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紅梅
摘要:生活是寫話的源泉,寫話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一種需要。教學讓學生觀察生活,養成習慣;開展活動來豐富生活;關注學生生活體驗感受;動手操作,感受生活;觀看圖畫,重視積累,聯系生活,讓學生有話可寫,想寫能寫。
關鍵詞:農村 小學生 寫話 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低年級寫話的新理念: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的流個不歇。”生活是寫話的源泉,寫話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一種需要。學生從出生到長大,生活總是與其形影不離。讓寫話與生活同行,相融合,學生向生活投射認識世界的獨特眼光,體味生活實際,品味生活的樂趣,從而提高生活化寫話的能力。寫真經歷、真體會、真感受,這是解決寫什么的最好辦法。豐富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走進自然、家庭、社會,利用節日、突發事件、身邊事物,讓學生感受自己生活。帶領學生走向自然、田野,讓學生領略大自然的豐富多彩、幽靜美麗。學生親身經歷的事情,他們體會最深刻、感受最深刻、情感最豐富、興趣最濃烈,最容易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想真實地表露出來。低年級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留意生活、走進生活。
一、觀察生活,養成習慣,指導寫話
小學生還不善于觀察,特別是仔細觀察生活的習慣尚未養成,導致“可寫的事兒滿街跑,瞪著眼睛看不到,粗粗一看,看到了,待到寫時又覺得未看好。”新課程要求學生要留心周圍事物,實際上就是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讓學生走進神秘美麗的大自然,觀察四季更替、秋高氣爽,瑞雪紛飛,山川秀美,小橋流水人家,鳥蟲走獸,山間明月,江上清風等,邊看邊寫,展開想象,把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嘗到的、想到的、觸到的作為寫話對象,豐富了學生自己的生活,積累了素材。為了讓學生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定期開展“我的發現最棒”活動,創設情境,教給學生一定的觀察方法。教師把觀察對象帶進教室,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邊觀察、邊寫話,讓學生有意識地去觀察、思考、積累生活,并用簡潔的語言記錄下來。如秋天學校黃念茶樹葉從樹上落下來,讓學生都去撿落葉,指導學生從落葉的形狀、顏色、姿態、用處、感受多角度去寫落葉,這樣就抓住了學生觀察的興趣。長期堅持,能提高了學生的觀察力,使學生養成觀察的好習慣。
二、開展活動,豐富生活,指導寫話
愛玩是兒童的天性,小學生最喜歡活動和游戲,根據這一心理特點,用游戲、表演、畫一畫的模式扶學生走一走,削除障礙。在課堂上組織游戲或小競賽,讓他們玩玩看看、看看寫寫,在玩中體驗,在寬松愉悅的氣氛中完成寫話。帶領學生做一些有趣的游戲,因勢利導,鼓勵學生把這些過程用自己喜歡的語言寫不來,加上自己情感體驗,這樣學生既“玩”了,又有話可寫。選擇有趣的景物,讓學生畫畫,畫好后再寫上一二句想說的話,隨心所欲,想寫什么寫什么,少給學生束縛,用畫畫的樂趣消除寫話的枯燥,激發寫話興趣。低年級教材中的課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圖文并茂,頗有情趣。有的課文可以讓學生參與形象的創造過程,進入角色,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教師積極開展有趣味的活動,利用節假日,突發事件,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寫話,寫身邊實實在在的東西,寫身邊的人和事。有計劃地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如拔河比賽、游園會、故事會等開闊學生生活視野,使學生輕松地討論交流,輕松流暢地表達所見、所想、所感,在玩中積累了素材,激發了寫話興趣,提高了寫話能力。
三、關注生活,體驗感受,指導寫話
教師要關心學生的生活,關注學生的心理,教師應走到學生中間去,耐心傾聽學生從心底發出的聲音。小學低年級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活動。教師要關注學生最熱心的活動,并加以引導到寫話上來,學生的寫話思路將會十分少活躍。如我班男生喜歡打籃球、玩水槍、打板等活動,女生喜歡畫畫、跳繩、捉迷藏等活動。教師讓學生在這些活動后寫話,抓住寫話點進行寫話訓練指導,讓學生寫出感受,寫出真實情感,激發了學生寫話興趣,提高了寫話積極性,收到“我手寫我做”之功效。
四、動手操作,感受生活,指導寫話
低年級學生好動,教師利用這一特點,讓學生制作橡皮泥、葉貼畫、拼圖,吹肥皂泡,玩玩具等,在動手實踐中豐富生活,增長見識,積累寫話材料。將完成過程及歡樂情景記錄下來,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寫話,既聯系了學生的操作實踐,也增加了寫話素材。
五、觀看圖畫,聯系生活,指導寫話
教材中的圖畫是學生寫話素材的源泉,既能豐富學生的寫話素材,又能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教師利用圖讓學生觀察后寫話,以“誰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樣;誰怎么樣;誰是什么;誰與誰是什么;誰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什么時間,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樣;誰像什么”的格式進行訓練,先從一句話到一段話逐步過度。同時還可以看電視寫童話。電視節目中的動畫和卡通片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讓學生看后激趣寫話。看玩具寫童話。學生都有喜歡的玩具,他們的想象往往也是隨著這些玩具的刺激而引發的。教師可以讓全體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拿來,統一放在事先準備好的“摸物箱”里,讓學生摸出一件或兩三件,并通過合理想象將它們聯系起來,以它們為主人公想象出一個童話故事,這樣學生的形象思維活躍起來,寫的欲望被激發,寫話就有話可寫了。看圖畫寫童話,圖畫是現實生活的縮影,但它反映的生活只能是靜態的,是一種瞬間的情境。教師可以讓學生猜想這幅圖前后發生了哪些事,這些事發生時周圍的環境怎樣以及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各是如何,然后寫下來。
六、重視積累,聯系生活,指導寫話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教師要鼓勵和指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多記錄、多背誦自己喜歡的詞、句、段。讓學生準備一個摘錄本,在學習中遇到好詞、好句、好段及時摘錄,經常記憶。教師還要選擇一些優美的詞、句、段讓學生背誦,也可讓學生仿照例文寫一寫。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用于生活實際,寫出真感情。先要求用好一個詞語,再逐漸到用好三個以上詞,循序見進,逐步提高。
讓學生在生活中寫話,走進生活寫話,為了生活寫話,是提高生活化寫話質量的最有力的保障。只有富予寫話以生活靈性,視寫話為生活需要,才能在生活中充分積累寫話素材,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才能提高寫話興趣,使學生樂于寫、善于寫,有話寫,提高寫話水平和質量。
(責編 張景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