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銳
摘要:長期以來,各地各類的高校課堂中都是各自為戰,沒有形成一個統一和完善的課堂體系。同時,社會對音樂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對音樂課堂的改革也是勢在必行。對此,我們應當從樹立全新的課堂發展要求、變革傳統的課堂方法、豐富原有的課堂內容、使用現代的課堂手段與采用靈活的課堂評估模式等方法加以改進。
關鍵詞:新時期 音樂課堂 變革思考
一、樹立全新的課堂發展要求
從教學經驗上講,發展要求是行動的先導,課堂發展要求一旦確立之后,所有課堂活動的開展,都要圍繞著發展要求的實現來展開。高校音樂課程的課堂發展要求是依靠對樂曲理論的研究建立起來的。按照這一要求,學校必須要從創作簡單的音樂樂譜開始,直至引導受教育者能夠熟練運用創作技法,進而使學員從真正意義上創作出完整的、系統的、有著很高藝術質量的樂譜。概括地說,就是達到引導受教育者學會通過音樂來表現情感的目標。
對于這一課堂發展要求,應該從兩個方面來開展剖析。首先是各種譜樂技法的研究和運用的技術性層面。我們都知道,作曲理論與技法是順利創作的前提條件,這就需要受教育者們予以牢固的掌握。其次是依靠音樂創作的精神層面。簡而言之,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夠從真正意義上體會和感受音樂,從中獲得深層次的思考和啟迪。換句話說,具體的譜樂技法的研究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絕不是譜曲的核心價值。從實踐的意義來看,當受教育者全神貫注地投入到音樂創作中時,各種創作技法的運用也會達到預期的良好效果。
二、變革傳統的課堂方法
從現實的情況來看,當前普通高校的音樂課堂,主要還是采用以往的課堂方式。從具體的實踐效果上來講,雖然這是一種相對普遍的課堂方法,然而卻在新形勢下的音樂課堂中效果不佳。從屬性上看,由于作曲屬于一門創造性的藝術行為。因此,固化死板的課堂形式和途徑很難達到使受教育者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激發的目的。從負面效果來看,傳統的課堂方法會嚴重制約受教育者的研究積極性和主動性。
因此,針對作曲課程的特點與傳統課堂方法的不足,我們必須對課堂模式開展徹底的變革。具體來說,應將整個課堂活動放置在一個平等、民主的氛圍中。此外,教授者應當按照課堂的實際情況選擇一些專題,也應當搜集一些音樂創作的比賽信息,使之成為一個個課堂項目。在此條件下,受教育者既能夠實際創作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還能夠提升他們的團體協作能力。總而言之,課堂方法直接關系怎樣教,怎樣學的問題,也是音樂課堂改革中的一個重點所在。
三、豐富原有的課堂內容
從歷史的考察來講,高等院校音樂課堂主要是以曲式結構為核心,按照逐步深入和因材施教的基本思路,從具體的樂句入手,再經過樂段、小曲子、樂譜寫作等過程為主要內容。同時,從以往音樂課堂的立足點來看,無論是其基本思路還是主要的課堂內容,均是以國外音樂為主的。然而,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卻在高等院校音樂課堂中涉及的相對較少。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必須在課堂改革中予以糾正。從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深度來看,它具有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的特點。因此,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對音樂課堂的教學的寶貴資源,有著深刻的借鑒作用。從新時期的形勢來看,世界文化具有了多元化的趨勢。進一步來說,各地區的文化有了廣泛的交融,而在交融中要想突出自身民族的特性,就必須維護和發展自己的民族文化。綜合以上兩個方面,將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引入課堂,對豐富原有的課堂內容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使用現代的課堂手段
從屬性上來看,音樂屬于一門聲音的藝術形式,脫離具體音響設備的課堂沒有任何意義。伴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新型音樂設備也應運而生。因此,將新型音樂設備引入課堂中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伴隨著新型音樂設備的引入,音樂課堂的教學環境將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同時,音響設施的完善也使音樂教學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課堂效果。此外,教授者則能夠利用新型音樂設備引導學生對音樂樂譜開展徹底的解析,進而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除了課堂的教學活動之外,使用現代的課堂手段還能在一定意義上實現教授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網絡互動溝通??傊褂矛F代的課堂手段也是新時期音樂課堂改革的重要立足點。
五、采用靈活的課堂評估模式
從歷史觀的角度講,傳統音樂課堂的評估模式,一般是依靠期中或期末集中測評來實現。然而,從作曲這門學科的具體性質來看,傳統音樂課堂的評估模式在很多方面都已經不適應當代的發展要求。同時,從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來看,教授者在傳統音樂課堂的評估模式中很難以了解受教育者的研究狀況。因此,采用靈活的課堂評估方式在新時期下改進音樂課堂教學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六、結語
綜上所述,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之后,社會對人才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作曲課來說,良好的音樂創作能力無疑是一個音樂專業畢業生所必備的技能。因此,我們應從當前高校音樂課堂的實際出發,尋求切實可行的方案。相信在各方面的努力之下,我國的高校音樂課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會逐步的完善。
基金項目:
本文為宿遷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3YJG12。
參考文獻:
[1]徐寧.新時期下高校作曲教學的變革思考[J].音樂大觀,2014,(03).
[2]王建新.新時期高校作曲教學發展的宏觀思考[J].藝術教育,2013,(09).
[3]姚恒璐.作曲教學中的音樂創作與創造能力的培養[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7,(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