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萍
【摘 要】本文從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思維不夠開闊問題出發,提出創設活動情境優化課堂教學策略。圍繞英語語言交際性本質要求設計具有情趣性活動利于學生在實踐認知體驗過程中深化認知感悟,增強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潛能。利用活動模式來倡導互動交流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和學生英語表達綜合運用能力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小學英語;活動;情境;交流
受母語學習認知思維影響,學生對英語表達思維習慣和方式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特別在表達思維和語言感知上,往往局限于母語的認知表達邏輯,缺少一定的跳躍性和情感性。這樣的問題與英語課程倡導的優化教學過程和方法相背離。引導學生通過實踐體驗認知的方式來感悟語言表達過程,在親身表達運用中強化互動交流,不僅能夠起到活化課程教學過程的作用,還能夠使得學生在彼此交流互動的過程中深化理解感知,促進語言知識技能不斷內化生成,滿足學習發展需要。
1.創設劇本表演活動,鼓勵自認角色交流
小學生喜歡在富有情境化的課堂教學自由展示自己的才能,帶著好奇和激情參與課程教學。英語課程標準也強調,注重劇本表演活動運用對活化課程教學過程起到一定的引導促進作用。學生在模擬劇本表演過程中,能更好開闊知識視野和思維。
教師在創設劇本表演活動中,一方面,應該尊重學生的自愿選擇,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水平以及其他同學的配合來引導他們進行自由選擇,讓他們帶著激情和興趣主動參與角色表演;另一方面,多鼓勵學生嘗試和運用多樣化的語言表達形式來呈現表演過程,激活他們思維感知,以此來增強他們的認知體驗。通過劇本表演活動的運用,能夠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過程中享有更為自由的表達空間,在角色交流中升華認知感悟。
劇本表演活動的運用,能夠使得學生有機會嘗試表達,體味英語學習的樂趣和過程。例如,在譯林版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的“Story time”教學中,可針對對話中Wang Bing、Mike、Liu Tao等同學的不同表達內容,可創設一定的情境,建議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角色,圍繞“Can you play basketball?”和“Yes, I can.(No, I cant)”進行對話交流,讓學生在體味過程中不斷強化認知感悟,深化理解記憶。
2.設計任務表達活動,引導積極討論探究
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帶著任務主動學習和使用英語,能有效活躍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的情感思維更為豐富。通過任務驅動來引領課堂教學,能使得學生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將學習認知思維轉化為主動實踐運用,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激情。
根據課程教學知識要點,尤其要突出難點來設計相應的學習任務,能夠使得學生對課程學習內容產生一定的認知度和親和感。在任務表達活動中,一方面,圍繞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來設計多元化的思考表達題目,讓他們在自由選擇中能夠有一定的表達機會;另一方面,鼓勵他們通過同桌討論、小組交流等形式來完成課程學習任務,激活主動表達的語言思維。通過這樣任務表達活動來豐富教學過程,能夠讓學生對課程學習內容形成一定的深刻感知印象,促進語言表達技能的內化生成。
學生在這樣任務表達活動中,能積極調整自己的語言表達思維,有效深化理解感知。例如,在Unit 6 At the snack bar的“Story time”教學中,可建議學生圍繞“What would you like?”和“What do you usually eat in the snack bar?”進行相互提問,要求學生能夠針對自己的實際生活情況進行相互討論,綜合運用“Id like a hamburger…”等語言形式進行表達。學生在這樣積極討論探究中相互表達,能有效拓寬自身的思維感知。
3.借助師生對話活動,增強學習認知體驗
教師多走進學生的語言對話中,指導他們依據課程教學內容主動和教師進行對話,不僅能夠緩和課堂教學的緊張氛圍,更能夠使得學生在與教師平等對話的過程中更好發現問題。師生對話活動的運用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認知體驗更為深刻,有效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綜合運用能力。
通過師生對話的形式來豐富課程教學,能讓學生帶著學習的好奇心主動參與交流。教師可根據課程學習內容,一方面,多深入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了解他們的學習疑難問題和不足,多注重策略方法的指導運用,幫助他們在主動認知體驗的過程中強化認知感悟;另一方面,多了解學生自身的語言表達需求,通過設計富有啟發意義的問題來活化學生思維感知,不僅能夠有效幫助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更能夠使得他們在與教師的主動對話中調整學習思考策略方法,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總而言之,以活動為載體,突出課堂教學過程的優化和配置,能在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的基礎上,讓他們有更為廣闊的認知空間和表達園地。利用活動的形式來活化教學情境氛圍,能更好激活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在多樣化的發展創新思維引導下參與學習交流,形成正確的語言學習思維和感知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第3版。
[2]楊艷麗.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J].中小學教育,2014年14期。
[3]程笑梅.設計有效導入 激活課堂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1年21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市甘垛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