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珍子 康晶
摘 要:本文從系統工程的角度出發,構建大學生創業系統,同時對系統中的各要素進行分析,運用解釋結構模型找出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得到了大學生創業系統的多級遞階有向圖,通過對此圖的分析,最終提出促進大學生創業的建議。
關鍵詞:系統;創業;ISM模型
一、大學生創業系統
1.系統的概念
系統是由兩個以上有機聯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組成,具有特定功能、結構和環境的整體。
一個系統有其構成要素,這個要素可以是單個元素、分系統或者子系統等。系統還處在環境中,兩者相互作用,保持著緊密的聯系,環境為系統輸入元素,相應地系統為環境輸出產物,亦或者相反。
2.創建大學生創業系統
依據上述關于系統的定義,很明顯,大學生創業能夠稱其為一個系統,而且這個系統足夠的龐大。此系統應該可以是社會系統,或者是教育系統的子系統。而組成大學生創業系統的諸要素中,大學畢業生應該是最重要的,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699萬人,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數最多的一年。此外,該系統還應包括創業環境、創業教育等子系統。
影響大學生創業系統的環境因素,如政府政策、對創業的資金支持以及對創業的非資金支持。再比如配套服務、政策完善、校園文化氛圍、當地文化鼓勵等[4]。當然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行業技術環境、政策資金環境等也是影響大學生創業的重要的外部環境因素。也可把創業環境分為6個子系統:創業者培育系統、企業孵化系統、企業培育系統、風險管理系統、成功報酬系統和創業網絡系統。
正如前面提到的組成系統的各個子系統是相互聯系的,這些影響和聯系就必然形成一種層次結構。
二、構建大學生創業系統的ISM模型
ISM技術是美國J.N.沃菲爾教授于1973年作為分析復雜的社會經濟系統結構問題的一種方法而開發的。該技術是最基本和最具特色的系統結構模型化技術。
1.大學生創業系統的ISM模型
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分析。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因素有很多種,如社會支持子系統、個人素質能力子系統、創業項目選擇子系統和學校創業教育子系統。而本文將大學生創業系統劃分為大學生自身素質子系統(子系統1)、創業環境子系統(子系統2)、創業教育子系統(子系統3)。子系統1包括大學生所具有的社會經驗、人脈、創業態度、知識技能。子系統2包括創業政策、社會文化環境和創業資金。子系統3包括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選擇以上這些指標作為影響大學生創業系統的因素,并建立大學生解釋結構模型。
S1為社會經驗,S2為人脈,S3為創業態度,S4為知識技能,S5為創業政策,S6為社會文化環境,S7為創業資金,S8為學校教育,S9為家庭教育。
大學生ISM模型的構建,由高校教師5人、研究生5人、本科生5人組成ISM專家小組,對各個影響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研究,得出這9個因素之間的可達矩陣,如下所示。
(1)進行區域劃分。
求出各要素的可達集R(Si)、先行集A(Si)、共同集C(Si)和起始集B(Si),如下表所示。
R(S1)∩R(S1)={S1,S2,S3,S4,S8,S9}∩{S1,S2,S4,S5,S8,S9}={S1,S2,S4,S8,S9}≠Φ,同理可知R(S1)∩R(S9)≠Φ,R(S4)∩R(S9)≠Φ,因而對任一的S1,S4,S9相交均不為空集,區域不可分。
(2)級位劃分。
令L0=Φ(最高級要素集合為L1,沒有零級要素),進行級位劃分的結果為:
∏(P1)=L1,L2,L3={S3、S6、S7、S8},{S1、S2、S5、S9},{S4}。這使得可達矩陣為
(3)提取骨架矩陣。
先對M(L)中的強連接要素集合{S1,S2}、{S1,S4}、{S1,S9}作縮減處理(把S1作為代表要素,去掉S2、S4、S9);同理在強連接對{S2,S7}(把S7作為代表要素,去掉S2);其他強連接對的處理與此相同。有新矩陣M(L),然后去掉已有鄰接二元關系的要素間的越級二元關系,得到簡化后的新矩陣M”(L),此題中沒有越級的二元關系,因而M”(L)仍是M(L)。在去掉M”(L)中自身到達的二元關系,減去單位矩陣,得到具有最少二元關系個數的骨架矩陣A。
(4)繪制多級遞階有向圖D(A)。據骨架矩陣A,繪制多級遞階有向圖。
三、大學生創業系統的ISM模型結果分析
經過上述模型的求解過程可知,影響大學生創業系統的因子可分為三級。第一級影響因素分別為S3創業態度、S6社會文化環境、S7創業資金、S8學校教育。次級影響因素為S1社會經驗、S2人脈、S5創業政策、S9家庭教育。深層次影響因素為S4知識技能。
1.第一級別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一級的影響因素為直接因素,包括創業態度、社會文化環境、創業資金和學校教育。其中創業態度是指大學生是否愿意創業,對創業失敗的態度和能否承擔創業過程中的艱辛的態度。社會文化環境主要指社會的大文化背景,大學生正處于青年階段,易受各種信息媒介的影響,如果往屆大學生選擇創業的人數比較多,又或者創業的各界人士比較多,社會上的各種資源能夠支持大學生創業,那么大學生選擇創業的可能會比較多。創業資金指的是創業過程中的資金支持。而學校教育指的是創業培訓、創業指導課、創業實踐活動等。
2.第二級別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二級的影響因素為社會經驗、人脈、創業政策、家庭教育。社會經驗指的是社會實習經驗及工作經驗,只有具備相應的社會閱歷,了解想要創業的行業的相關知識,知道企業是如何運營管理的,對于自己今后的創業生涯是至關重要的。人脈也即人際關系。
3.第三級別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三級的影響因素為大學生所擁有的知識技能。知識技能指的是創業所需的包括管理知識、財務知識、市場開拓的知識等。以及相關的技術,如網絡技術、物流、營銷等。大學生如果能夠掌握這些知識技能,則如魚得水,游刃有余。
四、促進大學生創業的建議
1.加強大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訓練
學習對于大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要加強對大學生關于企業如何運營管理及市場開拓、稅務、法律法規、投資等方面知識的提高。同時學習好包括網絡技術、物流管理等方面的技能。還要具備領導者所應具有的戰略眼光,知道如何組織領導、如何溝通、如何進行分工合作等。
2.加大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力度
首先,政府應繼續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不斷簡化大學生創業的審批程序,為大學生提供綠色通道,包括咨詢服務、減免稅收、提供創業貸款等具體可行的措施。其次,學校應該改革現有的教學方案,將創業課程列入到教學大綱中,并長期貫徹執行。同時,學校應免費提供創業所需的場地及小額的資金支持,以營造濃厚的創業氛圍。
3.營造鼓勵大學生創業的積極的環境
大學生屬于青年團體,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易受親人、朋友及社會文化的影響。當今社會,信息量充斥著大學生的眼球,人生觀、價值觀正在逐步形成,媒體應該發揮積極作用,多宣傳那些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具有堅強意志品質、不怕挫折的創業青年典型。
4.培育大學生積極的創業態度
興趣是一切愛好的老師,大學生如果有創業的興趣,那么就應該端正自己的創業態度,樹立正確的創業觀,能夠積極樂觀的面對挫折和失敗,同時能夠擔當責任、抵抗風險、誠實守信、懂得隨機應變、抓住市場機遇。
五、結束語
大學生創業是當前緩解就業壓力的一個好的方式方法,本文從系統工程的角度出發,來研究此問題,運用解釋結構模型分析影響創業的各因素,找出促進大學生創業的具體方法。不足之處是ISM專家小組由15人組成,人數過少,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模型的準確性,對結果也會產生影響。
參考文獻:
[1]汪應洛.系統工程[M].4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平莉,楊克.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與支持體系完善研究[J].前沿,2013(12).
[3]蘇益南.大學生創業環境的結構維度、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6).
[4]吳啟運,張紅.創業環境對大學生創業傾向影響的實證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11).
[5]趙恒平,文亮.大學生創業行為及其影響因素模型[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0(15).
[6]池仁勇:美日創業環境比較研究,外國經濟與管理,2002年第24
卷第9期.
作者簡介:張珍子,長春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業工程專業在讀研究生;康晶,長春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