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雪飛
摘要:在教育工作中,批評與表揚是班主任常用的兩大“武器”,是班級治理的“法寶”。正所謂表揚是甜,批評是苦。班主任的批評要以尊重學生為核心,以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為前提,這樣學生才容易接受,樂于改正。那么,如何做到給學生正確、合理和適度的批評呢?本人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談點體會。
關鍵詞:批評的藝術 尊重學生 班主任工作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都是把批評看作貶義的。”所以,在教育過程中,班主任要掌握一些批評的藝術,批評得法,提醒學生知錯就改,從錯誤中進步,從而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
一、淡追查
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有些教師對課堂上發生的違紀事件往往厲聲質問,或言辭訓斥,甚至班上公開點名批評和處罰。如一次課堂中,任課教師正滔滔不絕地授課,發現一位學生低著頭,全神貫注地搬弄一架小飛機,并且入了迷,周圍學生的注意力也全部從教師的身上轉移到他那兒去。教師察覺后,悄悄地站在他身旁,輕輕地敲了敲他的桌子,可是那個玩飛機的小男孩一點兒也不在乎。他這種傲慢的行為激怒了教師,教師氣得臉都紅了,沒收了小飛機,并要求那個學生下課后去找他。讓人意外的是那個學生沒聽老師的話,而是跟著跑上講臺,又把那架小飛機拿了回去,并對著全班同學大聲地說:“小飛機是爸爸送我的,誰也別想拿。”頓時,講臺上出現了一位難堪的教師,講臺下也響起了議論紛紛的聲音。雖然課后經過班主任的教育,那位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向任課教師道歉了,可一節課也泡湯了。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愛護兒童。”一次語文課中,我正與學生進行能說會道的練習,有兩個男生在課桌下面互相丟紙團。剛開始時,我沒留意。后來,這兩個學生越丟越興奮。我發覺后,不動聲色,而是提高講課的聲音,再用責備的目光盯著他們,并慢慢地向他們走去。當我走到他們身旁,這兩個學生臉紅了,羞愧地低下了頭,連忙端正地坐著,專心致志地聽課。我對著他們微微一笑,什么也沒說,然后繼續上課,這真是無聲勝有聲的目光批評教育。課后,這兩個學生主動向我承認錯誤,并保證以后再也不這樣做了。
可見,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果教師能注重學生的自我感悟,還其自尊、促其自愛,就是一種治標又治本的教育方法,就是一種積極、高明的教育方式。
二、暖批評
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教師對學生的批評要注意言辭,做到 “三思而慎言”。
記得開學初,我們班有幾個學生,父母都在學校附近從事個體經營,平常疏于管理,至于家庭教育更談不上。這幾個學生經常在班里搗蛋,上課紀律難以保證。聽到科任教師反映他們的調皮情況,我一氣之下讓他們寫保證書,這一招雖然一時奏效,但好不了三天。
這樣頑皮的學生怎么辦呢?我陷入了沉思……
一天下午,我把這幾個學生請到了辦公室,當他們莫名其妙地看著我時,我和顏悅色地講起了他們的優點。如小迪同學不愛學習,可愛勞動。每天早上一到教室,他就自覺地掃地、拖地,班里的衛生清潔從沒扣過分,功不可沒。一席話,似貶實褒,既褒又貶,讓這些原本都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學生都不約而同地臉紅了。趁熱打鐵,我接著對他們說:“老師最近碰到一個難題,一直解決不了。你們幾個能幫個忙嗎?”平時散漫慣了的學生一聽還有老師需要他們幫忙的地方,立刻睜大了眼睛,忙著點頭。緊接著,我讓他們對當前班級的情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制定相關的獎罰制度。令我驚喜的是,這幾個平時令老師頭疼的“調皮蛋”竟然和其他學生一樣,關心、愛護班集體,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然后,一切都順理成章地開始了。
“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現象有人抓”的風氣讓這些學生有了轉變,而每位任課教師的主動接近,一次次真心實意的促膝長談,也讓他們受到感動、感染和感化,最后一改往日的面貌,學習認真了,如同換了一個人似的。
可見,對后進生傾注滿腔的熱情,不帶任何偏見,不說任何侮辱的言語,猶如和煦的春風,沁人心脾,潤物無聲。
三、冷處理
有教育學家說:“凡是出現大聲斥責的地方,就有粗魯行為和情感冷漠的現象。大聲斥責表現出最原始的本能反應,每個教師的情感素養的種子都會在這種反應中喪失殆盡。”因此,對待一些犯了錯誤的學生,我們有時需要“適當冷卻”,以故事啟迪。
周一下午,值日生急匆匆地跑來告訴我,小杰把小豪的象棋扔到垃圾桶里了。原來他倆玩象棋時,小豪要悔棋,這種行為把小杰惹火了,氣得他拿起象棋就往垃圾桶里扔……我決定對這件事進行冷處理。我把垃圾桶里的象棋撿起清理干凈,放到了講臺上。第二節上課時,我故意多提問小杰,始終給予他微笑和肯定。第三節班會課時,我開展了“關愛你我,從小事做起”的主題班會。課堂上我用課件展示了一個故事:一天早上,正在樓梯口值日的班主任還沒到教室,班里已經響起了瑯瑯的讀書聲。突然,教室后面傳來了不和諧的嘔吐聲。原來有位男孩身體不適,來不及走去廁所就在座位上嘔吐了。嘔吐物發出的臭味讓很多同學掩口捂鼻,紛紛走開。正走進教室門口的文娛委員一看,說了聲沒事的,便跑去陽臺外面拿來掃帚和拖把,把嘔吐物清理干凈,然后扶那位同學去看校醫。我話音剛落,同學們把目光都投向了小豪,隨后報以一陣熱烈的掌聲。大家都知道我說的是上周五發生的一件事。故事中的文娛委員便是小豪,而身體不適的恰恰是小杰。我把目光投向小杰,面臉通紅的他也在看著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課后,小杰主動上講臺拿象棋還給了小豪,他們互相誠懇地道歉,握握手,又成了好朋友。
總而言之,得其心方能育其人。淡追查,止而不咎;暖批評,剛柔并濟;冷處理,故事啟迪。這都是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的方法與手段。班主任要善用批評這把雙刃劍,讓學生明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更要用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充分地了解學生,做到少批評,多表揚,引領我們的學生健康地成長,大踏步地前進,成就自己的理想!
參考文獻:
[1]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漓江出版社,2006.
[2]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漓江出版社,2008.
[3]劉守旗.班主任教育藝術.教育教學出版社,2007.
(責編 金 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