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淑芳
【關鍵詞】創意美術 實踐 探究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9A-
0114-01
當前美術課偏向繪畫或工藝課,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學生活動經驗不足,興趣活動空間狹窄,阻礙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教師應當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整合教學內容,讓兒童以他們喜歡的方式學習美術。筆者認為,小學美術教師應開展創意美教學,致力于兒童創造性思維的啟蒙和提高。
一、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主動探究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只有在寬松、自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才能思維敏捷,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獲得有效發展。在美術教學中,營造寬松、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不但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其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巧妙安排,精心設計,讓學生在寬松的教學氛圍中發揮學習主動性,敢于獨立思考、操作和實踐,敢于創新思維、表現自我。例如在“撕紙游戲”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選用10種不同顏色的彩紙,讓學生發揮想象,撕出自己心中的圖案,并用彩筆在上面繪畫。教師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引導學生自由感受撕紙繪畫獨特的審美價值,體驗撕紙繪畫的樂趣。學生對撕紙形式、繪畫圖案進行選擇,創作出了花朵、動物等形式豐富各具創意性的作品。在教學中,教師沒有規定主題,而是循序漸進地啟發學生思維,挖掘兒童美術創作的潛能,增強其創作自信,提高兒童的想象創造能力。
二、合理運用方法,體現信息時代特性
現今社會是科學的時代,也是信息傳播的時代,各種傳播媒體、教學手段和方法都可以運用到教學活動過程中。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人們通過繪畫、欣賞、創造將美付諸于視覺藝術,形成線條、肌理、色彩、質感、空間等多種元素融合為一體的直觀視覺意識。結合美術教學的特殊性,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開教學,通過“欣賞—交談—評價—互動”等方式,引導學生提升學習主動性,擴大知識容量。例如在進行“多彩的秋天”教學設計時,筆者借助多媒體引導學生觀察三幅冷暖色彩對比性很強的圖片,讓學生認識色彩的相關知識;再觀看動感的動物、果實、小溪,觀看秋天的萬里無云等風景,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和交流。教學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能夠讓小學美術課堂更具有時代性和高效性。
三、多元教學操作,促進學生自我表現
美術活動應該是創造性、愉悅性的活動。在美術活動的操作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感受美術活動的活潑、自由、多元價值,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天資等,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人分為視覺型和氣質型兩種氣質類型,在進行藝術活動過程中,不同氣質的人群會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如有的學生喜歡粗線條,有的學生喜歡細線條,有的學生熱衷黑白對照,有的學生喜歡石版畫,有的喜歡蝕刻版畫。如在“走進故事王國”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擅長的藝術形式實踐美術繪畫,可以選擇白雪公主、米老鼠、唐老鴨等形象展開繪畫。多元教學操作也可以借助小組合作形式來進行,引導學生交流和溝通,在集體活動中得到自我肯定,充分展示自己,提升合作能力和組織能力,培養其創造能力。
四、實踐寬容評價,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有效的評價措施是對學生進行正確美術教學引導的關鍵。在欣賞學生的美術作品時,教師應該正確、綜合地對美術作品進行評判。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不能以畫面干凈、涂色均勻、顏色與實物顏色一致作為美術作品好壞的唯一指標,應該結合學生思路進行分析,從學生的表現思想、繪畫態度、心理活動、創造力、想象能力等各方面綜合分析和評價。例如在“童年”繪畫實踐活動中,學生的繪畫完成后,教師應積極正面地評價學生的作品:“你畫的花兒很生動,很飽滿,比以前進步很大”“你繪畫的房子好美啊,那只小兔子畫得特別生動,如果調整太陽和地面的距離會更顯效果呢!”教師找出學生作品的閃光點,多采取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創作,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素質。
美術教學活動應該放飛學生的想象,教師實施創意美術教學,寓教于樂地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