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從初中升入高中的過渡期間的英語教學,是教學內容、方式等各方面的轉型階段,是整個高中英語教育中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決定學生高中英語學習情況的關鍵環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先育而后教、先學而后教、先設計而后教。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轉型
由初中轉入高中的高一上學期,是學生完成初、高中英語過渡轉型的關鍵時期,它不僅是教學環境上和教學內容上的轉型,也是師生教學方式和心態上的轉型,它的成功與否,幾乎決定了學生整個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
現實中有不少這樣的情況,部分學生以優異的英語成績結束初中課程,卻在高一上學期成績出現巨大波動,部分學生甚至在心理上無法承受這種轉變,導致整個高中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因此,教師要做好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使學生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初高中英語的學習轉型。
一、先育而后教
學生剛進入高中學習的新環境,教師要主動與學生建立平等親切的師生關系,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教學活動,把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師的課堂用語不僅要講究規范、科學、形象、生動,更要體現出尊重、體諒、溫暖和坦誠。
上高中后,學生普遍感到課業負擔加重,難度加大,英語往往會成為一些學生放棄或懈怠的首選科目。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高一上學期要特別注意學生這方面的苗頭,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銜接,把學生引上路。教師要盡快了解學生,細心觀察學生,既要掌握學生的一般特點,也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別差異;既要了解學生的優點和特長,也要了解學生的缺點和不足。尤其是英語差的學生,教師更應該去了解他們,幫助他們查找原因。要讓他們明白掌握英語的重要性,要幫助他們找回學好英語的自信心,要教會他們學好英語的方法,及時肯定他們學習上的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教師也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不僅要注意激活好生的興趣,也要注意激活差生的興趣。
二、先學而后教
作為高一英語的轉型教育,不僅要教給學生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他們會學英語。部分學生高一年級英語成績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學習方法與新的教學內容不相適應,其不同程度地存在從初中帶入的不良學習習慣問題,學生往往是死記單詞,聽完課做完作業便了事,缺乏從“學會”到“會學”的意識轉換。在沒有良好的學習意識下,加之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造成越學越難的惡性循環。為此,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聽課是學習的核心環節。教師除了要注重課堂教學的策略外,要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聽什么、怎樣聽、思考什么。要求學生不要局限于聽懂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更應以聽審題方法以及探索思路的過程為主,要注意教師語言的弦外之音,去體會教師對某個問題的理解,做到心領神會,潛移默化。
筆記是聽課的輔助手段。教師應及時對學生提出筆記的要求,指導學生將聽到的內容加以思考整理,更好地領會教師的方法和策略,以便學習教師的示范項目并注意模仿;要求學生將作業中的疑問、反思、心得進行記錄,以便于總結與提高。同時,教師要堅持檢查與督促,使學生養成做筆記的習慣。
三、先設計而后教
高一英語課的教學質量與效果不是在于給學生灌輸了多少語言點,而是上課的藝術。高一英語難度比初中增大了許多,如果能持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其效果會遠遠超出教師的作用。那么如何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呢?精心設計教學材料往往是關鍵。
高中每一單元的教學方法教師都應根據其特點,勤于思考,用心設計,盡力使各課的教學方法各異,以增強學生的新鮮感,調動他們學英語的積極性。在學閱讀材料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問題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培養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準確把握課文大意的能力,這樣可以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串講課文時挑選出能表示課文主體的關鍵詞和短語,巧妙地設計板書,使板書能勾畫出課文概要。一份精心設計的教案,便能讓學生持續保持學習的積極態度。
初中學生往往比較滿足于表層的認知興趣,而高中學生的心理發育已趨于成熟,更渴望通過積極主動的思考來獲取知識,通過自己的創造性思維來獲得學習上的成功感和滿足感。所以高中英語教學不能滿足于淺層次的課文分析,也要改變初中英語課堂上慣用的糾音、釋詞、語法練習、句子分析的教學結構,而應該設計一些交際性和創造性都比較強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將所學的英語知識經常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歸納,學生就能進行各種有效的思維。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