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長達
【摘 要】地理科學是一門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相結合的學科,它能夠教會學生了解自己生活的自然環境,培養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為了達到體現出地理科學的內容和順應時代的發展的目的,增加國民的地理知識儲備,現今的中學地理課程有了很大改變,所以應該找到更有效的地理學習方法。本文結合實際經驗,從許多方面提出了提高學生參與地理學習的途徑。
【關鍵詞】提高地理學習興趣
地理學科所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同時存在一些需要硬性記憶的理論知識,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難以有學習興趣,本文探討如何利用多種途徑,對學生參與地理學習的興趣進行提升。
1 積極改善師生間的關系
1.1對待學生要公平
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無論是剛參加工作的教師還是經驗豐富的教師,在與學生實際相處時,想要一視同仁其實是很難的。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挫折和壓力,教師們的銳氣容易被磨平,態度變得麻木起來。所以,想要做到公平,就不能只用成績來衡量學生,要綜合考慮,不看扁任何一個學生。教師應該努力找到每個學生的長處,依照優勢重點發展,使學生各具所長。
1.2給予學生尊重和關心
由于中學還處于未成年時期,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尊重和關心。如果教師不尊重學生,總是擺架子,隨意辱罵和踐踏學生,甚至動手腳,他們將永遠得不到學生的尊重,也會在學生幼小的心靈里留下陰霾。人都會錯誤,教師要學會寬容,并給予充足的關心和愛護,千萬不能采取辱罵和找家長的惡劣方式。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用愛和寬容去溫暖學生。這樣就可以得到學生們的愛護和擁戴,師生間相處才能更融洽。
1.3與學生交流要自然
如果教師光靠嚴厲批評是不會建立好師生間關系的,它只會讓學生更叛逆,對教師不理睬,阻礙學生的自我發展,對個性的養成都有不好的影響。教師要學會嚴厲和慈祥的轉換,在二者之間游刃有余,和學生交流自然些,像和朋友相處一樣。這樣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又丟不掉教師的面子,更易取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師生間相處更和諧。
2 增加課堂趣味,激起學習興趣
2.1運用各種技巧,增加課堂趣味
2.1.1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以前的地理教學,教師多采用填鴨式方法,這種方式的教學效果不明顯。教師應該多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或者把各種方式結合起來,讓學生也參與進來,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以漸漸地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2.1.2貼近生活
地理的學習不能死盯著書本的內容,要貼近生活,因為書本來源于生活。若是死記硬背,沒有任何意義。教師需要采取某些辦法,使教學內容向生活靠近,與實際生活聯系更緊密些。例如地球儀的學習過程。教師需要先把知識點強調一下,給學生一定的預習空間,然后再把學生分成小組,分組討論問題。當學生認識地球儀后,就能夠在地球儀上找到自己的國家和城市學生,學生會有強烈的自豪感和成功感。同時,可以采取藏寶圖的形式,自己制作經緯線和地形圖,增加學習的樂趣,可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熱情。
2.1.3營造合理的環境
教師可以依照地理課本內容,營造出一種環境氛圍,把學生帶入到這種氛圍內。這樣,學生可以更好地表達對地理的熱愛,激發出更多的潛能,快樂的學習。如果沒有好的氛圍,學生對新事物的感知性就不好。所以,教師要營造出完美的地理教學環境,讓學生在這種氛圍里自由的學習。
2.2借用輔助手段,激起學習興趣
2.2.1多媒體的使用
近些年,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教學活動,他為廣大教師的授課帶來了很多便利。多媒體可以直觀地展現地理運動過程,學生很容易理解。同時,多媒體也為教學節省了大量時間,教學內容更豐富,提高了學習效率。豐富多彩的多媒體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加學習的興趣。例如,地球的運動這章內容比較枯燥,知識要點特別抽象,僅僅依靠教師的簡單敘述,學生很難想象和明白。這時就刻意采用f1ash技術,通過計算機軟件制作生動形象的地球轉動的課件,可以使學生直觀地了解和感受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細節,更容易讓學生懂得這章內容。
2.2.2合理利用地圖冊和插圖
地理學科教學中,各種地圖和插圖是必不可少的。圖片可以生動形象地表達出文字的意義,比文字直觀。通過文字和圖片的結合,學生能夠更感興趣,教學效果也會提高。例如,七大洲四大洋這節內容,教師就要合理使用地圖。想要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先就必須要知道圖名。學生在了解地圖大致內容后,應該能準確地說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字。教師先講授確定一個大洲的基本方法,學生再學習教師的方法,試著把其他幾個大洲的位置描述一下。教師也可以舉亞洲的例子,用幾何圖形去描繪幾大洲的外形,再根據經緯度確定幾大洲的位置。最后,同學和教師合作,制作幾大洲的模型。
2.2.3開展野外實地訓練
野外實地訓練是指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組織和帶領學生到野外實地觀察地理環境與現象,從而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和直接經驗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有利于增加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還有利于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3 結語
綜上所述,地理科學本身是非常有趣的,授課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建立學習的環境,如演講比賽、實地考察、做游戲、參觀博物館、知識競猜、組織研究、即興表演、查找資料、分組實驗、野外觀測、制作模型和編輯報紙等都能夠使學生在各個角度開展學習活動,并且能夠引發學生興趣,積極地調動積極性,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歐磊.初中生地理學習研究[D].河南大學,2013.
[2]郭華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3(29):21-24.
[3]徐金林.巧設地理情境,點燃學習熱情[J].教法探討,77.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