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葉飛
中考,是對學生三年所學知識的綜合考查,是對教師三年教學成果的綜合評價,關系到千萬學子的前途,牽動著千萬家長的心。作為初三政治教師,要想讓學生在中考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就必須帶領學生搞好全面復習,讓學生掌握科學得當的答題方法。以下是我個人在中考總復習中的四點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共勉。
一、復習要堅持三條原則
做人要有原則,沒有原則,人就成了社會的渣滓;做事情要有原則,沒有原則,就將一事無成;中考復習要有原則,沒有原則,就會一塌糊涂。中考復習要遵循的原則是什么呢?
(一)要遵循以中考說明、新課程標準為指針的原則
在復習前一定要認真吃透省教育部門下發的《中考說明》,因為其命題內容、命題范圍、分值配比、易難搭配及中考方向,都在其中,不認真吃透,在復習中就沒有方向。教師還要認真地研讀新課程標準,因為初中生對課本知識,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在其中有明確說明。多年的應考復習證明:中考復習,必須緊緊圍繞中考說明和新課程標準,復習方向才不至于迷失,復習針對性才能更強,單位時間內的效率才會更高。
(二)要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在復習時,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十分重要,也就是說,只有把課本知識與社會實際相聯系,才能對課本知識理解得更加深刻,才能對課本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理論聯系實際,至少要做到兩點:
1.課本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這一點與中考命題的要求——貼近中學生實際——相吻合。
2.課本知識與國家時政熱點相聯系,即運用課本上的觀點分析國家的大政方針以及本地區的重要舉措,這一點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相吻合。
(三)要遵循夯實基礎與拓展延伸相結合的原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老子的簡練之語,透出基礎的重要性,它生動地說明要建立起知識結構的高樓大廈,首先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作為基石。基礎不牢,就無法分析和解決問題。所以,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中考的選拔功能,就十分有必要在夯實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適當地拓展與延伸。
二、復習要夯實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夯得實不實,關系到中考的成與敗。因此,在基礎知識復習這一環節,要慢進度、多耗時,一定要拿出總復習時間的二分之一。做到腳踏實地,步步為營,讓學生對每一個知識點做到真正理解、真正掌握,千萬不要為了趕進度而走馬觀花,不求甚解,使學生處于空中樓閣的狀態,以致在后續階段沒有底氣。搞好基礎知識的復習,我們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通讀
教師要遵從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教材進行通讀,使學生對教材各個章節的認識必須做到具體又全面。比如,全教材共有多少課?每一課共有多少節?每節共有多少框?每一框需要理解并掌握的基礎知識、基本觀點和基本事實有哪些?通過梳理,弄清楚在課與課之間、節與節之間、框與框之間、知識與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是什么、弄明白哪些問題是重點、哪些問題是難點、哪些問題容易相混等,通過通讀教材,對以上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
(二)列提綱
在全面通讀教材的基礎上,讓學生能夠清楚地依次將各個章節的復習提綱(知識結構)列出。這樣,就能使本來零碎的知識相互聯系在一起,使之系統化、序列化,形成知識網絡。這個環節可以師生共同進行,最好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親自動手獨立完成,因為這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會相對更加牢固。
(三)強化訓練
為了讓學生牢固地掌握和運用基礎知識,必須進行強化訓練,強化訓練可以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著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練習的面要廣,量要大,題型全。第二,著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著重能力培養。訓練的內容要精心設計,精心篩選,一定要注意層次性,突出靈活性。
三、復習要注意培養創新精神
縱觀近些年的中考政治試題,無一不具較強的開放性,它注重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在上復習課時,一定教育學生不要一味地接受教師的講評,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要樹立創新意識和探究的勇氣,相信自己,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主動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在做題時,要把“怕”字換成“敢”字,就是說要敢于發揮和創新。對一道題目,要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加以思考,要多問幾個為什么,要多想幾個怎么辦,盡可能地拿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在復習中,對教材的融會貫通固然十分重要,但還有一點不可忽視,那就是要關心時事政治,學好時事知識。時事覆蓋面很廣,既包括國內的時事,又包括國際的時事,它涉及的內容也多,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體育、外交等多個方面,所以,在后期復習時學生應該將重大的時事熱點當作重點來進行把握。
近年來中考試題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在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及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與中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上大做文章,在命題時常常把時政熱點與教材重點結合起來。這樣的命題方式,就決定了我們在復習時必須認真研究同教材內容有密切關聯的時事熱點,把教材的內容與社會實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教材重點與時政熱點相貫通,要注重知識的遷移,讓教材知識活起來,運用教材上的相關理論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復習要注重掌握技巧方法
經過分析歷年的政治中考試卷,會發現有好多學生丟分的原因,不是因為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而是因為答題的方法的技巧還掌握得不夠嫻熟。這些學生主要表現在:
1.審題能力不強,常常所答的并不是所問的。
2.表達能力不強,常常表達的意思涉及不到正題及中心。
3.考慮問題不全面,常常是答案的內容不夠完全、完整。
4.歸納、概括的能力不強,常常是答案照著教材抄寫,既散亂又多,不能突出其精髓。
因此,要掌握正確之答題方法,就要做到有針對性地訓練,訓練時千萬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地審查題目,細心地閱讀材料,從所給材料中提取關鍵詞語的捕捉有效的信息。要將答題的角度找準確。
2.把握解題的思路,要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對同一材料或同一知識點進行思考,要嘗試從其他角度設問作答。
3.對那些重點題目和較為典型的題目,在練習后要做好評析,先分析差錯的原因,再進行錯誤的糾正,最后使答案進一步得到完善。
4.對前些年的中考試題,也要進行一番必要的分析,具體說來,可以這樣做:先試著作答,然后再跟原答案進行對照,以調整自己的思路,最終從中得到有效啟發。
總之,面對中考政治的開卷考試,我們在復習中既要搞好基礎知識的復習,又要抓好基本能力的培養;既要掌握解題技巧和方法,又要注意積極創新;只有這樣,方能在中考中取得驕人的成績。
(責編 金 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