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芬
【關鍵詞】語文學困生 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9A-
0099-0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困生群體是教師不可忽視的教育對象。學困生在語文學習方面比較薄弱,更需要得到教師的關懷和幫助。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學困生樹立學習的信心,讓他們能夠跟上班級里其他學生的學習水平,從而提高整個班級的語文教學質量。
一、轉變思想,將學困生轉化工作作為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抓手
(一)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困生轉化工作的重要意義。教師對待學生要做到一視同仁,無論是學優生還是學困生,都要平等對待。在語文教學中,假如教師忽略或者放棄學困生群體,那么就不可能提升整個班級的語文教學水平。因此,教師應該將學困生轉化工作放在語文教學的重要位置,將其與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語文素養結合起來,意識到學困生轉化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二)將學困生轉化工作融入教學中。學困生轉化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將學困生轉化工作融入語文教學中,在語文教學中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首先,教師可以在設計教學環節時,針對學困生群體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困生進入語文學習活動。比如,教師在上課時適當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教學內容,激發學困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其次,教師可以結合語文教學內容、語文教學進度等,針對學困生的學情,設計相應的轉化方案。比如,在教學一篇課文之前,教師可以圍繞教學內容,請學困生幫忙查找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資料,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三)做好學困生的思想工作。有的學困生比較自卑,缺乏學習和生活的自信心,導致他們無法積極投入語文學習活動。對此,教師要根據學困生的特點,多給予他們鼓勵和稱贊,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使他們能夠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獲得進步,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比如,在生活上,教師要多關心學困生,多與他們聊天,傾聽他們的心聲;在學習上,教師要耐心幫助他們,切忌訓斥、恐嚇、體罰他們,對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要及時進行表揚。
二、統籌兼顧,在教學中關注學困生
(一)針對學困生設計相應的問題。在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是師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手段。然而,有的教師喜歡將目光鎖定在成績優秀的學生身上,習慣針對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提問,而忽略了學困生這一學習主體。對此,教師要為班級里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針對學困生,教師可以圍繞語文基礎性知識單獨設計問題,讓學困生有機會回答老師的提問,參與語文學習過程,從而提高學困生參與語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二)語文作業和教學評價應當體現出層次性。教師在設計語文練習和作業時,要考慮到學困生的學習能力,體現出層次性。教師在給學困生布置語文作業時要適當降低難度,盡量減少作業的數量,保證學困生能夠獨立完成任務。在考核方面,教師要將學困生與班級里的其他學生進行區別對待。對待學困生,教師可以單獨對其進行考核與評價。假如學困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基礎性知識,并且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學習任務,那么教師就應該給予學生肯定和認可,保護學困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對學困生的評價不應只局限于分數,而應將目光轉向學生的學習過程,如對學習語文的投入程度、語文學習進步的情況等,評價要體現出科學性和合理性。對取得進步、學習語文態度端正的學困生,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從而增強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情感,提高語文整體教學質量。
(三)采用不同的激勵策略,促進學困生的成長。積極的教學情感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學生喜歡獲得教師的肯定和認可,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個心理特點,在語文教學中巧用激勵策略,增強學生的學習情感。教師在對待學困生取得的進步時,可以大張旗鼓地進行表揚,讓他們獲得強烈的情感體驗和鼓勵,使他們能夠積極地投入語文學習活動中。此外,教師可以讓語文成績優秀的學生與學困生結成對子,引導語文成績優秀的學生主動幫助學困生,讓學困生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逐步緩解內心的消極情緒,并以積極的心態投入語文學習活動中。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任務,通過轉變思想、統籌兼顧、采取措施等途徑,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語文教學活動,增強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