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現波
現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信息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小學教育也在朝著素質教育的方向前進。在傳統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害怕學生聽不懂所講知識,把知識掰開揉碎了灌輸到學生的腦海中,學生不用動腦子教師就把問題的答案分析得非常詳細。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感到在課上對所學知識已經理解并且掌握了,可以在獨立解決問題時去不知道從哪進行分析,更別說從數學知識庫中調取有用的知識了。在提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模式下,要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和體會,這樣才能使學生掌握分析問題所需要的步驟,才能獨立解決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實行新課程改革,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需要大膽對學生放手。下面談談我在新課程改革中采用新的教學方式的感受和體會。
一、教學理念——與《數學課程標準》相適應
在新課程改革中,需要數學教師先改變自己的觀念,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把這些新觀念和新理念注入教學設計中。所以,讓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發揮主體作用的同時,教師要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為學生的獨立發展提供條件。
(一)轉變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激發他們學習的樂趣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到的作用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組織下,才能在課堂學習中沿著教學目標不斷進步。在新的教學觀念中,教師從對知識的精心講述中脫離出來,成為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教師不是不參與教學活動,而是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他們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動了起來,只要有思考,就能獲得進步。在學習中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進步能使學生感到巨大的樂趣和激情,引發他們更深地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轉變成主動
教學觀念的改變引起教學方式的改變,而在不同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的是解題的經驗,他們在記憶和模仿的過程中進行學習,思維得不到發展,在對待較難問題時會使學生感到無從下手。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主動地走進數學,探索數學的本質,使他們能通過思考來解決問題,通過分析數學問題得到其中蘊含的實質,使他們的數學思維獲得主動發展。
(三)對學生進行全方位評價
單一的教學評價針對的是傳統教學,在新課改實施中,評價針對學生表現的多個方面進行,實施多元化的評價。在這個評價過程中,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和價值觀,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學生的學習成績等都要作為評價的內容,對學生的評價更全面,更有利于激發他們在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性,使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針對學生的優點和缺點進行有效教學。
二、教學目標——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
新課程提出的教學目標改變了傳統教育中只重視學生成績的教學,對學生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這個目標體現了教學過程既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提高對知識的理解,還要使學生具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他們的數學思維。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價值,加強對數學的理解,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決心。例如,我在教學“10的認識”時,運用多媒體工具制作了幾幅圖,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數出10個人、10只鴿子,通過比一比、填一填等數學實踐活動,學生感受10的組成,培養數感,形成和建立數l0的概念。讓學生在充分地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完成學習,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所發現,有所認識與提高,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體會數學語言的簡潔美、數的抽象美。
三、創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不能保持持久性,因此,在數學課堂學習中,教師要高效率對學生分配學習任務。在讓學生接觸新學的知識時,為了提高他們的注意力,教師要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融入到其中,把自己放到創設的情境中來分析問題,使他們對問題的敏感性更強,能找到問題的入手點進行解決。在小學數學教教材中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多和生活有關的情境,使他們聯系生活的同時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四、加強數學知識和生活的聯系
教學互動是師生互動的雙邊活動,在這個活動中缺少了任何一方的參與都是不成功的教學。在進行師生互動過程中,他們針對的是教材內容的探討。在課堂學習之前,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研究,不能按照教材一成不變地進行教學,而是要根據學生的水平適當地擴充教材的內涵和外延。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單純地講教材中的內容對學生思維的創新能力沒有促進作用,不能開發學生思維的創造性。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把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引入到課堂中,使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下對數學的學習充滿興趣。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分類思想,使他們具備把一大堆物品進行分類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出一些生活物品、玩具、學習用品等讓學生進行分類,從而從實際動手中增強對分類思想的理解。通過在學習中滲透分類思想,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把物品進行分類,把教師的教具、衛生物品、雜物進行分類,使教室保持整潔。在生活中加入所學知識,在數學知識中體會其在生活中的運用,增加數學學習和生活實際的聯系,能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存在的奧秘充滿探索精神,使他們不斷地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努力學習。
總之,在讓小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時,教師要考慮到他們的心理因素。小學生的思維主要是直觀思維,所以要讓他們從直觀上感受數學知識的作用,通過分析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來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促使他們發展獨立學習的能力,使數學學習不斷進步。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