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本文簡要分析了古英語與現代英語之間的異同,并從而認為1066 年的諾曼人入侵是造成英語文法大嬗變的根本原因。
【關鍵詞】古英語文法比較
英語的起源與發展是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英語語言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發生了許多變化。通過對古英語特點的學習,本文想就這種古老的語言的歷史以及文法上與現代英語的異同作一簡略的分析。
一、 古英語與現代英語的聯系
古英語與現代英語存在著一定的聯系,這是肯定的,但這種聯系不像我國的古漢語與現代漢語那樣緊密,也就是說,古英語與現代英語之間并不存在后者完全依賴前者而演變發展的關系。
1.字母
古英語共有22 個(不包括a 與e 的合音字母) ,其中21 個與現代英語相同,字母表中沒有j,q,v,x,z , 元音字母與現代英語一樣,也是五個半。
2.語音
與現代英語一樣,元音有長元音、短元音和變元音之分;變元音的讀音也是前部分發重音,后部分發輕音。長元音有長音符;現代英語沒有長音符。輔音發音最大的差異是沒有不發音的輔音字母,現代英語卻有,如night ,knight ,write 中的gh ,k,e就是不發音的。古英語單詞發音最大的優點是憑字母就能讀出音;現代英語在這方面反而不如古英語。
3.詞法
古英語的詞匯不如現代英語豐富,但詞形的變化很復雜。
(1) 名詞:古英語名詞分陽性、陰性和中性,而且有四種格:主格、賓格、所有格和與格。其詞尾變化則有強變(strong declension) ,弱變(weak declension) 和次變(minor declension) 三種形式。現代英語名詞沒有陽性陰性之分,主格和賓格同形,所有格加“S”表示。至于與格,現代英語沒有這一概念,在表達與古英語的與格相同的意思時,則在名詞前加to,for 一類的介詞。詞尾變化只限于名詞的復數:個別名詞有特殊的詞形,一般名詞都在詞尾加s 表示。
(2) 形容詞:古英語形容詞有五種格:主格、賓格、所有格、與格和工具格。詞尾變化分強變和弱變兩種。現代英語的形容詞不發生任何格的變化。
(3) 副詞:古英語絕大多數形容詞只要在詞尾加e 或lice,都可以轉化為副詞;這與現代英語在形容詞詞尾加ly 變成副詞一樣。
(4) 代詞:古英語人稱代詞有主格、賓格、所有格和與格之分,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還有專門用來表示“我們兩人”和“你們兩人”的人稱代詞“wit”和“git”。指示代詞和疑問代詞都有五種格(包括工具格) 、三種性(陽性、陰性和中性) 的變化。現代英語沒有“我們兩人”或“你們兩人”這一雙數人稱,這層意思用“we both”(or“both of us”) 和“you both”(or“both of you”) 來表示。
(5) 介詞:與現代英語的介詞相比較,古英語的介詞是一種不太活躍的詞性,這是因為古英語的名詞有與格的變化,在現代英語中本來應該用“介詞+ 名詞”表達的概念已被與格名詞替代了。
(6) 動詞:古英語動詞分四類:強變動詞、弱變動詞、過去現在式動詞和不規則動詞。強變動詞的過去式(單復數) ) 和過去分詞由該動詞最后一個音節的元音發生變化而構成;弱變動詞則在該動詞詞尾加后綴d、t構成;過去現在式動詞是一種詞形為過去式而意義為現代式的動詞;不規則動詞只有wesan/ bēon ,willan ,nyllan ,dōn ,g.n 等五個。現代英語只有規則動詞和不規則動詞兩類, 不存在過去式單數和復數的區別,更沒有過去現在式動詞這個概念。
比較上述六大詞類,我們發現古英語與現代英語有兩點關鍵性的區別:其一,古英語有復雜的詞尾變化;現代英語基本上不存在這種變化。其二,由于古英語存在名詞的與格,它的介詞的作用就大大減弱了;現代英語沒有名詞的與格,許多動詞都跟介詞構成動詞短語,才能跟后面的名詞發生關系。
4.句法
古英語和現代英語在句法上最大的區別在于時態與語序。
(1) 時態:古英語時態只有兩種:現在式和過去式;現代英語的時態卻有現在、過去、將來構成的一般式、進行式、完成式、完成進行式共十余種。不過,古英語的現在式所表達的意義卻可以把現代英語中的一般現在式、現在進行式和一般將來式等三種時態包含在內。
古英語的過去式則含有現代英語的一般過去式、過去進行式、現在完成式等四種意義。不過,古英語還可以用habban(to have) 和wesan/ beon(to be) 的現在式和過去式加過去分詞構成現在完成式和過去完成式。
(2) 語序:古英語的陳述句一般可以有三種語序,即SV 型,SOV 型和VS 型;現代英語則基本穩定地使用SV 型一種語序。SV 型,是指主語后面緊跟動詞謂語的一種語序。在古英語中,這種語序比較普遍,但在現代英語中,卻是唯一正確的陳述方式。SOV 型,是指賓語位于主語與謂語動詞之間的一種語序。古英語經常在從句中使用這一語序, 現代英語則沒有這種表達。VS 型,是指謂語在前主語在后的一種語序。
二、文法大嬗變的原因
一個民族的語言,如果按正常的規律發展,其變化一般發生在語音和語義的層面上,文法上的大革命是難得出現的。英語文法為什么會經歷這么一場傷筋動骨的大嬗變呢? 原因有多方面,但1066 年諾曼人的入侵無疑是最根本的。
1066 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率兵入侵英國,這次入侵與公元五世紀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的入侵一樣,是以入主被占領的土地而告終的。同年10 月,威廉進入倫敦,并加冕為王,世稱威廉一世,從此開始了諾曼王朝對英國的統治。
盎格魯——撒克遜王朝覆滅了,以西撒克遜語為代表的古英語也經歷了一場瀕臨滅亡的災難。入侵者講的是法語,這種無論文法還是詞匯都完全不同于古英語的語言成了官方的語言,成了當時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按入侵者的本意,英語是應該完全被法語取代的。好在武力征服并不意味著語言和文化的征服。來自諾曼底的法國人雖然從根本上改變了英國的政體,完成了武力的征服,但后一項任務并沒有完成。在諾曼王朝統治英國的幾百年中,一開始被統治階級禁止使用的英語一直頑強地在民間生存著,而且越到后來越表現出它的生命力。到了亨利四世(1367 - 1413) 統治英國的時候,他順應歷史的潮流,公開提倡英語作為官方的語言。從這時候開始,英語才回到正統的地位,才可以按照語言發展的規律健康而有序地向前發展。
從古英語喪失國語地位的那一天起到重新恢復國語的地位為止這三百多年時間內,它本身的發展是無序的,甚至可以說是畸形的。在這樣的環境下,英語的文法從繁復走向簡明也就成了必然。因為文法本身是一種充滿學究氣的思維方式,下里巴人們并不喜歡這一套。可以說,正是這種無序的、畸形的發展給英語提供了一個文法革命的契機,使以文法簡明為特征的現代英語的誕生成為可能。
假如沒有那次征服, 盎格魯—撒克遜的文化傳統必然得到發揚光大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盡管它的文法也會發生一些變化,但這種變化不可能是急劇的、深刻的。照那樣發展下去,現代英語說不定仍然會像古英語那樣是一種講究動詞變化和詞尾變化的語言。
【參考文獻】
[1]陳才宇.古英語評述[J].浙江大學學報,2000(4).
[2]趙端祥.略論英語的變化[J].樂山師專學報,1998(4).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