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嘉
摘要:肖邦是浪漫時期波蘭最偉大的鋼琴作曲家、演奏家,他用自己短暫的一生為鋼琴譜寫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佳作。本文是我通過學彈《肖邦第一敘事曲》后的感受。要想彈好這首大型作品:首先要有扎實的基本技術基礎;要有較深刻的文學素養與相關文化的基礎;還得有對音樂敏銳的聽覺力、洞察力、理解力和深刻的哲理思索力;最后演奏者必須有演奏長、大型作品的駕馭力,包括耐力、持久力與習慣性的心理調節能力,這樣才能在自己僅有的程度上發揮到最佳狀態。
關鍵詞:肖邦 《第一敘事曲》 感受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Chopin,Frederic Francois 1810-1849)是波蘭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他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他的音樂強烈反映了受壓迫受奴役的波蘭人民的憤怒與反抗的聲音,極具波蘭民族風格。
肖邦一生共創作了四首敘事曲,完成與1831年-1842年之間。《第一敘事曲》即《g小調敘事曲》,作品23號,在華沙起義失敗后波蘭淪陷為沙皇俄國的一個省。遠離祖國的肖邦,精神上受到極大的打擊,感到無比悲憤,于是借助鋼琴譜寫了此曲。
《第一敘事曲》是采用自由奏鳴曲式寫成的。首先,開頭以一個簡短的引子開始,就像是戰斗的號召,演奏必須飽滿,可以先踩下踏板,結合大臂的力量,且集中于指尖,緩慢并且有力地將旋律上行表現出來,手指的力度要把握的非常準確。
緊接著是第一主題,它象征老游吟詩人強有力的個性和堅定的聲音,彈奏時要有陰沉而堅決、嚴肅而剛直的感覺,注意節奏重音,要讓休止符明顯地斷開。對每小節的力度、速度加以細膩地把握,形成高低起伏的音響效果。
第36小節進入連接部,演奏時,要注重左手的第一拍和第四拍的節奏重音,這樣切分效果就會更加明顯一些。
在45-64小節連接部后半部分,是第一次感情浪潮的高峰,要根據旋律的起伏,自然地運用踏板,要充分把握住漸強、減弱與音色的變化。
第68小節柔和并漸慢地進入副部,這一部分就像主人公在回憶曾經安靜祥和的歲月,彈奏時,手指尖要貼著琴鍵。
展開部包含四個部分:變化發展的主、副部與富于即興幻想性的插部。主部主要在a小調上出現,持續的低音使音樂顯得惶恐不安。
從106小節開始,進入展開部的第二部分。這一段持續的八度與多音和弦,彈奏時,手腕、手臂在彈下去以后要立即放松,否則就難以把這些和弦彈得連貫且富于歌唱性。低音聲部的八度音程要彈奏的厚重、有力,且要注意踏板的踩、放。
展開部的第三部分是一個即興的段落,在旋律的上下行中,適當配合一些漸強、漸弱、基本可以不用踏板。
展開部的最后一部分情緒較歡快。在演奏中,右手的聲音要集中,輕快并且要有起伏地跑動。左手要注意節奏重音及小連線。
第166小節起進入了再現部。到169小節時,右手出現五連音,下面的左手為六連音,上下旋律的節奏呈現出互相交錯的狀態,彈奏時不可忽略右手的旋律以及漸強等表情處理。
從第194小節開始主部主題再現,但是情緒幅度更加富于戲劇性。到206小節主部結束的地方,旋律向上方八度進行,從而進入了全曲的最高潮。
結束部是激動的急板(Presto),從216小節到236小節旋律都在右手的大拇指上,大指一定要有力,手腕要和手臂一起用力,這樣旋律才得以突出。從236小節起旋律突然轉到了高音區右手小指上,一定要響亮地彈出來,尤其要突出重音,在適當的地方要讓手腕放松,這樣才能連貫、完整地演奏下去。因為這一段是全曲最熱情、最激動人心的地方,同時也是技術難度最大的地方,必須全力以赴才能彈好。
從251到258小節,是全曲情緒起伏最強烈的地方。雙手的演奏要整齊、快速,力度要統一并漸強,最后做一個強收,進行曲式的低音和弦要彈得深沉、悲壯。上行的音階再一次出現時,強弱對比要明顯,感情幅度及層次應再大一些,最后在深沉的g調主和弦音結束全曲。
以上是通過我對自己彈《肖邦第一敘事曲》時譜面以及音樂上的感受,此外我覺得以下感受也是刻骨銘心的:
第一:肖邦作為浪漫時期波蘭最偉大的鋼琴作曲家、演奏家,他用生命譜寫出了一首首對生活的熱愛與對祖國的眷戀的膾炙人口的作品。而我們作為即將畢業的青年學子,由于閱歷與鋼琴演奏程度的限制,要想很好的演奏這首作品,有點可望而不可及。
第二:肖邦的偉大還在于他音樂語言平易近人、樂曲旋律優美動聽、創作手法簡捷精練。而我們要從樂曲中把他所要表達的深刻寓意,尤其是肖邦樂曲Rubato的特性表現出來。除了技術上的困難,更多的在于理解上的欠缺。因為“藝海無涯”,肖邦作品更是如此。
第三:肖邦作品的靈魂是鮮明的民族風格。由于文化、地域、語言、風俗等等方面的差異,要想演奏好肖邦作品,首當其沖要讓自己成為“忠實的波蘭通”,否則就很難細致入微了。
第四:正如專業老師的要求,要想演奏好《肖邦第一敘事曲》這一類的作品。首先要有扎實過硬的技術基礎,諸如:手指跑動技術、和弦(尤其是大和弦)技術、八度技術等等;其次要有較深刻的文學素養與相關文化的基礎;再次還得有對音樂敏銳的聽覺力、洞察力、理解力和深刻的哲理思索力。
第五:要想演奏好《肖邦第一敘事曲》這一類的作品,演奏者必須有演奏長、大型作品的駕馭力,包括:耐力、持久力與習慣性的心理調節能力,這樣才能在自己僅有的程度上發揮到最佳狀態。
參考文獻:
[1]高曉光,吳國翥.鋼琴藝術百科辭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1.
[2]陳永蓮,申溪,曉丹,狄大權.學生音樂辭典[M].沈陽: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
[3]吳國翥,高曉光,吳瓊.鋼琴藝術博覽[M].北京:奧林匹克出版社,1997.
[4][波]雷吉娜.斯門江卡.如何演奏肖邦[M].梁全炳譯.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
[5]童道錦,孫明珠.外國鋼琴作品的分析與演奏[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
[6]錢仁康.肖邦敘事曲解讀[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
[7]錢仁康,錢亦平.音樂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8][英]埃蒂斯·奧加.肖邦[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9][瑞士]吉·德·布塔萊斯.鋼琴詩人肖邦[M].姜德山譯.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
[10]葛儉編.肖邦[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
[11]葛德月,朱工一.鋼琴教學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