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男
摘 要:良好的校園文化對廣大在校學生的思想能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其可以成為凝聚廣大學生人心和激發其奮發向上的動力,并最終使廣大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高職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論課也肩負著同樣的使命,而面對當今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現狀,如何找到兩者之間的共性,并借助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來加強高職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成為了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院校 校園文化 思想政治理論課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b)-0232-02
校園文化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育人為主要導向的文化,以校園內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多個方面的建設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的精神和文明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
在中宣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中也明確指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當代大學生,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特征,是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根本保證。”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大學的現代化建設步伐也隨之不斷加快,尤其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高等職業教育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占據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面向生產、服務和管理等一線崗位上的高技能高素質人才。但在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今日,如何加強高職院校中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效果還有諸多工作要做。
1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現狀
首先,重視程度有待加強。由于受到高職人才培養定位的影響,很多高職院校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把關注的重點僅僅放在了外在的專業課程建設方面,而對內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建設較為忽視。專業課程對于學生在技能方面的培養和訓練在短時間內能起到較為明顯的效果,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則是漸進的,不會立竿見影。因此,在高職院校中從人員的配置到經費、政策的支持等諸多方面,使得高職院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其它專業課程相比出現了不太均衡的現象。
其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有待創新。由于很多高職院校建校時間相對較短,學校的關注重點又集中于專業課程領域,致使高職院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相對滯后,傳統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非常常見,隨著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雖然打破了原有的單調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方式,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單一。致使在課堂上師生間很難產生應有的共鳴,最終導致高職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亟待提高。一方面,由于受到國家統編教材和高職學生狀況的影響,使得高職院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并不如普通高等學校那樣理想;另一方面,由于在學校內部很難得到和其他專業課程同等的重視也使得很多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有著得過且過,應付差事的認識,教學改革、教學創新更是無從談起,從而直接想到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2 思想政治理論課與校園文化間的關系
2.1 內容是共通的
《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中明確規定專科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應包含《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現改為《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和《形勢與政策》課程。對高職大學生開展馬克思主義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的教育,幫助高職大學生掌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體系和基本觀點,引導高職學生樹立科學高尚的理想信念,養成良好的道德素養和法律素養,踐行具有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校園文化作為一種亞文化,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中指出“高等學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2 目的是相同的
在高職院校中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就是希望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和教育高職大學生,以提高當代高職大學生們的政治思想理論水平,提升政治思想覺悟,堅定信念。并且,以正確的思想為著力點,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教育的核心,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教育的重點,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的目標,幫助高職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促進高職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從而實現祖國的繁榮昌盛和民族的偉大復興。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能夠增強其全體成員對學校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和工作熱情,從而使校園文化也成為一種有力的思想武器,對廣大在校學生的思想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成為凝聚廣大學生的人心和激發其奮發向上的動力,并最終使廣大學生能夠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3 途徑是互補的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形式以教師的課堂講授為主,雖然理論性和系統性較強,但形式難免單一。因此,對于學生的吸引力不強,短時間內雖可以被學生記住,但很難保持長久,最終還是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而校園文化中的校園文化活動恰好彌補了這一不足,其形式和內容豐富多樣,氣氛和諧、寓教于樂,易于被學生所接納和接受,和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的直接灌輸相比,校園文化活動的效果雖然在短時間內并不明顯,但其一旦形成,就會成為最為穩定的影響而發揮作用。同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如何將校園文化活動中的優勢融入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教學中來,是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關鍵。
3 借助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
首先,將思想政治理論課與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物質文化相結合。物質文化是高職院校為保證正常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而擁有全部外在物質條件所內含的文化內容的總和。它既是高職院校的物質財富,也蘊涵著高職院校的精神內涵。物質文化外在體現為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實訓場地、運動場、宿舍、食堂等為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和實現師生生活娛樂所具備的物質設施條件;內在則表現出高職院校的辦學思想、教育理念、文化氛圍、價值追求等內在精神要求。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就不能把教學方式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上,思想政治理論課也可以充分利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中的各種物質載體,通過這些物質載體來傳達精神實質,最終達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要提高高職學生思想道德和政治覺悟等方面的目的。
其次,將思想政治理論課與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精神文化相融合。精神文化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核心與靈魂,其影響著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其它構成要素。是高職院校在其發展過程中和長期教育教學活動中逐步形成的,并為高職全體成員所共同認同的意識和觀念。包括對高職教育理念的認識、高職精神的理解、高職價值的追求等。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與高職院校校園文化中精神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可以借助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將學院良好校風、教風和學風等傳遞給高職學生,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校園文化中良好的精神文化也有助于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和高職學生學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程。
再次,將思想政治理論課與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行為文化相聯合。行為文化是高職院校全體師生、員工在工作、學習和生活實踐中以及人際交往中所產生的文化形態的總和,是高職院校歷史和文化積淀的外在顯現,體現了高職院校精神面貌、學院作風和人際關系等內容。包括教學、科研、學習、娛樂和生活等各種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行為方式和操守以及文化品位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積極的參加學校中各種與學生有關的活動,通過參加這些活動可以直觀觀察和感受到學生的精神風貌和行為表現,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把這些直觀的現象再帶回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中,并對此加以分析和引導。必然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最后,將思想政治理論課與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制度文化相對接。制度文化是高職院校基于高職教育教學的理念、原則和方式,為實現其教育、教學和管理目標而制定和實施的各種規章制度,并使之自覺成為高職院校全體成員的工作、學習和行為的準則而形成的文化理念。是高職院校落實高職教育理念,實現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保障,同樣也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保障。包括教學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和學生管理等諸多規范和制度。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和其它專業課程在課程性質、人才培養目標等方面有著極大的不同,而在當今高職院校的發展過程中,很多高職院校把重點放在專業課程建設方面,從而容易忽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建設和相關保障。因此,有關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全面而有效的制度是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關鍵保障。
總之,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是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如果能夠依托各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勢必能夠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從而更好的達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馬欣.依托校園文化建設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5):159.
[2] 林彬,李天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校園文化有機結合的路徑探索[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9):107-110.
[3] 安德志.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校園文化的結合[J].河南農業,2011(1):111-114.
[4] 尹露露.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校園文化的有效結合[J].時代金融,2012(2):50.
[5] 趙穎慧.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機結合途徑的研究—— 以高職院校為例[J].學理論,2012(36):345-346.
[6] 韋武尤.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困境與對策[J].考試周刊,2012(31):151-152.
[7] 龔翠英.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實效性探究[J].教書育人,2012(3):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