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勇
職業教育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受關注。特別是最近幾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使一大部分人在選擇上學的問題上回歸理性,選擇職業學校學一門真正的本領成為很多人的認識。在這樣的社會思潮的影響下,選擇進入職業中學的學生越來越多,這也給我們的職業教育發展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事實上,從當今世界上這些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來看,職業教育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一直在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因為現代化的過程的核心就是工業化,而工業化的發展離不開勞動者素質的提升,而這類勞動者大多數是通過職業教育培養的。而就我們國家當前的發展來看,雖然我國經濟獲得了飛速的發展,但就其發展水平來看和發達國家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這種差距從表面上看是技術水平的差距,但歸根結底是人才素質的差距,尤其是一線技術工人素質亟待提高,因為他們中的很多人沒有接受過專業化、系統化的教育,這就導致他們很難真正適應現代化生產線的需求,因此,培養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實用型人才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而承擔這一使命的就是我們的中職教育。
而就目前我們國家職業教育的發展狀況來看,盡管我們的職業教育的發展環境較之前已經有了較大的改善。但是一些問題的存在也在制約著我們的發展。主要表現在:生源數量雖然較之前有了一定的變化,但是生源總體素質依然較差,這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如何開展有效地教學成為我們必須要思考和面對的問題。首先,很多教師因為我們的中等職業教育長期得不到重視,導致工作積極性下降,這種情緒影響了教育教學的質量;其次,因為條件的限制,我們職業學校的教學條件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別是在學生實踐課堂,技術設備的缺乏和場所的不足在嚴重的影響著我們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再次,教材方面的不足比較普遍,主要表現在教材內容不能夠隨著社會的發展及時更新,導致教材內容陳舊,不符合社會的需求。而且教材本身和學生初中階段的跨度太大,導致原本就基礎知識薄弱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無法真正地投入到學習中來。還有部分教材中的抽象知識太多和學生的實踐操作練習不大,導致學生學習起來興趣不大。
針對我們職業教育的現狀,要想培養出更多的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必須要對我們的當前主要存在的問題做出相應的調整,這樣才能開創我國職業教育的新局面。那么,我們應該怎樣開展新時期的職業教育呢?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直接落實者,是教育工作的執行者,教師的素質和水平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的水平,所以師資隊伍建設在我們職業教育的發展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需要我們教師要有主動學習、提升自己的意識,要注重隨時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技能。另一方面,學校也要注意加大對于教師培養上的力度,要鼓勵教師敢于走出去,開拓眼界和提升自己的水平。要建立健全關于教師培養的體制,形成有利于教師成長和提高的氛圍。
重要的是要注意人才的引進,特別是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和緊缺人才的引進,進而形成“領頭羊”的效果,來帶動教師隊伍的整體發展和提升。
二、結合學生實際來調整我們的教學
現代教育更加注重教育的時效性,而教育時效性的體現主要是通過我們的教育對象——學生的成長和變化呈現出來的,所以我們的教學一定要貼近學生的實際,進而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效果。
從我們學生的實際來看,就像之前所說那樣學生的整體素質依然是處于相對偏低的水平,他們的學習能力較弱、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未形成,這就需要我們要結合學生的實際來安排我們的教學流程,盡可能地降低教學難度,巧妙地設計教學流程,使學生能夠參與到我們的教學過程中來,尤其是對那些相對抽象的理論學科的學習上更要靈活地安排,這樣才能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才能使學生掌握真正的知識和技能。
三、重視實踐教學
我們職業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所以實踐環節必須要重視。從我們自身的實際來說,加強實踐環節的投入,就要加強校企合作。
由于職業技術教育對師資、設備要求的特殊性,單靠職業學校本身是難以解決師資和設備需要不斷更新的問題的。只有通過聯合辦學的方法,才能解決;校企合作進行訂單式辦學已是大勢所趨。校企合作期間,企業可以參與職業學校的教育與培訓活動,為合作學校提供專業師資、實訓設備,并接受中職教師和學生進行見習和實習。這樣既解決了職教實訓條件差的困難,又為幫助學生實現由實習到上崗的“零過渡”奠定了基礎。學校要依靠企業,充分發揮企業在人力資源需求分析和教育教學指導中的作用,及時根據市場需求、企業需求來確定培養目標、人才規格、知識技能結構,進行合理的課程設置,適時地教學內容安排。學校應與用人單位建立穩定的人才供求合作關系,加大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力度,鼓勵畢業生到校外實習基地參加“頂崗實習”,使校外實習基地真正成為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求,我們從事這一行業教學的教師們要立足于本職,努力鉆研、勤于付出,這樣才能把我們的職業教育推向一個新階段。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