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坤飛
高中生寫不出像樣的作文,原因很多,但缺少思想,是一大主因。有了思想,學生就會有“內功”,輔以表達,那絕世武功就可期待了。就像政治上講的,經濟是一切的基礎,學生思想在作文中的棟梁作用,又怎可輕視。但現狀是什么?教師在平日的教學中,其實在閱讀方面花費的精力和時間都要多。作文教案幾乎是應付檢查,指導的不細,教師很少寫下水作文,體會寫作辛苦,以身說法。作文評講枯燥乏味,因為教師沒有足夠的準備,只能從大的方面予以指導。更缺乏立足長遠的大語文意識,使得師生缺乏思想,缺乏思想的作文能有多大價值?而對語感的培養似乎也沒落到實處,因為教材在這方面的習題也很欠缺。二者都很欠缺的語文教育怎么提高能力?現在時評寫作很時髦,幾乎每一份報紙都積極跟進,它貼近現實,既有實效性,又有針對性,尤其其思想的深刻張力,常讓讀者拍案叫絕。這種寫作樣式能否移植到高考作文中去呢?下面筆者就此問題作簡單探究。
一、為什么要寫時評作文
1.學生們寫的記敘文有的像流著清水鼻涕的小屁孩,低幼;有的像賣肉的大叔,粗糙;有的像跳廣場舞的大媽,瑣碎;有的像某些不學無術的機關領導所作的報告,虛偽。
2.關于議論文,用一句俗話概括,幸福的議論文都是一樣的,不幸的議論文各有各的不幸。雖然不幸的內容千差萬別,但大體可以說,不幸的議論文基本是僵尸議論文。無論素材、觀點、分析,還是結構、思想,都是奔著完成任務去的,沒有什么鮮活的震蕩、新奇,甚至擊節而起感,所以,有一點追求的學生,又談議論文而色變了。
二、什么叫時評
就是時事評論,對發生或發現的新聞事實、現象、問題表達自己意愿的一種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識的一種論說形式。在一個開放的時代里,它是公民表達自己見解的武器。時評關注社會生活,緊扣時代脈搏,針對當下發生的焦點、熱點問題,做出迅即的反映,及時解析,當即評判,在依托新聞事實的基礎上,深開掘、精加工,發現那些具有普遍意義的新穎而有價值的東西,洞幽燭微,言人未言,這樣的文章,當然會受到閱卷者的青睞。
三、寫時評注意點
1.好好審閱作文材料,得出立意,然后尋找時事新聞。這決定了作文的生死。
2.所尋找的時事,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類事,也可以是某個現象。最好是有厚度,可縱深挖掘,可引人思考,可拷問社會理性、良心,如山西長治河流重污染,中國獸首追討,十面“霾”伏,亟須從吐槽走向行動,切忌不要采用奇聞瑣事,如婆媳糾紛、賭錢妻離子散、七十老翁冬泳等。
3.切忌大談政治,如談政治、談民主、談選舉、談官員的腐化墮落等。
4.切忌以質疑和抨擊為主調,建設性和參考價值不足,開不出“藥方”,“正能量”不足。
5.語言要新穎活潑,忌套話說教,要注意文采。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能用藝術語言表達,就不要用書面語言表達。要善于化繁為簡,用形象比喻解讀復雜道理。如果語言靈動幽默犀利,那善莫大焉了。
四、如何寫高考時評作文
1.嚴審材料,得出立意。
2.發現可值得一寫的時事。標準是這個立意貼合這件時事。所謂貼合,就是無論在分析事件產生的原因還是提出解決之道時,重心都要落實在立意上。
3.在具體操作上,要遵循一個原則:用立意及該立意派生出來的子觀點包裹住這件時事。萬不能信馬由韁,盡情亂說。
4.先概述該事件的大概。切忌把事件來龍去脈,敘述清楚,要干凈利落,三兩下敲定。一件事,如“2008年12月,天地壹號公司正式與35名研究生簽訂工作協議。大學生養豬、賣肉、擦皮鞋、沐足、當保姆究竟是浪費人才還是轉變擇業觀念的體現?對此,各方眾說紛紜。”幾件事,或是一種現象,如“人一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錢沒有花掉。人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人還活著,錢花沒了。”這是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錢》中小沈陽的臺詞。“錢不是問題,就缺朋友。”這是2009年賀歲片《非誠勿擾》中秦奮的感嘆。這兩段話都跟錢有關,很能引起我們的感慨。
5.分析時事的影響。現以大學生賣豬肉為例進行分析。(正方)大學生賣豬肉的這種主動選擇,為當前莘莘學子們的就業提供了可鑒的范例。時下,眾多大學生為就業難而頭痛,盡管這有多方面原因,但不排除一些大學生好高騖遠,自以為滿腹經綸,看不起低職位的工作,一味地強求自身的學識價值與社會就業價值對等,結果高不成低不就。大學生的這選擇說明,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重要的是改變就業門檻觀念,在拚搏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反方)勞動無貴賤,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里,從個人角度講,大學生想干什么職業,那是他們個人的私事,也是他們的自由,任何人都無權干涉,不過,他們的舉動多少還是有些令人惋惜甚至失望。我個人以為,大學生選擇賣豬肉,只是長了自己志氣,卻將知識顏面掃地,無疑會起到不良影響,引發“讀書無用論”的爭議,讀書的價值與意義又何在呢。倘若這樣的新聞人物不斷出現,必然會葬送了知識的命運與前程,大學生選擇賣豬肉的新聞還是少些為好。
6.分析原因。這是重點,時事產生的原因可能很多,但記住,學生是在寫高考作文,是在穿著鎧甲跳舞,這鎧甲就是高考作文審題方面的限制。所以,不論原因多少,只取“一瓢飲”,這瓢水,就是中心立意。在2010年某衛視某期娛樂節目中,一個叫馬諾的女孩說:“我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車上笑!”此言一出,竟然讓她得到了眾多女孩的聲援。
原因分析,注意要寫出中心立意。馬諾的言論,金錢至上,好逸惡勞,本該為社會唾棄,但結果卻“讓她得到了眾多女孩的聲援”。馬諾現象不是偶發現象,而是代表了當前社會中具有拜金主義的不少的一類人。這里不僅有當婚當嫁的女孩,還有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男女老少;他們唯利是圖,金錢至上,把金錢當作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甚至為了錢,不惜跨過道德的底線。這表明,不僅在婚姻愛情中,還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拜金主義思潮都在潛滋暗長,甚至大行其道。中心立意是:拜金主義作怪,要批判這種思潮。具體分析的時候,可以這樣展開。
拜金主義的產生,與中國的封建文化的長期影響有關。中國傳統文化有另外一面,有的人赤裸裸地宣揚利己主義、享樂主義,春秋時期的楊朱,就公開宣揚“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拜金主義在封建社會就已經產生,但它真正成為盛行的觀念卻是在資本主義產生之后。資本主義和拜金主義恰如一對孿生姐妹,或者說,拜金主義是附著在資本主義身上去除不掉的毒瘤。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由此貧富差距迅速拉大。而物質建設的速度大大超越了精神文明的速度。少部分人暴富及炫富打破了人的內心平衡,導致整個社會急功近利。由此獨立、自主、自尊、自強、自愛、勤勞、樸素等精神道德品質日益滑坡甚至淪喪。
各種法律法規監督監管不完善,社會保障系統的脆弱不濟,無法給大多數人提供體面生活的現實條件和正確對待金錢的心理支撐。
7.解決辦法。時評的精髓就在于解決問題,下面還是以這則材料為例。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現階段核心價值體系,重建道德體系。主流媒體、學校必須宣傳積極、健康、向上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勇于、善于批判那些腐朽墮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凈化社會和生活環境,才能進一步凈化人們的心靈。
完善法律法規,加強監督監管。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時評體形式的作文,無疑為目前中學生的議論文寫作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它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時下學生議論說理時沉悶、單調、枯燥的氣息,從形式到內容均將影響學生議論文寫作的習慣。
毋庸置疑,時評體與一般的議論文有一定的差異性,但它所具有的許多獨特而鮮明的個性,卻是目前中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所欠缺的。當我們沿著一條老路走久了的時候,不妨嘗試走一走新路,也許它會給我們帶來全新的喜悅。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