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
摘 要: 職高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從各個方面入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利用現有條件,想方設法地開展各式各樣的、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努力營造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教學氛圍,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這樣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最后結出創造之果。
關鍵詞: 職高化學教學 創新能力 培養方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課程標準要求化學老師在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基本技能的同時,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長期以來,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強調的是以謀取職業為取向,培養專門人才,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創造精神的教育。因此,培養出來的學生雖然掌握了專業知識,但是忽視了創新精神的培養,忽視了科研與產業的融合和互動共進。鑒于此,這就要求職業學校的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還要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創造一定的條件和氛圍,引導、激發學生模擬、探究科學家的實踐活動過程,發現“新”現象,進行聯想、判斷、推理和綜合分析,這就是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一、探究式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新課改教學中的探究式學習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以科學的態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獲取知識、熟練技能、發展思維的過程,是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的有效途徑。其課堂教學流程為:創設問題情境→學生提出問題→學生探究問題→師生解決問題→鞏固訓練。這個過程就是創新的過程,因為學生學習和發現過程中的內容和結果是不同的,結果對于老師來說是現成的結論,但對于學生個人來說卻是新的,對現有知識的認知和發現過程便是創新。選用什么材料做電極,什么物質的溶液做電解質溶液,用什么方法證明自己設計的原電池是正確的,當學生設計的原電池能發光成功的時候,可以想象學生有多高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創新動機得到體現,長此以往,這種探究式學習可為學生將來進行科學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我們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就是創造自然、和諧、平等的教學環境,在這個環境里,不是“我講你聽”的單向活動,而是允許學生打斷老師的講話;允許學生對老師的講話、觀點提出異議;允許學生相互討論等多向交流。例如:有關于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我在課堂上給學生講其原理時,類比聯想關于Na■O■與SO■的反應,故意把方程式寫成2Na■O■+2SO■=2Na■SO■+O■,當時我問同學是否有不同觀點?立即有同學站起來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認為Na■O■具有氧化性,應寫成Na■O■+SO■=Na■SO■。我首先對該同學的意見給予肯定:“敢于否定老師的觀點,具有獨創性。”然后,學生自由討論,發表見解,我再細致地給學生講解該反應的原理。課后,我把同學們帶到實驗室,通過實驗探究其產物。在化學課堂教學中,這樣做有利于激勵學生勇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渴求解決問題,他們的創新意識自然而然得到培養和發揮。
三、巧妙設疑,培養學生的創新動機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因此,創設積極思維的問題情境,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緊密聯系教學實際,深入鉆研教材,從教材中發掘不是簡單臨摹教材的而有一定思考價值的知識內容,將其設計轉化為問題情境“激思激趣”,以觸發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啟動學生思維的激活點,進而引發探究的欲望和動機。我們在課堂上應不斷變換設疑的方式和策略,使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動機得以維持和強化。
我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有:
(1)矛盾揭示式。提出一些自相矛盾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辨析和思考解決矛盾。
(2)引而不發式。由教師設計和引發思維過程,讓學生實現和展開思維活動。由于學生親自參與和經歷了化學思維活動的全過程,逐漸體會了化學思維的特點,了解了化學思維的策略、方式和方法,掌握了化學思維的操作技能,培養了創造性思維能力。
(3)出其不意式。創設一些與學生已有知識互相逆反或將學生已有知識置于一個全新陌生情況中的問題,使學生在驚奇中迫切地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
(4)似是而非式。提出一些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問題,讓學生在捉摸不透、無所適從中進入積極思維狀態。
四、實驗激發興趣,培養創新能力
化學實驗教學,特別是化學探究式實驗,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活動和手段,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實驗不僅是一種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活動,而且是一種重要的探究性實踐活動。積極開展以實驗為基礎的教學活動,即實施實驗探究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教師在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思維活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動手做實驗,解決問題,得出結論。例如:學習了實驗室制然后,讓學生根據反應原理,選擇實驗儀器,設計實驗方案,動手做實驗。如果試驗過程中失敗,怎么辦?這就要引導學生分析其原因,培養科學的研究方法。問題提出后,學生為了實驗成功,就要想辦法解決問題。學生想辦法的過程,就是思維創新的過程。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規律,又要不斷加強實驗教學的改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發揚勇于創新、敢于創新的精神,全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