果很不如意的同學,應該多勉勵,少打擊,并希望學生能夠練習獲得錯誤的教訓。教師的指導講授能夠為學生指點迷津,如果兩次甚至更多次而后就能夠解出,也就說明老師的幫忙有了效果。考試題目必須根據學生的可能性擬就。依據年級學生掌握情況,章節練習、期中測驗和學期會考的考卷的題目都要仔細挑選,測驗題目以基本題,課本的題解為主要內容,在考查基本能力時,要相應考查綜合能力。當他們稍微有點前進時就必須適逢其會加以表彰,使他們不停地體會到成功的愉快,出現自個兒鼓勁的思想情形和奮發向上的功能。他們從此發生的力量,就是我們教學效益提升的必要前提。
二、指導預習 厚實學生基礎
課前預習對我們提高教學效率非常重要,老師指導學生充分搞好課前研讀,培養他們自己探索問題的方法,初步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老師在點撥學生課前預習時,要提練出預習要點,要點必須來源于教材內容概括并對學生擁有啟發功能,讓他們的課前研讀有一定的計劃。
比如:在“氧化還原反應”這節課時,我給出了下列提綱內容:⒈氧化還原反應共分哪些部分組成的?⒉第一部分是從哪個角度來分析的?⒊第二部分是從哪個角度來分析的的?⒋第三部分哪個角度來分析的的?給出提綱內容后,需要在學生讀書時將關鍵知識點在課本上作出畫出,不能夠理解處注上疑問標記。
這樣,他們在課堂學習前對重要知識、困難知識就先有了思考,同時產生了巴不得早點了解這些東西的欲念,此刻老師再和學生一起研究要點的結果,并依據要點進行有目的教學。通過帶領他們這樣研讀幾個月之后,讓他們形成了一定根基后,再漸漸帶領學生在研讀中尋找出本單元、本章節的關鍵,從其中理解遇到問題科學思維的辦法,逐漸開始由被動接受到自主探求知識內涵。
三、精心引導 加強效率保障
目前我們都是以45分鐘為一堂課的時間,過去在教學計劃中呈現給老師的時間比較多,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非常少。所以老師地位要改變成由主導為引導,這種地位的轉變首先表現在教學計劃中老師和學生對課堂45分鐘的所占的比例。老師和學生課堂活動量,必須在課堂設計、課堂情境構建、授課計劃等精心安排時體現。
第一上課之前的課堂設計:要細致備課,粗略地計劃,讓上課之前預想和課堂的變化有機配合。第二課堂情境構建,要誘導他們的進行創新。
由于課堂講解是依靠一定的氛圍和對問題的爭辯而向前躍進的,因此情境構建要能夠從發展他們的思考能力和授課活動的由淺入深,經過指導起到舉一反三。主要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通俗的問題進行有機組合,再從里面提練出幾個有價值的東西。二是從問題內容方面進行有機組合,相同的問題,如果從不同出發點、不同落腳點就會形成不同解決問題的思路。要順著這個思路,誘惑他們合作探索。三是“一窺全豹”式問題的有機組合。那些粗淺的問題,可以啟發他們由表及里,從包孕著的含義上啟發學生思考。
最后,課堂設計必須考究獨立自主、小組協作、啟發式,學習方法應該從表層梳理到內層研究。讓學生在自由、快樂的環境中獲得知識和個性的全面發展
四、指導練習 尋找有效途徑
做習題是檢測教學效益的根據,如果此環不能夠認真實施,常常讓很多學生發生害怕心理,灼傷他們學習上知難而進的精神。
老師指點他們做習題時,一般重點指點他們學會科學的思考辦法,我們是這樣做的:①聯系教科書和練習題中遇到哪些基本概念及相關定義等?它們出現在哪些課題中?是怎樣分析、論述的?②聯系教授的內容,練習題題中遇到哪些基本概念及相關定義等在教師的上課時中有沒有講授?是如何講授的?③聯系練習,在練習題中遇到哪些基本概念及相關定義等內容在過去做習題時有沒有過相近的情況,答題的辦法和要點是那些?④引導學生多側面、多層次分析同一類化學問題多途徑解答。授課中因為我一直堅持不懈地從多層次給預引導,他們漸漸就形成了解決練習題的思維方法,做習題的質量提高了。
五、技術輔助 提升課堂效益
《化學課程標準》指明:老師要大力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鼎立開拓和給學生供應更加豐富的學習內容,讓信息資源成為他們化學學習和解題的強大武器,尤其要改造他們的學習方法,讓他們快樂并將越來越多的精力參與到實際的、研究性的化學學習活動里。比如在進行“緒言”授課時,我要求學生課后利用電腦完成一個任務:收集一個化學史上的小故事。結局是發現他們干勁沖天,在網上尋找到非常豐盛的材料,講授前我將所有學生采錄到的資料給予組合,講課時又進行分門別類的展覽。事實證明如此練習開拓他們的視野,發展了授課內容,使他們學習到好多教科書上學不到的東西。
六、歸納總結 鞏固課堂效益
發展學生學習的概括方法,讓他們懂得怎樣做學習小結,這樣做是提升教學功能一個有力保證。通過對所學知識的歸納、總結,能使學生對化學知識結構系統化、程序化,頭腦中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化學知識結構。所以,在每次講完一章后,我都布置他們做章節總結,作為重要的課外作業布置給學生。自然,老師要經過現身說法向他們說明小結知識的根本辦法,如圖表法、歸納法等。
通過知識結構圖學生能將所學內容形成知識網絡,溫習時本來就能夠遵循小結的要點去進行思維。如此一來既加強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對重點知識進行了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更加深刻,知識的脈絡分明,強化了對已經學習了知識的掌握和印象。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職業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