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婕
【摘 要】筆者對比了新舊HSK書寫部分的差異,分析了韓國學生在新HSK書寫部分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韓國學生提出了新HSK書寫部分的教學策略,可為改善新HSK書寫部分的教學效果提供借鑒。
【關鍵詞】漢語水平考試書寫教學策略
漢語水平考試簡稱HSK,是一項國際漢語能力標準化考試。中國從1984年開始研究HSK,1990年在國內實施,1991年正式在海外實施,至今已經形成了包括基礎、初中等和高等HSK的考試系列,統稱舊HSK。與之對應的是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2009年推出的新漢語水平考試,簡稱新HSK [1]。新HSK自2010年在全球推行至今,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對漢語國際推廣起到積極作用。
1 新舊HSK對比
1.1新舊HSK適應的對象和目的
舊HSK研制之初,主要針對來華漢語學習者、專業漢語學習者,其漢語水平等級標準是建立在“我國四年制對外漢語專業”水平之上的,未考慮在中國以外國家和地區學習漢語人群的水平 。考試內容以對考生的語言知識考查為主,對聽說、書寫能力重視不足。
與舊HSK不同,新HSK兼顧普通漢語學習者和專業漢語學習者,來華漢語學習者和非來華漢語學習者,滿足了高、中、低不同級別漢語學習者的要求。新HSK以考查學生應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為目標,提高了對考生書寫能力的要求。
1.2新舊HSK考試結構和分級體系
舊HSK考試分為基礎、初中等和高等3個等級,共11個級別,見表1。
新HSK考試將舊HSK考試的11個級別調整為6個級別,每個級別都有對應的目標要求和試題[3]。從新HSK三級起就考查學生的書寫能力。
對比表2和表3,新HSK考試從三級開始分為聽力、閱讀、書寫三個部分,其中書寫部分的考試時間為40分鐘,所占分值超過總分的33%,新HSK考試對書寫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要求學生的漢語書面表達能力。新HSK三級到六級的書寫部分的考試結構見表4。
2 韓國學生在新HSK 書寫部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2010年新HSK考試在韓國的實行,參加新HSK考試的學生不斷增多,學生備考新HSK的問題逐漸顯露。筆者結合在韓孔子學院輔導新HSK考試的情況,總結了學生在書寫部分存在的幾個問題。
2.1標點符號使用不當
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漢語表達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標點符號的誤用影響漢語的書寫規范,有時還會影響句意表達,甚至產生歧義[5]。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師的疏忽和學生受母語標點符號的影響,許多學生在書寫時不用標點符號,常常一“點”到底、一“句”到底,如:“今天. 我和我的女朋友第一次見面. 所以我早上7點起床. 7點30分洗澡.”;有的甚至“自創”標點符號,如將省略號寫成“…”,將引號寫成“6699”等。 教師和學生對于標點符號沒有足夠的思想重視,是導致標點符號使用錯誤一再發生、甚至許多學生漢語到了高級水平依然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主要原因。
2.2錯別字多,繁簡字混雜
韓國由于與中國特殊的地緣環境和文化淵源,屬于中華漢字文化圈,語言文字中至今還保留著大量的繁體漢字。因此韓國學生大都有一定的漢字基礎,能進行一般漢字的學習和書寫。然而漢字是表意文字,同音近形字多,很多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常會出現錯別字。其中,形相似或音相近的字最易寫錯,如將“風景”寫成“風影”,“依舊”寫成“依就”等;而形錯字則以筆畫錯最多,筆畫錯又以增筆和減筆最多,比如廚房的“廚”上面多一點,一直的“直”中間少一橫等。另外,繁體字與簡體字混用也較為常見,主要是韓國學生接受過繁體字的訓練,對繁體字的印象深刻。
2.3詞語運用不當
詞語是最小的造句單位,詞語運用不準確,就不能準確表達作者的意思,甚至出現病句[6] 。韓國學生在書寫中常見的詞語錯誤有以下四種:一是生造亂用詞語,學生常根據自己的理解隨便用詞、造詞,很多學生依賴電子詞典,根據韓語表達習慣翻譯漢語,得到不符合語法規范及漢語表達習慣的詞語。 如“刺猬‘歉然想走了”“我真的是‘書鬼”“我們都認為那個老人是‘酒狂”等;二是混淆詞性,如“這件大衣很‘合適我”,將形容詞“合適”誤用為動詞;三是詞語搭配不當,如“他每天早上鍛煉‘體型”,再如“晚飯以后我們家的氣氛很和平”;四是詞意理解不準確,如“周末這家族在屋里集合”,學生對“家族”理解不準確, “家族”是一種社會組織,“家人”是人。
2.4語序不當
韓語中,時間狀語、地點狀語的位置靈活。韓國學生受母語表達習慣的影響,常常出現時間、地點狀語位置錯放的情況。如“我起床早上七點”“今天我上課九點半開始”“他和自己的女朋友見面在公園”“媽媽每天買菜在超市”等。
2.5 語法掌握不牢
參加新HSK四級及以上考生,都已較系統地學習了漢語的基本語法,然而在漢語基本語法的使用過程中仍常出錯。如參加新HSK4級的考生利用“見面”完成“和,見面,朋友,中國,我”的排序題時,全班15個人答案都是“我和中國朋友見面”。但看圖、用所給詞語造句時,考生常會寫成“昨天我見面了我的朋友”或“我在電影院見面和女朋友”等。再如,學生常將“我一點下課,然后我去健身房運動”,寫成“我一點下課,以后我去健身房運動”“兔子很不舒服因為刺猬的刺兒”寫成“兔子很不舒服為了刺猬的刺兒”。學生常在基本的語法點上出錯,教師提醒時,學生立刻能意識到錯誤,但下次會繼續出現同樣的錯誤,說明學生受母語干擾,沒有將學過的語法完全理解、消化。
2.6段落銜接、篇章布局不符合漢語表達習慣
學生習慣用韓語的表達方式寫漢語的文章。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銜接,段與段之間的銜接,常常按照母語的表達習慣,寫出的文章大概意思明白,讀起來別扭。如學生習作中:“我家有五口人,爺爺和奶奶看著電視,媽媽吃完飯后洗碗。看報的人是爸爸。我呢,做著作業。因為晚飯以后我家很安靜,大家都笑著,真奇怪。”
3 對韓新HSK書寫部分的教學策略
筆者針對學生在新HSK書寫部分遇到的問題,結合本人在韓孔子學院的教學經驗,提出對韓新HSK書寫部分的教學策略。
3.1 重視標點符號教學
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是學生漢語水平的重要體現之一,教師和學生在思想上應該對標點符號有足夠的重視。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對標點符號做完整介紹,然后選取常用標點符號重點講解,并對學生書面表達中錯用的標點符號及時給予糾正,達到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目的。
3.2重視漢字辨析
韓國學生有漢字功底,筆順、偏旁、部首的感知比較清晰。教師要在鼓勵學生的基礎上,經常提醒學生寫規范漢字;在學生作業中如發現錯別字,教師要及時糾正,給予較低的容忍度,這樣可避免學生犯習慣性的錯誤,避免學生對錯的判斷力降低。對于學生經常寫錯的字,教師可以適時總結歸納,尋找其出錯的原因,對癥下藥,予以糾正。
3.3 重視詞匯積累
與舊HSK相比,新HSK 考試對詞匯的要求有所降低,見表5。盡管如此,詞匯的積累仍十分重要,需長時間反復練習。教師可按照新漢語水平考試大綱列出的詞匯,分步驟、分階段學習詞匯。
如,參加新HSK4級考試的學生,為擴大其基礎詞匯量,可參照新HSK5級詞匯大綱的標準,按照兩個半月的時間周期,識記2500個漢語詞匯。時間共計十周,每周識記、練習250個詞匯。首先讓學生篩選出已認識、掌握的詞匯,教師對篩選出的詞匯進行整理,選擇重點、易錯、難掌握詞匯設置詞匯練習。其次對學生未篩選的詞匯,教師給予詞匯分類學習建議,引導學生學習新詞語時重視不同詞類的學習。對于名詞,了解詞義和基本用法即可;對于動詞、形容詞、副詞等,不但要掌握詞義,還要明確搭配、使用規則和使用場合;對于關聯詞,掌握固定搭配和用法等。最后,對學生未篩選的詞匯,教師根據使用難易程度、出錯頻率、母語負遷移的影響等選擇部分詞匯進一步練習。練習形式可選擇近義詞辨析、詞語造句、正反義詞辨析,選詞填空等。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選詞填空的方式,每周發放練習題,學生完成后再進行講解和提問,強化學生單詞識記的效果。
3.4重視造句練習
造句屬于提高學生書寫能力的基礎練習。造句可加深學生對詞語意義的理解,使理解語言與應用語言相映成趣。造句可激活學生已學過的語法,使詞語和語法結合起來配套使用。造句的過程就是鍛煉學生漢語思維能力的過程,漢語書寫練習首先從造句開始,讓學生造出符合漢語語法和表達習慣的句子,才能進一步連句成篇。因此應重視造句練習。
3.5重視書寫練習
教師應定期給學生安排寫作任務并親自修改學生習作,修改學生習作時重點關注語法詞匯問題、文章結構問題和漢語表達習慣問題等三方面[11],注意歸納總結學生易犯的錯誤并尋找出錯原因,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和進度,改善教學效果。另外,教師修改習作時應給學生適當的評語,增強學生的書寫信心,日積月累學生會養成自覺進行書寫練習的習慣,書寫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東,注重交際能力促進漢語學習——國家漢辦有關負責人全面解讀新漢語水平考試,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271/201012/112351.html
[2]張晉軍,解妮妮,王世華,李亞男,張鐵英,新漢語水平考試(HSK)研制報告[J]. 中國考試,2010(9):38-43.
[3]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編制,漢語水平考試大綱[M]. (1至6冊),商務印書館,2009.
[4]駐韓使館教育處,中韓教育交流簡介,http://www.cscse.edu.cn/publish/portal24/tab1087/info7500.htm.
[5]焦冬梅,實行新HSK考試(筆試)后-漢字和作文教學在吉爾吉斯漢語教學中亟待加強[J]. 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0(11):134-135
[6]王朝荷. 淺析新HSK書寫部分測試點[J]. 青年文學家 2010(20).
[7]聶鴻英. 多元文化融合催生全球漢語熱情況下語言教學的新思路——對韓國人的HSK教學的思考[J]. 東疆學報,2007,24(3):86-91.
[8]鄒璐,于亮,對外漢語過程寫作教學理論的應用及研究[J]. 語言教學研究,2010(11):114-115.
[9]鄒璐,于亮. 留學生寫作偏誤分析及應對措施[J]. 語文學刊,2009(20):64-67.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