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柳依
〓〓由于家庭條件優越以及缺乏正確的家庭引導,珠江三角洲很多學生對自己的未來都很迷惘,缺乏正確的認識,對“生涯規劃”更是如此。據此,學校明確規劃了在高中三年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象賢學子生涯規劃”為高一年級的必選課題。象賢學子生涯規劃的研究中,可以以因素分析法分解研究內容,明確研究方向。所謂因素分析,就是找出與研究對象(事物、事件)相關聯的影響因素,通過因素分析簡化為少數幾個能夠反映出事物內在聯系的、固有的、決定事物本質特征的因素。在課題研究中因素分析法可以使復雜的研究課題大為簡化,并保持其基本的信息量。
〓〓一、“象賢學子生涯規劃”因素分析法案例研究
〓〓1. 學習對象分析
〓〓根據調查,高中學生對社會職業了解不多,對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不清楚,在個人職業發展前景規劃方面明顯缺乏指導。我校高三學生“對高考志愿中所填報專業的了解程度”方面,答“非常了解”的僅3.4%,“比較了解”21.4%,“了解一小部分”55.9%,“完全不了解”為19.3%。因此,象賢中學明確規劃了在高中三年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象賢學子生涯規劃”為高一年級的必選課題。
〓〓2. 學習內容分析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第五章高中階段教育第十二條中指出: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建立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加強對學生的理想、心理、學業等多方面指導。“象賢學子生涯規劃”因素分析法開發和構建了高中生生涯規劃體系,形成校本課程,為學生的人生發展做更好的指導。
〓〓3.對教育教學的影響和意義
〓〓根據現代學與教的心理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針對高中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實際情況,構建一種“象賢學子生涯規劃”因素分析法教學模式。它給學生搭建一個充滿選擇機會的、信息以外的真正的規劃平臺,使他們得到專業的指導,從而贏得一個施展自我的空間。
〓〓二、“象賢學子生涯規劃”因素分析法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1. 高中研究性學習活動開展的基本模式
〓〓高中研究性學習活動開展的基本模式主要采用“433模式”進行。“433模式”是指課程體系的“四個模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人與文化);課程開發的“三個層面”(課程研制、課程管理、課程實施),課題研究的“三個單元”(開題活動、研究活動、結題活動)。
〓〓2. 高中生生涯規劃調查
〓〓為了盡其所能地規劃未來生涯發展的歷程,在考慮個人的智能、性向、價值,以及阻力和助力的前提下,做好妥善的安排,并借此調整和擺正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以期自己能適得其所,針對象賢學子的情況,設計了一份“高中生生涯規劃調查問卷”,以便于更好的對“象賢學子生涯規劃”進行研究。
〓〓在對調查問卷進行回收統計的結果中:83.8%的學生聽說過“職業生涯規劃”這個詞,74.8%的學生愿意在高中階段接受職業生涯方面的教育或指導;63.4%的學生知道個人興趣與將來從事的職業有密切關系;74.5%的學生想過今后要從事的工作。
〓〓3. 開展“象賢學子生涯規劃”因素分析法指導課
〓〓根據實際情況,在開展了問卷調查后,通過選題指導課等活動,在學生自選和教師雙選基礎上,最終確定高一(14)班進行“象賢學子生涯規劃”因素分析法一節方法指導課,從而更好的為學生的人生發展做指導。
〓〓三、“象賢學子生涯規劃”因素分析法案例研究的反思與提高
〓〓1. 學生積極主動性高
〓〓由于本課題是在學生自己設計,老師引導的基礎上進行的,同學們興趣所致,他們的積極主動性都很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開放性的教學,能夠大大地激起學生參與的熱情性與積極性,學生投入度高,因而效果明顯。
〓〓2. 明問題,通方法
〓〓通過因素分析法方法指導課,學生從理論開始轉向實踐,通過“范例導入-總結規律-實踐研討-總結提升”四個環節,對自己進行生涯規劃,讓學生更了解自己,認識未來。自我評價、小組互評、師生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培養了學生的素質與能力。〓
責任編輯〓黃日暖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