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勁松
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在初中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化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是實驗教學,運用實驗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驗中獲取知識,產生求知欲望,是初中化學教師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實驗教學法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實驗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所謂實驗教學法,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實驗步驟,觀察一些化學反應,并從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一般在實驗室進行,要求學生親自動手,按照實驗步驟完成任務,并總結歸納。實驗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操作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重視紀律教育,指導學生科學的實驗方法
實驗教學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在實驗開始之前,教師必須要做好思想教育,引導學生以謹慎負責的態度進行實驗。首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實驗紀律教育。即教師要給學生強調實驗室的行為準則,反復教育學生,讓學生明白其重要性,自覺遵守實驗室的規則,不亂動實驗室的設備和用品,不隨意走動、離開,在實驗室要保持安靜的環境,等等。通過反復的紀律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實驗態度,為順利完成實驗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做化學實驗一定要小心謹慎,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基本的實驗操作,同時也要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比如,使用酒精燈時要做到“兩查、兩不、兩禁止”;往試管里裝入粉末狀藥品要“一斜、二送、三直立”;裝塊狀藥品要“一橫、二放、三慢豎”等,通過這樣的指導,有利于幫助學生進行科學學習方法的訓練和培養。
(二)引導學生提前預習,了解具體的實驗操作流程
預習能夠幫助學生提前了解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聽課、學習,實驗教學更需要提前準備,讓學生在實驗前進行預習,了解實驗內容、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以便學生心中有數,在操作時才能有條不紊,順利完成實驗。預習時要注意兩點:一是預習要全面。預習時,學生不僅要預習實驗內容和實驗步驟,而且要掌握實驗目的,讓學生心中有數,有針對性地去進行實驗,不僅能夠增加實驗效果,而且也能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二是教師對學生的預習要做好指導工作。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預習,該注重哪些方面,該熟練掌握的步驟等,尤其是實驗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一定要重點講解,或者對一些優秀學生進行教導和培養,讓他們去幫助其他學生做實驗,這樣能減輕學生的負擔,確保實驗順利完成。
(三)啟發學生探索實驗內容,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
新課程標準倡導合作學習,要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在化學實驗中,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在團隊中進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交流能力。化學實驗一般都是幾個學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每一位學生在小組里各司其職、共同實驗,相互幫助、相互討論,交流思想和體會,這樣,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探索實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協同實驗中,要提升每一位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仔細觀察實驗反應,對不理解的地方要多思考、多發問,探索實驗表象下的本質問題。
(四)做好實驗結果分析,進行總結歸納、自我評價
做實驗就是通過一種直觀感受,得到準確數據,或者深刻理解一些知識,實驗完成并不是學習結束,還有一些重要工作需要去做:一是分析實驗結果。對于實驗結果,要進行分析,總結歸納,用理論知識解釋實驗原理和實驗現象,并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教師要幫助學生、指導學生,以便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和鞏固。二是做好評價工作。也就是全面評價學生的實驗過程,包括實驗結果、學生的探究能力、實踐能力、情感態度等進行客觀的評價,以便更好地激勵學生學習。評價時,要注意方式方法,對實驗成功的學生給予肯定和鼓勵;對實驗做的不好的學生幫助引導,總結分析,引導其有意識地做實驗,克服畏難心理。
二、實驗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一)加強實驗安全教育
實驗教學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尤其是初中學生,年紀小,對未知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碰到什么都想要親手摸一摸、碰一碰,頗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因此,教師要加強實驗安全教育,對學生反復強調實驗室紀律和實驗操作流程,保證學生能夠安全使用實驗儀器和實驗用品,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隨意亂動實驗器材,按照規程進行實驗操作。同時,教師在教學時要時刻注意學生動向,把安全始終放在首位。
(二)引導學生愛護實驗室設備,節約耗材
愛護實驗室設備是教師必須要引導的內容,教師要告訴學生,與實驗無關的行為不要做,以免損害實驗設備;實驗前后要洗手,以免污染實驗用品,影響實驗結果。同時,師生進行實驗時,都要注意節約耗材:實驗前要對實驗儀器和試劑進行檢查、登記,實驗過程中嚴格按照實驗要求使用儀器和試劑,實驗結束后要提醒學生不要將酒精燈等教學工具、放大鏡、剪刀帶出實驗室,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三)堅持實事求是,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參與
化學實驗是科學嚴謹的,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在實驗中,必須要做好記錄,對實驗進行客觀的分析: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想不符,不能敷衍了事,而是要找出出錯的原因;如果結果正確,也要去探索實驗的原理。實驗教學要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學生一定要親自動手參與實驗過程,就算是團隊協作實驗,也盡可能地讓每一位學生都自己動手。只有自己親身參與,才能留下深刻印象,也才能對知識有深入的了解。
(四)教師要做好充分準備并進行詳細指導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實驗教學也是如此,教師要在實驗開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實驗選題要有新意,不能按部就班,每個班級都一樣,否則就會失去新鮮感,學生也會失去興趣;實驗開始前教師要親自檢查實驗設備和試劑,確保實驗的安全和有效性。同時,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在學生間來回走動,觀察學生的實驗,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和調整,對學生不懂的地方要進行詳細的指導。
(五)實驗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學以致用
化學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熟悉的生活現象,從中發現化學問題,并積極探索答案,比如,測定生活物品的pH值,判斷酸堿性,等等,讓學生把學到的化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學以致用,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