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 要: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的生命線,是企業獲得與保持持久競爭優勢的動力源。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面對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培育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從增強創新能力、打造特色人文環境、整合價值鏈優勢環節和發展外部聯合的視角,提出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路徑。
關鍵詞:企業;核心競爭力;培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2-0016-02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世界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中國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市場競爭。在這激烈而復雜的競爭中,有的企業不斷地發展壯大,有的卻逐漸被市場淘汰。究其原因,歸納到一點是企業有沒有核心競爭力所致。因此,培育核心競爭力是中國企業的必然選擇。
從世界大企業的成長過程可以看出,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引導企業走向成功的關鍵。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有哪些路徑呢?放眼世界財富500強,幾乎無一不在創新能力、技術訣竅、管理整合、市場網絡、品牌形象、顧客服務等方面有獨到之處。因此,本文認為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應在綜合分析自身企業所擁有的資源、能力和所處的客觀市場環境的基礎上,從增強創新能力、打造特色人文環境、整合價值鏈優勢環節和發展外部聯合的視角入手。
一、通過增強創新能力來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
1.通過技術創新來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技術創新能力是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企業之間競爭實力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就是技術創新能力的差距。以技術變化迅速和產品周期不斷縮短為特色的商業競爭,決定了中國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主要有:一是增加產品的知識含量,形成自己與眾不同的技術。二是不斷開發新的產品或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三是吸引大學或科研機構從事應用研究的科技人員把研發的重點放到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上,壯大企業的研發隊伍。四是必須加大對R&D的投入。五是把研發成果快速轉化為生產力。
2.通過管理創新來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管理創新表現為在經濟目標驅使下,將各種生產要素科學、合理、高效地組織起來的行為過程。管理創新的目的是通過管理過程的創新,創造一種有利于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環境氛圍。中國企業在管理創新方面要做的工作:一是提高企業領導人的核心競爭力意識。企業核心競爭力意識大多是由高層發動,自上而下,并且擁有一個靈魂人物。因此,要以高層的核心競爭力意識為突破口。二是建立一支高效的管理團隊。高層管理團隊需要有預測能力和戰略變革的能力。這個團隊要有明確的分工,指定專門經理全面負責。三是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制度創新。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起科學、合理、規范的內部治理結構。四是利用信息技術推進管理手段的創新。利用信息資源管理,把不同層次、不同部門、不同崗位的經濟行為協調起來,處理人財物和產供銷之間的復雜關系。
3.通過營銷創新來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市場需求多樣化的今天,企業應大力推行營銷創新,樹立綠色營銷、關系營銷、定制營銷等現代市場營銷念,把培養忠誠顧客作為企業保持長期競爭優勢的根本戰略。企業應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集中資源,通過對本行業的關注,從事某一領域的專業化經營,打造品牌,爭創名牌。經過持續的投入,苦心的經營,形成在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公關宣傳等諸方面與同行的差異,尋求獨特的可以獲得消費者廣泛認同的具有特殊效用的營銷技術,贏得市場。
二、通過打造特色人文環境來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
1.通過打造人力資本來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核心競爭力歸根到底是人的能力,人是核心競爭力的操作者、培育者,是創造核心競爭力最活躍的因素。為此,企業要量身定做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人才戰略,要制定并執行一系列吸引、培養、發展和凝聚人才的政策。企業要從打造特色人文環境入手,通過人文關懷,合理地利用如薪酬體系、獎懲措施、激勵手段、培訓方案等發掘、調動人才的潛能,充分發揮知識型員工的創造力,提高他們的工作熱情。要把短缺的人力資源通過教育、培訓等手段盡快地得到彌補,使現有的人力資本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對員工的培訓要根據員工狀況制定相應的短、中、長期培訓計劃,并具體落實和執行。培訓的形式應多樣化,體現員工的發展特點,讓員工在培訓中既實現了知識共享和交流,又享受到相當于企業福利的待遇,激勵員工不斷向上進取、勇于開拓。
2.通過打造企業文化來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是人文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經濟全球化和技術革新的挑戰,企業要用新的價值觀、新的視角來打造企業文化體系,使之成為一整套富有個性的企業行為方式和員工共事方法,使之成為人文環境的特色,為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服務??蓮倪@幾方面著手:一是明確公司使命和愿景,建立共同價值觀,并讓企業員工廣泛參與、理解和接受。二是正確把握和傳播企業精神,發揮積極向上的企業精神在員工成長過程中的影響作用,把員工團結起來形成合力。三是打造企業文化要突出特色。國際市場文化多元、宗教信仰各異、生活習慣不同,企業要用不同特色的企業文化滿足消費者差異化的要求。四是建立人性化、規范化的行為準則。正如張瑞敏所言,海爾目前沒有核心技術(冰箱、空調壓縮機等核心技術均為進口),但卻有競爭力。這種競爭力按海爾的說法就是海爾的企業文化的魅力,是海爾特色的人文環境使然。
3.通過打造發展型組織來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發展型組織就是通過員工成長來促使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競爭力團隊。發展型組織也是人文環境的構成要素。在一個充滿競爭的市場中,發展型組織要挖掘員工的全部潛能,鼓勵員工的個人成長,激發員工的集體智慧,形成一種創新、敬業、團結、向上的工作氛圍。這種氛圍就是企業的人文環境,也是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土壤。發展型組織除了要組織員工學習更精湛的技術之外,還要擔負起更多的責任,包括組織員工獲取新的知識,并在工作中理解、轉化、整合和運用這些知識。所以,進行組織變革,打造發展型組織,企業將獲得更高的效率和活力,從而使企業核心競爭力得到提高。打造發展型組織的工作主要有:一是建立學習型組織。建立員工間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平臺,創造整體學習,人人都有所作為的工作氛圍。二是全面開展創新活動。在組織內部的每一層面都進行觀念創新、知識創新、組織結構創新、業務流程創新。三是在企業內部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協調戰略、流程、技術和績效的相互關系,為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endprint
三、通過整合價值鏈優勢環節來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
1.通過核心技術環節的價值鏈優勢整合來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核心技術環節的整合是通過共享某些研發資源、知識、技能特別是核心技術產生范圍經濟來實現的。企業通過整合核心技術不僅獲得了稀缺要素,而且降低了轉換成本,從而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如日本佳能公司在開發復印機生產項目時,應用照相機業務單位的核心技術來提高復印機業務單位戰略性資產的質量,形成顯著的資產改善的優勢;在創立新的設計、生產和制造更為復雜的激光打印機的過程中,佳能公司開發出了有助于改善復印機技術的核心技術??梢?,佳能公司的成功經營是通過整合核心技術,使價值鏈優勢得到延伸和擴展,從而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
2.通過市場營銷環節的價值鏈優勢整合來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市場營銷環節的整合是通過共享分銷渠道和品牌資產來實現的。如娃哈哈由原來生產兒童營養液到生產兒童果奶、純凈水、非??蓸?、瓜子和童裝等,通過分銷渠道和品牌共享,來培育娃哈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通過發展外部聯合來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
1.通過組建技術聯盟來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組建技術聯盟是指與相關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技術合作。技術聯盟有利于一個公司學習另一個公司的專業能力,有助于兩個公司專業能力優勢互補,創造新的交叉技術,為雙方或多方服務。企業在尋找技術聯盟成員時,要對各成員的信息進行分析、整理、評估,按照能力互補、承諾合理和協調一致的標準來選擇。技術聯盟主要有三種:資源互補型聯盟、能力互動型聯盟、技術共享型聯盟。通過組建技術聯盟使企業從外部獲得了核心競爭力。
2.通過合理并購來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并購模式包括外部購買和企業兼并,是企業迅速擴大規模,快速進入其他競爭領域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并購企業可以重新整合自己的內部資源,重建新的企業經營格局,重塑企業經營機制,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從而達到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市場競爭力的目的。企業要選擇合理的并購整合模式。如果被并購企業的流程和價值是它過去成功的真正原因,則并購管理者應不干涉其業務發展而將并購企業的資源注入其流程和價值當中;如果資源是并購企業的主要目標,則將被并購企業的人員、產品、技術和顧客融入到并購企業的流程中。
3.通過建立產業鏈群來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產、供、銷眾多產業鏈上的企業集結成群后,可以解決單個企業資源十分有限的問題。建立一個健全、完善的產業鏈群網絡,可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產業鏈群內企業之間的關系除市場交易關系外,還包含嵌入、相互鎖定的網絡關系。通過產業鏈群可以整合企業與供應商、生產商、銷售商、顧客之間,企業與當地政府、中介機構等相關支撐體系之間的關系,使企業在一個功能齊全的營銷體系中,完成各種交易、交流和互動學習。鏈群內企業借助這種網絡關系實現資源共享,特別是無形資產的共享,促進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
參考文獻:
[1] 胡大立.企業競爭力:決定因素及其形成機理分析[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
[2] 劉治江.學習與創新:企業核心能力的本源[J].經濟問題,2007,(3).
[3] 劉朝武.中國加入WTO后民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J].經營管理,2007,(12).
[4] 劉剛,吳蔡平.核心能力剛性與企業可持續成長[J].經濟管理,2008,(9).
[5] 盛小平,孫琳.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透視[J].經濟問題探索,2006,(11).[責任編輯 吳高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