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珍
摘要:本文從觀念更新開始談起,解讀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意義,詮釋了回歸生活、讓政治理論及時得到實踐的方法。本文意在創造政治學習意境,激活課堂,給學生的學習形成促進,筆者下面逐做例舉。
關鍵詞:政治課堂 觀念更新 學習意境 政治理論 回歸生活
一、觀念更新
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是學生的生命自我構建的活動。師生互動,有序地進行廣義的德育活動,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就目前而言,政治思想理論課主要內容有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國際政治與經濟關系等知識性理論性課程。
作為德育教育,理論與實踐并用,知識和品德共修;獲取知識是為了應用,內化有關政治理論和道德知識,提高素養,鍛煉思維,提升判斷能力,養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新時代的學生,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簡單的求知,而是為了提出不同的見解,感悟非凡的思想,升華精神境界。
政治理論教學要別開生面,要徹底打破傳統的“教師為主體、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平臺”的封閉式教學窠臼,要更新教學理念,引領學生走進社會,以社會為平臺,注重實踐,以人為本,緊密結合國際國內形勢變化,圍繞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利用現代高科技教學技術的輔助,精心打造高效課堂,完美地進行當代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德才兼備。傳統的唯分數論觀念陳舊,害處多多,我們擔心的不僅僅是高分低能,原有的學生觀、質量觀、人才觀都應該重新評估,要注重個性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系實際,掌握教材內涵,以人為本,全面科學地引導學生、客觀地評價學生,使學生身心健康,為學生傾注身心,為每一個學生今后的發展和成長奠定堅實而穩固的基礎。
教師要改善師生關系,提升教學效率,優化教學過程、更新教學手段,鼓勵學生實踐,關注學生的成長,注重學生的能力發展,給學生創造學習、實踐的環境,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成長的沃土;培養學生個性特色,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生動的人文素養教育。
教師要鼓勵學生廣泛閱讀,我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經典文化中處處流金溢彩、閃爍著人文教育的光芒,卷軼浩繁的經典文化,涵蘊著深刻的社會內容、璀璨的思想光芒、完美的表現形式和精湛的藝術手法,對人都有無窮裨益。
三、回歸生活,讓政治理論及時得到實踐
政治知識教學要注意潛移默化,政治學習就是對身心的修養、對靈魂的洗滌,就是對正確的價值觀念的培植。中學生由于年齡小對社會、人生與自己的發展定位懵懵懂懂,因此,要讓政治知識發揮出特有的導向和基礎作用,促進學生健康與快速地成長,政治課堂回歸生活,讓生活和知識彼此影響,叩開學生的心門,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政治觀點實際上來源于生活的總結,是對人類生活經驗的歸納,生活結合知識,交相輝映,讓學習變得有聲有色,用生活中的事實去驗證觀點,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會更加深刻。
綜上所述,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應用生活素材深化知識,讓學習實踐如影隨形;教師要更新觀念,讓學生全面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