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虹
(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廣州 510850)
“國際商務單證實務”作為國際貿易實務、涉外商務專業學生的專業核心課程,是專業崗位群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可使學生掌握國際貿易領域單證相關工作的基本規律和基本工作方法,掌握制單、審單、處理單證問題的能力,熟悉外貿企業工作流程,具備外貿業務及溝通協調能力,從而能較好地適應國際商務崗位群(國際商務業務助理、國際貨代助理等),具體包括單證員、報關員、貨代員等崗位的工作要求。
國際商務單證實務在本質上是一門實踐科學,該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必須與實踐結合。傳統的教材以不同單據種類劃分為各個章節,學生難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業務流程單據流轉過程的情境意識,難以將零散孤立的各個環節的單據聯系起來,如表1所示。學生往往在一個學期結束后不明白各單證之間的流轉程序與基本聯系。
在單證課程教學中,經常會用到有關國際貿易慣例的內容,比如《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該文件由國際商會編制,2007年已經完成全面修訂,更新為第600號文件,簡稱《UCP600》。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搜集和運用有關信用證的案例和實訓內容仍然主要依據《UCP500》(1994年)的版本進行教學資料的準備,教學內容嚴重滯后,與實際工作脫節。高職院校單證課程所使用的實訓教材通常要求使用近三年內出版的教材,盡管近年來單證教改取得很大成績,有一批優秀教材出現,設計思路符合現代職教理念,但大多數教材的實際內容仍然是上世紀90年代的單據樣本和案例,與目前實際使用的單據有出入,不符合企業現實情況,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必須從頭開始學習,延長了上崗工作的適應過程。
“國際商務單證實務”課程實訓主要采取填寫紙質空白單據的方式,而現實中外貿企業主要采用電子制單軟件繕制單證,兩者存在巨大鴻溝。學生習慣了手寫單據后,到企業頂崗實習時,需要一定的時間熟悉電腦操作和電腦制單、審單。同時,在實訓過程中,各紙質單據制單實訓往往依據不同的案例背景進行,如填寫商業發票是以某文具公司出口業務為背景填寫,填寫貨運單據以某電池出口企業為背景填寫,信用證審核以某紡織品企業為背景填寫等等。學生往往填完后一頭霧水,不能明確這些單據之間有什么聯系,不清楚出單的順序。由于實訓教學手段單一,單據前后關聯度不大,因此學生學習興趣不夠濃厚。
我國的高職高專院校,尤其是民辦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缺乏有企業實踐經驗的教師。師資來源以普通高校碩士畢業生為主,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教師沒有企業經驗,從學校到學校,對于企業實際工作流程不熟悉,在課程設計和實施中缺乏掌控能力。同時,部分教師固守傳統的教學模式,習慣于在課程教學中采用講授方式,一時難以接受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甚至有抵觸情緒存在。因此,課程改革缺乏動力。
就國際商務單證的教學而言,要求培養學生熟悉外貿企業基本運作活動,使學生能夠在掌握外貿業務活動涉及的各種單證(包括合同、信用證、發票、裝箱單、提單、保險單、產地證、匯票以及其他與進出口相關的單據)的基礎之上,根據合同以及結匯方式(匯付、托收、信用證)的要求,辦理、制作相應的單據,提高對各種單據的處理能力。學生通過真實的項目實踐和大量的模擬仿真實訓,能夠懂得商務單證基本知識、熟悉單證工作的操作與管理、熟練掌握制單的技能和技巧等。
在教學安排上,可根據項目化教學的思路,打破課本章節,根據工作任務進行項目化教學,即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進行教學活動,實現學生的崗位能力由完成初級制單工作向基本勝任處理單據問題的單證管理能力的突破與提升。因此,可以由易到難地設置該課程任務,完成從最初的“走進單證部”到以一單實際的進出口業務為工作背景的全套單據繕制和審核的項目教學活動,如表2所示。

表2 《國際商務單證實務》項目教學內容與要求(部分內容)表
1.實景教學法。實景教學法是在模擬實際工作場景條件下組織和安排教學活動,是仿真教學設計的一種教學方式。該教學法最大的特點是不受上課地點及時間的限制(地點可選在室外,也可在室內,還可以通過多媒體配景教學),同時能讓學生置身于仿真環境中,體驗與實際工作一致的業務操作安排。
實景教學的方式有多種,下面僅就“國際商務單證實務”課堂教學方案作如下設計。
第一步:準備階段——建立“模擬企業”。“模擬企業”指的是在校園內構建虛擬公司,使學生置身于仿真環境中,直觀地模擬外貿公司的業務處理與單證操作流程。構建展覽模擬企業,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個部分的內容。硬件部分包括外貿環境中的辦公場所和電腦設備,通常包括硬件要求、操作系統要求、網絡配置要求等。軟件部分主要包括外貿企業管理軟件、外貿制單軟件、報關報檢軟件等。
第二步:實施階段——開展業務。在“模擬企業”中,學生能夠以外商、工廠、外貿公司等不同身份參與到一次實際進出口業務的運作中,進行“洽談進出口合同——簽訂國內加工合同——繕制報檢報關單據——繕制運輸單據——結匯單據”完整單證準備與操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充分理解單證的基本工作及職業發展目標。
第三步:評估——歸檔總結。完成業務操作后,每個參與實訓的學生需要撰寫實訓總結,分析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得與失、收獲與經驗。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態度、業績等),評選最佳單證團隊。
2.案例教學法。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教授鄭金洲認為:“一個案例就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案例教學應該突破傳統的教師講授方式,設置情境問題,讓學生工作組商討解決方案,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評估和反饋。
例如,在進行單證課程教學中,涉及“收匯風險的預防與控制”這一情境問題,可以讓學生分析不同的支付方式(電匯、跟單托收、信用證),讓學生工作組(出口商小組、進口商小組)針對各種結匯方式可能遇到的問題完成風險評估報告,最后完成匯報總結及“最佳報告”評選。
又如,在同一種支付方式(信用證)下,由進口商小組模擬向開證行申請開立不同類型的信用證,學生工作組(出口商小組、進口商小組)需要分別完成分析總結。出口商小組完成資金安全性分析,進口商小組則要進行企業資金流動性分析,通過答辯環節(學生組成“專家團”提問考核學生“工作組”)如回答“防止信用證欺詐的措施”等相關問題,完成課程設計。
在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傳統教育模式的“舉例子”、“講授參考答案”,而是設置案例情境,讓學生主動學習,掌握搜集資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整套方法與能力,在開放性的答案中,獲得智慧的啟迪,最終得到能力的提升。
此外,還可在知識導入及知識拓展環節綜合運用問題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師提前布置討論主題,提出問題,由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發展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信用證基礎部分的教學安排中,可提前給學生一些信用證樣本,由學生分析各自屬于什么類型,是通過什么流程開立及流轉的。通過這些教學方法的運用,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相關基礎知識,從而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知識體系。
將傳統的期末考試方式改革為過程化考核,在整個學期課程課堂教學及實訓中,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績效等方面進行考核。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填寫單據出現問題時,要全套單據重新繕制,教師依據錯誤數量、返工次數評定學生的績效成績。
在考核成績構成中,除了課堂考核成績外,還應增加頂崗實習單位考核成績。學校運用這種第三方考核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檢驗教學質量,客觀評價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否得以實現,是否與社會需求相一致。對于學生而言,這種考核方式可以形成能力證據,檢驗學生的實踐動手與操作技能水平及解決問題的技術水平。學生需要將在學校所培養出的社會能力、方法能力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將學校所進行的學習活動延伸至校外,從繼承性學習到創造性學習,從間接性學習到直接獲得知識的學習,從而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提升就業競爭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在單證課程學習接近尾聲的時候,可以安排外貿技能大賽,在大賽中設置單證技能比拼環節。競賽內容包括單證基礎知識部分和單證操作部分。具體包括:國際貿易常用的國際結算方式、貿易術語及國際慣例;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開立的英文信用證的格式與內容;與信用證業務相關的各種單據的內容及其應用;單(單據)、證(信用證)審核的要點;使用英語書寫相關單(單據)、證(信用證)業務信函;依據合同正確填寫信用證開證申請書;對照合同審核國外開來的信用證;依照合同和信用證要求,繕制商業發票、提單、裝箱單、匯票、保險單、產地證、報關單及其他相關單據;熟練使用Excel和Word電腦軟件及外貿公司常用制單軟件繕制各種單據。
通過比賽的方式,促進學生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
單證課教師應該在積極參加學校培訓,在加強對現代職業教育理論學習之余,主動深入企業調研,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
實施單證課程教學改革的教學單位,可以積極主動地與國內相關企業合作,讓教師和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參與到企業的實際工作中。這樣不僅可為相關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節約成本,也可使教學單位的教師和學生獲得很好的實踐機會,使其能力得到提升。
只有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不斷提高,“雙師”素質教師不斷涌現,才能保證基于工作過程的單證課程的教學改革落到實處,真正培養出外貿企業所需要的單證技能人才,使學生學有所成,使教師能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最終實現企業和學校雙贏。
[1]鄭金洲.案例教學法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崔玲.國際商務單證課程立體化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9(2).
[3]覃蔚.以CDIO教育模式建造《外貿單證實務》新的課程架構[J].物流采購與研究,2009(28).
[4]錢建平.高等職業教育學生的學習特點[J].黑龍江高等教育研究,2010(4).
[5]古培紅,黃靜.探析《國際商務單證實務》工學一體化教學[J].海外英語,2012(20).
[6]楊梅.后精品課程時代國際商務單證實務教學模式改革[J].時代教育,2013(10).
[7]龔發輝.崗位對接 以教學創新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國際商務單證實務》教改思考[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1(8).
[8]胡煒.關于國際商務單證實務課程教學模式的探討[J].新課程學習(中),2011(10 中).
[9]陳小明.國際商務單證實訓教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軟件,2013(3).
[10]崔艷芳.崗位需求與高職國際商務單證教學對策[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8(3).
[11]陳明舒.基于物流崗位的商務單證實務教材的研發[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3).
[12]許艷秋.高職國際商務單證課程的教學探索[J].林區教學,2012(6).
[13]張建芹."國際貿易單證實務"課程設計理念探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3(10).
[14]俞培燕,鄭艷.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外貿單證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6).
[15]王雨.高職國際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2(10).
[16]劉永超.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外貿單證實務課程的實踐教學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16).
[17]魏靜蘋.高職國際商務專業工學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廣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