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我過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已經有空一定的改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的經濟有著一定的影響。在商業銀行的所有風險中信用風險是被排在第一位置上的,然而操作風險卻僅次于信用風險而被排在第二的位置上,兩種風險應該同時被金融機構重視并且加以控制。
關鍵詞: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防范
從長期的角度來講,我國商業銀行主要的任務是簡單的存貸款的業務、但是,隨著我國金融業不斷的開放進程加快,并且市場化的改革在不斷的推進,市場風險越來越是我國商業銀行面對與關注的一個目標。以內現階段我國的利率與匯率有可能會造成市場風險等因素長期受到政府嚴格的管制,大多數的商業銀行從根本上并不是能夠正確地意識到市場風險并提供一些應對的政策。并且現在許多的商業銀行都在實行股份制的改革,對與他們來說,去除不良資產與補充資本金只可能是股份制改革的一個新的起點,想要真正成為一個現代的商業銀行,我們需要加強風險的管理問題,建立一個完善的機制。
一、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現狀
銀行的發展是一個現代社會國計民生的一種方式,然而風險則是發展現代銀行生存和發展的核心。從很長時期的發展來看,我國的金融改革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1995年我國頒布了《商業銀行法》使得商業銀行有很大的發展,在不斷促進的國民經濟中快速的發展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我國現階段如果想要建立真正的商業銀行需要很長的時間,因為我國的改革比較落后,同時在監管的方面我國的手段也不是很有效。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銀行體系的組成是由人民銀行與國有銀行等其他的銀行一起組成的。
然而對于銀行的內部卻存在著普遍的不良資產的比例大、資本金的不足、公司治理有著很大的缺失、盈利能力變得差等問題,這個現象展現出我國的風險水平是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水平當中,雖然我國的商業銀行狀態還是不高,不過我們還是在積極的改善當中。
但是,隨著我國的商業銀行業的改革的日益在不斷的深化,銀行的風險也不斷的呈現出一種頻繁爆發的勢態,其中的操作風險卻是一個很重要的引爆點。這里所謂的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因為內部程序與人員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為信息不是很完善,機制也不是會一直都保持良好,所以有時候會造成一定的風險。2002年的房地產開發商開始利用虛假的按揭不斷的取出銀行的資金,再到了2003年因為內外的勾結騙取銀行的資金,這樣的案例說明了銀行的操作所引起的案件正在朝著“高職務、高科技與高案值;發案數量多、內外一起勾結作案、作案手法”的特點發展。
二、我國現階段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主要成因以及表現類型
1.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生成原因
操作風險生成的理論分析是安于這樣一個假說,即使它本身是在一個比較安全與完善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商業銀行可以作為市場經濟中的一個細胞,因為本身有著正常的產權結構與相應的公司治理方式。但是隨著我國目前的一種市場經濟環境,在中國的一些銀行尤其是一些國有的大銀行似乎還是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現階段中國經濟的作為一個不斷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國家過渡的經濟類型,其本身有著屬于自己的特點。我國的銀行是國際的一個核心的傳統的國家,同時金融業也有了很強的時代的印記。
從操作風險的角度來講,中國的銀行業除了上面提到的一般生成原因之外,還是有其自身很多的顯著特點。
2.因為產權制度的缺陷導致了國有商業銀行治理的殘缺不全
操作風險原因有一個比較主要的方面,同時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了一定的損失。我國風險的操作風險形成的主要原因與前文描述的基本一致,主要的形成因素可以使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相結合而形成的。但是從一些方面來講,我國的經濟歷史背景是與其他的國家不同的,所以導致了經濟發展的狀況也是不盡相同的,因為這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風險的產生。這也是導致商業銀行在公司治理方面、經營管理方面、科技進步方面、風險文化方面等諸多方面產生的差異。在歐洲中的國家中,英國與美國等的國家中的銀行業因為經歷了很長的歷史發展階段。所以,形成了一個較為成熟的商業文化的環境,科學與完善的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個思維定式。導致了商業銀行的經營與管理也形成了一定的慣例。在我國完善的市場發展中,我國的商業銀行存在的風險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國際上對操作風險的定義。我國的銀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比較完善的監管機制與經營管理機制,我國在最近的幾年中也是取得了不少的成績,也得到了一定的地位。
并且不斷的涌現出了一批杰出銀行家與經營情況很好的銀行,正如當時正在經營的中國銀行、“南三行”與“北四行”等的一些銀行,特別的一個就是中國銀行。在中國銀行成立開始時,是一個帶有國家銀行的性質的銀行.但是后來不斷的淪為袁世凱印鈔廠,后來就被用來彌補大量的財政赤字,并且不斷的濫發鈔票,最終的結果導致了中國銀行信譽變得一落千丈。
3.因為經營管理體制的弊端導致銀行內部控制的不健全
現階段國有的商業銀行產生的這種產權制度可能不僅僅損害了銀行的公司本身治理的制度,同時也間接的損害了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方法。許多的歐洲國家大多使用的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許多的商業銀行主要是由四個機構共同進行監管的,體現的主要是互相制衡的機制,各種機構是互相照顧,互相限制的關系。這一特點最為典型的內部組織結構模式是我國最為經典的模式。而對于我國的商業銀行內部組織結構現階段最為缺乏的就是對于權力的制衡,特別是一些監督機構的地位還是沒有得到真真正正的貫徹,我國的許多股份制的商業銀行在執行的過程中沒有起到本身應該有的作用,從而導致了管理機制存在一定的弊端。
這一點可能是與我國現階段的國有商業銀行的產權結構稍稍有一定的關系,這也可能是因為與中國人的文化傳統有著一定的關系。就目前來說,中國的銀行業特別是國有的商業銀行實行的是根本的“四級管理與四級經營”的制度,因為這種組織的架構與國際上一直通行的矩陣式的架構恰恰相反,對于銀行負責人的權利的說明,我國許多的商業銀行在權利方面沒有固定的要求限制,使得許多的銀行失去了自身的保護在一定程度上虛化了商業銀行的實力。endprint
三、操作風險對于防范的措施
操作風險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對于風險存在的方面是很難分辨出來的,所以我們需要的是對風險的問題進行分類與歸納,使得當風險出現時會有更好的方法去解決,與此同時,這些風險的存在并不是獨立的存在著而是需要依靠著許多因素而共同存在的。
因為我國的基本文化與國家上的其他國家有很多的不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加大了如何識別操作風險的難度,同時也就導致了操作風險的表現的類型與方式也就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由于我國的經濟階段正是處于一個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我國的國有金融力量也正在處于一個主導的地位,國有的經濟力量也正在變得日益趨于占據主導的地位,現在我國的所有制的仍然存在情況當中,這種經濟的發展與金融的發展不對稱會可能導致一些結構化的金融變得稀缺,而一些稀缺的資源變得官營化的制度也必然會導致一些尋租的行為的發生,這是導致我國的商業銀行產生內部風險的一個產生的主要原因。
對于操作風險的進行管理,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對于銀行管理層的認識。但是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治理方式,通過對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進行分析尋找一套解決風險的與銀行治理的方式,通過對制度的分析來我們了解到我國的商業銀行的基本行為與特征。并且制定一系列性對有效的對策去預防操作風險的發生。理論上,我們需要達到以下的要求:
第一點:健全操作風險識別與評估體系和完整的風險匯報機制:
商業銀行需要按照新巴塞爾資本協議框架的要求,不斷的借鑒國際的先進經驗并不斷的運用現代的科技手段,從一些技術的手段方面來說或者是從風險的角度來講。建立一個科學的內部評級方法,建立一個比較適合的風險預警的系統,并且并且持續的進行監管有進行評估,其可以涵蓋整個業務的方面。
其中主要的措施可以分為以下的三點:
(1)要重視日常的監管與檢查。不斷的加強監管的力度,加大對部門與人員的監督與管理,完善我國的商業銀行的監管手段與監督方式。
(2)建立一個循環可持續改進的過程。檢查監督是對一些是否符合理的不符合項目。
(3)充分的發揮稽核監督的職能。合規性審計向一些合規性審計與風險性審計并重的轉變,更是突出風險性審計。我需要對國有的商業銀行的一些部門進行監管與評估,同時也需要對各個部門進行評估從而對風險有進一步的了解,提出更好的解決風險的能力。
第二點:實行業務流程的再造,不斷的防范操作風險對現行業務制度以及流程進行更徹底檢查、全面整合與完善,不斷的整合優化業務的流程,對于我國商業銀行新興發展的業務進行風險評估,從而可以更好的面對風險與解決風險,加強解決風險的業務流程,不斷的完成風險管理的方法。
第三點:建立一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國有的商業銀行需要加強對經濟資本的約束力,試著改變衡量績效的方法,試著提高對于資本問題的影響與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多多的關注操作風險的存在。增加對于操作風險經濟資本指標的考核。通過對于風險資本的計量和分配,運用風險調整資本收益率(RAROC),將可能發生的損失量化為成本,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機制,對風險有一個比較完善的分析,對風險存在的方面進行完善,兼顧長期與短期的風險。建立一個持續的、循環的操作風險改進過程由責任單位或責任人對現有問題制定整改計劃和措施,對于存在的風險進行全面的平衡與發展,確定合理的指標來進行防范,關系整個操作風險的問題,促進整個風險的防范。把風險及內控管理納入考核體系,切實加強和改善銀行審慎經營和管理,嚴防操作風險。不要制定與既定目標與機制相違背的方法,違背經營管理的機制。
第四點:不斷加強操作風險的文化建設
因為銀行員工的素質高低,可以直接的影響到各種業務處理的質量問題,具有高素質的員工不僅僅是內部控制作用主要發揮的基礎,而且也可以彌補內部的控制制度產生的不足。現階段我過得商業銀行的建設隊伍是十分的重要,金融業務的種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提高,經營的方向也是在擴大,我國的商業銀行在不斷的發展當中。
(1)進行內部風險的控制與管理。要求所有的員工都有一定風險管理的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一個良好的氛圍,既愛情能夠對于操作風險的管理意識。
我們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吸取員工的經驗與意見,增強員工的能動性,提高員工在經營方面的自主性。
(2)加強風險意識的教育。我們需要提高員工的素質,培養員工的基本素質,完善操作的規程與制度,還有對法律知識的培養,使得避免一些不必要發生危險的發生。通過各種手段來提升員工的素質,完善整個機制的使用,不給一些不法分子犯罪的機會。使得銀行的發展不會因為員工存在問題而出現風險。我們需要對各種紀律問題進行警示,得到警示的作用。不斷的落實對員工行為排查制度,我們需要對一些有第二職業的員工進行嚴格監控,使得一些風險可以被扼殺在搖籃里。對一些正在進行第二職業的員工,要密切的關注其發展的動向。
結束語:對于我過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來看,我國還是存在著許多的金融案件,對于商業銀行的監督還是很不完善,存在的問題還是很多,所以我們還是需要不管的風險進行評估與監管。我們同時還需要對于銀行的人員進行教育,對于他們存在的問題要扼殺在搖籃里,我們需要完善銀行內部的管理制度,加大對操作風險的控制機,有效的防范與緩解存在的危機。
參考文獻:
[1]李書杰.我國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探析[J].經濟師,2011(6).
[2]鄧欣,張忠貴.現代經濟信息(學術版),2008(6).
[3]胡開芮.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與控制[J].經濟研究導刊,2008(8).
作者簡介:薄博(1992- ),女,遼寧省臺安縣人,金融學專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