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綺華
摘 要:如今高等師范大學音樂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中,舞蹈作為必修課程之一存在著自身的重要性。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舞蹈課堂還依然保持著傳統的教學模式,這不利于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在感受與思索之后,我們大膽嘗試新鮮事物,發揮創新精神,利用課堂中的多媒體設備,結合傳統的舞蹈語匯,探索一種嶄新的藝術形式。
關鍵詞:新媒體;創新;舞蹈;實踐
1 新媒體舞蹈的發展現狀
新媒體藝術主要通過“光學”媒介和電子媒介等新媒體介質為基礎與一些傳統舊式的藝術結合,把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融入更多的科技、生物、化學、物理、視覺和表演等多種元素,使藝術不斷創造新興之美。今天,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為藝術的創新提供了更高乃至更廣闊的平臺,在這樣的藝術創作大環境下,傳統舞蹈程式化的表演和簡單燈光背景式的舞臺空間已不能滿足藝術創新的需求以及觀眾的審美高度。新媒體技術與傳統舞蹈表現形式相結合是科技融入舞蹈的全新探索,目前國內外對新媒體舞蹈的研究多數注重理論成果的研究,并且成果結論僅從某一藝術類型出發進行分析,極少為從多個藝術類型出發進行深入研究。新媒體舞蹈這一藝術表現形式在中國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運用多媒體技術作為新媒體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進一步挖掘舞蹈肢體語匯的表達內容,拓展舞臺表現空間,豐富舞臺視覺效果,從而呈現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新媒體舞蹈較傳統舞蹈而言,更注重舞臺空間的氣氛營造,包括空間環境,色彩環境,光環境,景觀環境等,這些因素更適合當代藝術形態和現代社會形勢的發展,并且新媒體領域廣泛,觸碰到的范圍廣泛,所以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國內高校的舞臺上,新媒體舞蹈還處在起步階段,仍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待我們探索。
2 新媒體技術在舞蹈創作中的實際應用
在21世紀藝術表演的舞臺上,舞蹈創作者們借用新媒體技術手段打破原有舞臺空間限制,使舞臺空間擴大縮放、空間移動甚至達到抽象空間的效果。以空間容納人、組織人,以空間的無形力量去影響人、感染人,利用新技術手段進行多媒體創作的作品中,可以豐富空間環境,色彩環境。新媒體舞蹈就是將動畫制作與舞、音、畫和諧的呈現,正如女子群舞作品《小城雨巷》中所表達的那樣,仿佛人在畫中走,畫在人中流。源自于科技創新的新媒體舞蹈,其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有利用LED電子屏幕的、有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抽象構圖的、有利用其他激光呈現舞蹈幻影的……科技不斷進步,相信新媒體舞蹈的表現形式也會不斷推陳出新。在新媒體舞蹈的眾多種類中,我們選擇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新媒體舞蹈創作的嘗試,將肢體動作與幻燈片與預設畫面相結合。
案例一:“椰樹”——原計劃安排三名舞者進行模仿和演繹,但經成員的逐一模仿與嘗試后,得出一個簡單且效果良好的方案,只要兩名身體柔韌性較好的舞者進行形象塑造,兩人身體重合,雙手模仿椰樹的葉子,舞者的頭則可以模仿椰樹的果子。利用舞者的身體與舞者間的默契營造出“椰樹”的畫面效果。
案例二:“成長”——與“案例一”的造型畫面相比較而言,這是一個帶有形象的且流動著的動態故事情節。經過現場創作排練,我們總結有三個方面值得注意,首先,是對舞者肢體表現的要求。其次,是成員間相互配合的默契度。最后,是人物與道具、音樂、燈光的整體把握。因此,我們多次修改排練方案,最后落定一個“多、快、好、省”的方案:第一,用一名身體柔韌性較強的舞者完成形象塑造,即呈現一個三層“蠟燭蛋糕”做背景。第二,兩名舞者進行配合,其中舞者“A”利用與投影幕布的遠近距離,用旋轉的動作往前移動,同時舞者“B”配合“A”進行旋轉移動,從而營造出一個從“少兒”逐漸成長為“青年”的動態效果。
3 新媒體技術與傳統舞蹈相結合的積極意義
新媒體技術與傳統舞蹈藝術相結合是一種嶄新的嘗試,二者的融合可以更真實更抽象的表達舞蹈中所需的場景,更好的表現舞蹈主題,更恰當的營造氣氛。通過多媒體技術使光、電、色、美、影視技術等高水平的舞美完美結合已是大趨勢。多媒體舞蹈其震撼力,不單在其藝術創作的內涵,還充分體現在利用科技手段與舞者的想象創造力的結合。使呈現出來的作品更具張力,更好的表現舞蹈主題,充分利用與拓展舞臺表演空間,增強劇情氣氛,營造意境,提升舞蹈表現力與震撼力,更好地烘托舞蹈這一門高尚的藝術。項目完成后,新媒體舞蹈的表現形式將沿用至舞蹈課堂教學中,利用同學們活躍的思維和藝術的創造性,給新媒體與舞蹈的結合換一些新血,同時以新傳媒的方式實踐這種舞蹈形式。對于組織排練新媒體舞蹈的學生,通過組織排練提高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對舞蹈劇情進行大膽創新,讓這種舞蹈形式更好的得到發揚,提高人們對舞蹈藝術的鑒賞力。
新媒體技術與傳統舞蹈的結合更新了傳統舞蹈教育模式,可以在高校中具有舞蹈專業或者新媒體藝術的課程中開設新媒體舞蹈這一課程,讓這種藝術形式在學校里面更好的發揮它的本質,那就是創新。高校開設這個課程,對于學生們來說學到的東西更多,見識的知識更廣,以傳統的舞蹈為基底,掌握一些新媒體的技術運用且結合成新媒體舞蹈為發展前景,讓學生學習多元化的技能,從而通過開設這個課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組織能力等。
將傳統的舞蹈表現形式滲入現代科技的氣息,滲入現代人的意識領域。新媒體舞蹈可憑借新興媒體這個高技術的支撐,展開一個區別于傳統舞蹈的虛擬之美的世界。無論是情感還是信息都淋漓盡致的展現,并且在新媒體這技術融合下,還能更加充分的展示出劇情,調動觀看者的情緒,更能使人有親臨虛擬情境的感受,體驗藝術的魅力,更加豐富真實,更有親和性及綜合性。從單一到多維,傳統舞蹈有了蓬勃的發展,使傳統舞蹈有了新的生命力。這就是新媒體舞蹈。隨著新媒體等高科技在傳統舞蹈藝術中的應用,它必將為舞蹈創作帶來無限想象和更廣闊的創作空間,倘若能運用到課堂中去,能更好地提高學生舞蹈動作創新能力,新媒體舞蹈這種藝術形式的道路將越走越寬敞。
參考文獻:
[1] 張朝霞.新媒體舞蹈概論[M].知識產權出版社,2012.
[2] 卡琳娜·伐納(法).舞蹈創編法[M].鄭慧慧,譯.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指導教師:高 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