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梅
摘 要:從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的現狀入手,根據高校后勤集團的產權不明晰、成本管理不健全財務管理基礎薄弱,制度不健全,財務開支缺乏監督等現狀進行深入探討。高校后勤集團必須創新高校后勤的財務管理體制,實行后勤財務人員會計委派制,加強審計監督,加強民主監督和強化公眾監督等財務管理對策的新思路,促進高校后勤財務和高校整體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9-0156-02
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后勤作為一個獨立經濟實體,財務已經不僅僅是日常會計核算,而是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的結合,這就要求高校后勤理順各種財務關系,規范會計核算,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逐步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財務管理模式,為促進高校后勤真正走向社會,參與校內校外的市場競爭打下良好的基礎,是高校后勤財務工作一項重要任務。
一、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的現狀
(一)產權不明晰
高校后勤在與學校剝離的過程中,資產的產權至今無法明確,由于產權不明晰,投資者和經營者權屬范圍不確定,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難以避免出現一些盲目性和不穩定性。后勤所使用的資產基本上是學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很多資產賬實不符,難以對后勤資產進行嚴格的清查、評估和劃轉,造成后勤資產產權不明晰。缺乏統一的管理與協調機構,多年來高校資產靠政府投入,學校只管用,不管效益、使用權和所有權相分離,責權不清晰。有的資產購置多時卻未到資產管理處入賬,有的報廢了卻還掛存賬上,形式上大家都在管,而實際上哪個部門都沒有真正管,造成賬物不吻合,管錢與管物脫節。只重購置不重管理,只關心資產的擁有量,不關心使用效益,使用率低。
(二)成本管理不健全
成本核算是對后勤實體經營服務過程中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進行歸集,并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成本核算是會計核算中最主要的核算,必須拋棄過去那種不計成本、不講效益的核算方法。在后勤社會化改革中,會計核算工作應按照現階段后勤實體的經營特點和管理要求,采用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按照成本核算的原則要求正確劃分各種費用的界限,正確確定財產物資的計價方法和價值結轉方法,以便合理劃分成本核算范圍,使經營成果顯性化、真實化。
(三)財務管理基礎薄弱,制度不健全
由于后勤企業從學校行政體制中剝離出來不久,財務管理基礎比較薄弱,普遍存在著專業會計人員缺乏、財務管理制度不全、流動資金使用不嚴格、各項物資領用存放手續不健全、固定資產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四)財務開支缺乏監督
隨著高校改革步伐的加快,學校原有的后勤資產交由集團經營,自主權越來越大,后勤集團領導擁有財務支配權、招標決策權和工程管理、驗收權,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商家拉攏腐蝕的對象。
為了適應高校后勤社會化帶來的一系列變化,必須創新高校后勤的財務管理體制,把握機遇、積極應對新的挑戰,開拓創新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的途徑,爭取使高校后勤的社會化取得良好效果,能夠促進高校后勤的改革和發展。
高校后勤社會化下后勤集團財務管理體制的建立,后勤集團財務管理應實行“統一領導、集中管理。逐級審批、分級核算”的財務管理體制。
1.統一領導
統一領導是根據學校對后勤集團的要求和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在以下幾個方面實行統一領導:(1)統一財經方針政策;(2)統一財務規章制度;(3)統一財務收支計劃;(4)統一資源調配;(5)統一財會業務領導。
2.集中管理
集團財務部對集團的財經工作和財務活動進行統一管理:(1)投資資金的集中管理,集團要集中進行統籌安排和使用;(2)財務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執行的集中管理,集團應根據實際情況和加強財務管理的需要,制定統一的財務規章制度,并監督其貫徹實施;(3)會計事務的集中管理,為了保證會計核算資料能夠客觀真實、全面系統地反映集團財務收支活動和規章制度執行的情況和結果,根據財務規章制度制定相應的會計制度,集中統一核算集團的財務收支,并對集團的日常會計事務(包括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和管理等)進行集中管理。
3.逐級審批和分級核算
逐級審批為了加強財務管理,理順財務關系,明確經濟責任制,集團將根據具體情況制定財務分項分級審批權限,做到宏觀上管住管好微觀上放開搞活,分級核算才能更好地控制成本,達到雙贏的目標。
二、實行后勤財務人員會計委派制
學校對后勤實體的會計委派就是由學校財務向后勤實體財務機構委派財務人員,具體負責后勤實體及下屬各中心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協助后勤實體為管理好企業而出謀劃策,同時要嚴格按照財經紀律要求,規范后勤實體會計核算工作,客觀地反映后勤實體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履行會計監督職能。委派會計的工資、獎金等一切福利均由學校支付,不得參加后勤實體的利益分配,后勤服務實體的財務人員和企業不存在依附關系,使財務人員能維護資產所有人的利益。實行會計委派制有利于學校后勤資產的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有利于保證后勤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三、加強審計監督
重點加強對年度財務報表、任期經濟責任和干部離任的審計。為確保學校后勤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切實執行,校內審計部門應定期檢查,以及時發現內部控制中的漏洞,并針對出現的新問題和情況及執行中的薄弱環節,及時修正或改進控制政策,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糾,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四、加強民主監督和強化公眾監督
后勤企業財務部門要定期向教代會和全校教職工通報財務工作報告,聽取意見,征詢意見和建議,認真落實教代會的提案。建立財會人員年度考核,健全民主測評、民主評議和組織生活制度,自覺接受全校師生的監督。全面深入推行財務公開,把公開透明化貫穿于各項制度建設和各種權力運行過程,增強決策透明度,落實師生員工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實行“陽光作業”,建立內部監督。
總而言之,高校后勤的財務管理制度必須創新,全面更新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的觀念。財務管理是高校整體管理的重要環節,對高校的發展和建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要求財務管理運用價值的形式對經濟活動實施科學系統管理,加之后勤社會化改革對現行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建立后勤財務信息反饋機制和高校后勤服務實體財務管理體系,后勤集團財務管理應實行“統一領導、集中管理。逐級審批、分級核算”的財務管理體制,實行后勤財務人員會計委派制,加強審計監督,加強民主監督和強化公眾監督等財務管理對策的新思路。而社會化改革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高校后勤必須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高校后勤財務部門只有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加強高校后勤改革過程中財務管理的新思路,才能為高校后勤實體的蓬勃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財務環境,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促使高校后勤工作能夠健康穩定持續的發展。[責任編輯 安世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