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英
2011版《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評價應以課程標準和平時的教學內容為依據,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的評價形式。小學階段的評價應以形成性為主,重點評價學生平時參與各種教學活動的表現。英語課程的評價要盡可能做到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內容的多維化。這需要我們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考慮語言學習者的個體差異性;強調學習過程,體現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我們在平時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越來越淡薄。剛剛開始接觸英語的時候,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課堂上的表現也很活躍,所有的學生都積極發言,大膽表現但隨著知識的加深,學生漸漸地變得沉默寡言起來,當教師想方設法去鼓勵他們積極表現時,學生一個個地瞪著眼睛左看右看,就是不發言。
課后我也經常考慮導致學生興趣淡薄的原因,總體梳理了一下,主要是因為我們的評價機制沒有與學生的心理年齡和實際學情完全吻合,導致學生沒有表現的激情和欲望。基于這一點,我對自己的評價機制做了較大的改進。
我們的教室一般就是四大排課桌,因此根據每一排學生的特點,賦予他們一個適合自己的隊名:奮進隊、拼搏隊、潛力隊、優績隊,而這四個隊名可以根據學生的變化隨時更換、調整。每個隊下分成四至五個小組,分別用1、2、3、4、5表示,而每一個小組內要有四個成員,給他們標號為A、B、C、D,每個組員的地位都是一樣的,沒有優劣之分,由他們自己推選一位責任心強的組員作為自己的小組長,負責監督幫助組員的學習情況。附評價表:
評價體系的具體操作包含很多方面,既有對學習上的評價,也有對學生情感上的評價。學習評價包括課堂內和課堂外的評價。下面就這一評價的具體操作做詳細的說明:
一、課堂評價
如果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包括積極回答問題、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和小組展示中來,并且能夠給出精彩的表現,那么教師就給予每人每次兩顆紅星的獎勵,但是如果有的學生以上方面做得不夠好的話,尤其是擾亂課堂秩序、不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小組合作中不起積極作用,首先小組長給予其警告處分,再不聽的話,違反兩次就給抹去一顆紅星,以此激勵學生的積極表現,讓他們從另一方面意識到小組內取得的成果是要靠大家一起鞏固提高的,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從而對其潛移默化地對其進行情感教育。
二、書寫評價
如果學生能夠規范書寫英文字母及單詞,且書寫成績得A者(包括練習、家庭作業及以上交的作業本等),每人每次得一顆紅星,表現尤其好的學生給予兩顆;如果書寫潦草,存在應付老師的現象,則不加紅星,再嚴重者從其得星積累中扣去相應的獎勵,旨在強調學生時刻保持“提筆即練字”的意識。
三、過關測驗
每次試卷書寫優美,正確率高,成績得A和取得較大進步者,每人每次都獎勵一顆紅星。如果出現滿分而且書寫優美者,則給予兩顆紅星的獎勵。否則如果成績得不到A,除非有較大進步者則不獎勵紅星。
四、作業評價
書寫認真,正確率高,得到老師A1或者A獎勵者,每人每次得一顆紅星;書寫優美,但有一兩處錯誤的學生也不給于紅星獎勵,如果學生的作業既潦草又錯誤連篇,則給其扣除一個紅星。
五、課外評價
主要是指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情況:主要包括日常英語的運用、手抄報的繪制、英語角的開展情況等等。
我們的評價旨在覆蓋所有學生,提高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應用這一評價時要注意分層考慮,對于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我們可以降低給他們得星的難度,只要他們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中來,哪怕是會背一個單詞,會讀一句話…….我們都可以獎勵給他們一顆紅星,這樣能讓他們慢慢地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們認識到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的。
英語課時相對較少,如果一周一匯總的話得星數量很少很零碎,因此我們采取一月一匯總的方式進行總結,評出每月的superstar組,并進行表彰,獎給這個小組一顆紅花并貼在他們的隊名前面。附匯總表:
六、個評與組評相結合
為了加強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調動小組學習的積極性,使組內學習更為有效,使每個成員都能最大地發揮自己的力量,我把全班分為十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由4人組成。每課時根據教材內容設定小組圖標,如果某個小組在某環節有優秀的表現,則在相應的環節上加上一顆星。如果某個學生有出色表現,我會在他的成長本上及時蓋上獎章鼓勵。這樣就有效地把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結合起來,學生們會意識到“我榮,小組榮”,促進了學生積極地在小組中合作學習。
通過近一年來的實施,感覺這一評價體系還是比較實用的,我們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尤其是后進生的變化最明顯,他們不再沉默寡言,而是積極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能夠主動地學習了:學生的單詞記憶水平越來越高了、能大膽地讀英語、表演英語小故事、手抄報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了……學生的進步真得很令人欣慰。
(責編 張景賢)endprint
2011版《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評價應以課程標準和平時的教學內容為依據,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的評價形式。小學階段的評價應以形成性為主,重點評價學生平時參與各種教學活動的表現。英語課程的評價要盡可能做到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內容的多維化。這需要我們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考慮語言學習者的個體差異性;強調學習過程,體現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我們在平時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越來越淡薄。剛剛開始接觸英語的時候,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課堂上的表現也很活躍,所有的學生都積極發言,大膽表現但隨著知識的加深,學生漸漸地變得沉默寡言起來,當教師想方設法去鼓勵他們積極表現時,學生一個個地瞪著眼睛左看右看,就是不發言。
課后我也經常考慮導致學生興趣淡薄的原因,總體梳理了一下,主要是因為我們的評價機制沒有與學生的心理年齡和實際學情完全吻合,導致學生沒有表現的激情和欲望。基于這一點,我對自己的評價機制做了較大的改進。
我們的教室一般就是四大排課桌,因此根據每一排學生的特點,賦予他們一個適合自己的隊名:奮進隊、拼搏隊、潛力隊、優績隊,而這四個隊名可以根據學生的變化隨時更換、調整。每個隊下分成四至五個小組,分別用1、2、3、4、5表示,而每一個小組內要有四個成員,給他們標號為A、B、C、D,每個組員的地位都是一樣的,沒有優劣之分,由他們自己推選一位責任心強的組員作為自己的小組長,負責監督幫助組員的學習情況。附評價表:
評價體系的具體操作包含很多方面,既有對學習上的評價,也有對學生情感上的評價。學習評價包括課堂內和課堂外的評價。下面就這一評價的具體操作做詳細的說明:
一、課堂評價
如果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包括積極回答問題、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和小組展示中來,并且能夠給出精彩的表現,那么教師就給予每人每次兩顆紅星的獎勵,但是如果有的學生以上方面做得不夠好的話,尤其是擾亂課堂秩序、不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小組合作中不起積極作用,首先小組長給予其警告處分,再不聽的話,違反兩次就給抹去一顆紅星,以此激勵學生的積極表現,讓他們從另一方面意識到小組內取得的成果是要靠大家一起鞏固提高的,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從而對其潛移默化地對其進行情感教育。
二、書寫評價
如果學生能夠規范書寫英文字母及單詞,且書寫成績得A者(包括練習、家庭作業及以上交的作業本等),每人每次得一顆紅星,表現尤其好的學生給予兩顆;如果書寫潦草,存在應付老師的現象,則不加紅星,再嚴重者從其得星積累中扣去相應的獎勵,旨在強調學生時刻保持“提筆即練字”的意識。
三、過關測驗
每次試卷書寫優美,正確率高,成績得A和取得較大進步者,每人每次都獎勵一顆紅星。如果出現滿分而且書寫優美者,則給予兩顆紅星的獎勵。否則如果成績得不到A,除非有較大進步者則不獎勵紅星。
四、作業評價
書寫認真,正確率高,得到老師A1或者A獎勵者,每人每次得一顆紅星;書寫優美,但有一兩處錯誤的學生也不給于紅星獎勵,如果學生的作業既潦草又錯誤連篇,則給其扣除一個紅星。
五、課外評價
主要是指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情況:主要包括日常英語的運用、手抄報的繪制、英語角的開展情況等等。
我們的評價旨在覆蓋所有學生,提高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應用這一評價時要注意分層考慮,對于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我們可以降低給他們得星的難度,只要他們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中來,哪怕是會背一個單詞,會讀一句話…….我們都可以獎勵給他們一顆紅星,這樣能讓他們慢慢地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們認識到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的。
英語課時相對較少,如果一周一匯總的話得星數量很少很零碎,因此我們采取一月一匯總的方式進行總結,評出每月的superstar組,并進行表彰,獎給這個小組一顆紅花并貼在他們的隊名前面。附匯總表:
六、個評與組評相結合
為了加強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調動小組學習的積極性,使組內學習更為有效,使每個成員都能最大地發揮自己的力量,我把全班分為十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由4人組成。每課時根據教材內容設定小組圖標,如果某個小組在某環節有優秀的表現,則在相應的環節上加上一顆星。如果某個學生有出色表現,我會在他的成長本上及時蓋上獎章鼓勵。這樣就有效地把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結合起來,學生們會意識到“我榮,小組榮”,促進了學生積極地在小組中合作學習。
通過近一年來的實施,感覺這一評價體系還是比較實用的,我們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尤其是后進生的變化最明顯,他們不再沉默寡言,而是積極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能夠主動地學習了:學生的單詞記憶水平越來越高了、能大膽地讀英語、表演英語小故事、手抄報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了……學生的進步真得很令人欣慰。
(責編 張景賢)endprint
2011版《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評價應以課程標準和平時的教學內容為依據,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的評價形式。小學階段的評價應以形成性為主,重點評價學生平時參與各種教學活動的表現。英語課程的評價要盡可能做到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內容的多維化。這需要我們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考慮語言學習者的個體差異性;強調學習過程,體現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我們在平時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越來越淡薄。剛剛開始接觸英語的時候,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課堂上的表現也很活躍,所有的學生都積極發言,大膽表現但隨著知識的加深,學生漸漸地變得沉默寡言起來,當教師想方設法去鼓勵他們積極表現時,學生一個個地瞪著眼睛左看右看,就是不發言。
課后我也經常考慮導致學生興趣淡薄的原因,總體梳理了一下,主要是因為我們的評價機制沒有與學生的心理年齡和實際學情完全吻合,導致學生沒有表現的激情和欲望。基于這一點,我對自己的評價機制做了較大的改進。
我們的教室一般就是四大排課桌,因此根據每一排學生的特點,賦予他們一個適合自己的隊名:奮進隊、拼搏隊、潛力隊、優績隊,而這四個隊名可以根據學生的變化隨時更換、調整。每個隊下分成四至五個小組,分別用1、2、3、4、5表示,而每一個小組內要有四個成員,給他們標號為A、B、C、D,每個組員的地位都是一樣的,沒有優劣之分,由他們自己推選一位責任心強的組員作為自己的小組長,負責監督幫助組員的學習情況。附評價表:
評價體系的具體操作包含很多方面,既有對學習上的評價,也有對學生情感上的評價。學習評價包括課堂內和課堂外的評價。下面就這一評價的具體操作做詳細的說明:
一、課堂評價
如果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包括積極回答問題、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和小組展示中來,并且能夠給出精彩的表現,那么教師就給予每人每次兩顆紅星的獎勵,但是如果有的學生以上方面做得不夠好的話,尤其是擾亂課堂秩序、不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小組合作中不起積極作用,首先小組長給予其警告處分,再不聽的話,違反兩次就給抹去一顆紅星,以此激勵學生的積極表現,讓他們從另一方面意識到小組內取得的成果是要靠大家一起鞏固提高的,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從而對其潛移默化地對其進行情感教育。
二、書寫評價
如果學生能夠規范書寫英文字母及單詞,且書寫成績得A者(包括練習、家庭作業及以上交的作業本等),每人每次得一顆紅星,表現尤其好的學生給予兩顆;如果書寫潦草,存在應付老師的現象,則不加紅星,再嚴重者從其得星積累中扣去相應的獎勵,旨在強調學生時刻保持“提筆即練字”的意識。
三、過關測驗
每次試卷書寫優美,正確率高,成績得A和取得較大進步者,每人每次都獎勵一顆紅星。如果出現滿分而且書寫優美者,則給予兩顆紅星的獎勵。否則如果成績得不到A,除非有較大進步者則不獎勵紅星。
四、作業評價
書寫認真,正確率高,得到老師A1或者A獎勵者,每人每次得一顆紅星;書寫優美,但有一兩處錯誤的學生也不給于紅星獎勵,如果學生的作業既潦草又錯誤連篇,則給其扣除一個紅星。
五、課外評價
主要是指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情況:主要包括日常英語的運用、手抄報的繪制、英語角的開展情況等等。
我們的評價旨在覆蓋所有學生,提高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應用這一評價時要注意分層考慮,對于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我們可以降低給他們得星的難度,只要他們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中來,哪怕是會背一個單詞,會讀一句話…….我們都可以獎勵給他們一顆紅星,這樣能讓他們慢慢地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們認識到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獲的。
英語課時相對較少,如果一周一匯總的話得星數量很少很零碎,因此我們采取一月一匯總的方式進行總結,評出每月的superstar組,并進行表彰,獎給這個小組一顆紅花并貼在他們的隊名前面。附匯總表:
六、個評與組評相結合
為了加強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調動小組學習的積極性,使組內學習更為有效,使每個成員都能最大地發揮自己的力量,我把全班分為十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由4人組成。每課時根據教材內容設定小組圖標,如果某個小組在某環節有優秀的表現,則在相應的環節上加上一顆星。如果某個學生有出色表現,我會在他的成長本上及時蓋上獎章鼓勵。這樣就有效地把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結合起來,學生們會意識到“我榮,小組榮”,促進了學生積極地在小組中合作學習。
通過近一年來的實施,感覺這一評價體系還是比較實用的,我們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尤其是后進生的變化最明顯,他們不再沉默寡言,而是積極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能夠主動地學習了:學生的單詞記憶水平越來越高了、能大膽地讀英語、表演英語小故事、手抄報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了……學生的進步真得很令人欣慰。
(責編 張景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