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曉玲
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是教學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所以,對作業的管理也是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實現“素質教育”向“應試教育”轉變的過程中,如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就涉及對作業的認識和優化等一系列問題。
一、布置作業要有一定的目的性
眾所周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作業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與學生的學習息息相關。因為學生學習完知識以后,沒有作業的反復熟練,不可能完全理解所學知識,這就像學騎自行車一樣,僅憑簡單的理論學習是難以熟練掌握的,就更別提能夠舉一反三,做出其他的動作了。因此,學生只有對所學的知識通過有效的練習,才能記得牢固,才能在頭腦中長時間地保持。但是,反過來說,布置作業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其中也需要教師進行精心的設計,使作業這一有力的工具,能夠為教學和學生學習所服務,這就需要教師留作業時考慮到,自己留作業想要達到的訓練目的,也就是說,留作業必須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作為教師,任何一個教學環節都必須具有較強的目的性,這是教育這一光榮的事業性質所決定的。一般來講,作業必須具有以下幾個目的性。
1.必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只有在教師完全熟悉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前提下,“對癥下藥”留作業,才能使所留作業達到預期的目的。
2.必須能夠根據當天教學內容留作業,使學生能進一步掌握所學知識、熟練所學知識。作業只能為剛經過的教學過程所服務,每天都要有所不同,有所變化。
3.通過作業能夠達到鍛煉學生的目的。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教師要想到通過使學生按時完成作業,要培養學生拓寬知識面,增加知識,科學利用時間等良好學習習慣,并且還能夠養成勤學苦練、善于克服困難的良好品質。
4.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要有較強的反饋性。我們留作業并不僅僅是占用學生的課余時間,使學生盡量少玩,把時間多用于學習。作業是廣大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的一個重要渠道。因為作業的效果和上課的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如學習的概念是否清楚,規律能否掌握,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都可以通過作業反映出來。因此,作業是衡量學生學習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水平。通過作業,便于發現問題,及時補救和改進。作業涉及的問題是很多的,如為什么要留作業?作業有哪些類型?作業如何布置?難易和多少如何掌握?如何指導?如何批改?等等,都需要認真研究。如何使作業更優化,是有效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核心問題,教師應該認真把握。
二、控制家庭作業要掌握一定的必要性
按照慣常的分類習慣,我們一般把作業分為兩類:課內作業和課外作業。而家庭作業實際上就是課外作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廣大教師多年以來一直采用的作業方式,這基本上已經成為所有教師教學的一個重要法寶。但是,多年以來,有的教師為了單純地追求教學成績,多留作業,使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群眾呼聲越來越高,強烈要求減輕學生堆積如山的課業負擔。
1.過量的家庭作業剝奪了學生玩的權利。我們知道雖然必須要通過學習知識,才能夠在將來步入社會,獲得生存的本領。但是學生也有玩的權力,也有快樂成長的權力,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剝奪的。而過量的家庭作業,使得學生根本就沒有玩的時間。試想,一個渴望擁有快樂童年的學生,卻整天埋頭于作業的大山之下,將會是多么痛苦的學習經歷,在這種狀況之下,學生他又怎么能健康地成長呢?我們所辛辛苦苦培養的“有用之才”,到時也就只是沒有健康人格的“庸才”罷了。
2.過量的家庭作業剝奪了學生最佳發展的可能,排斥了學生必要閑暇要求,占有了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學習活動是一種多因素的動態系統。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有緊張而費神的智力活動參與,必須有多種多樣閑暇活動時間。兩者必須互相補充、相互置換,經常處于動態平衡之中。
學校教育質量與家庭作業份額并無正比關系。毫無疑問,適當的家庭作業的實踐對于學生的學習效能確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兩者之間并無存在著簡單的線行關系。如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對比:AB兩所學校條件相似,A校不布置真正的家庭作業(在學校完成家庭作業),學生受到四年的教育;B校布置大量的家庭作業(返家完成這種作業),學生實際受到“約五年的教育”,但兩校學生的學習成績、智力發展并無多大的差異。因此,必須改變當前家庭作業量多質低的弊端。
三、布置家庭作業要控制一定的時間性
教師要摒棄無效作業,讓作業成為“教”與“學”的有效手段。在我國具體的教學計劃中對課堂教學的時間(即課時)有較為詳細的規定。現在對課外學習和家庭作業的布置也有了具體說明:一、二年級不允許留家庭作業;三四年級每天家庭作業不允許超過30分鐘;五六年級每天家庭作業不允許超過60分鐘;初中生每天家庭作業不得超過90分鐘;高中生不得超過120分鐘。這個時間標準為衡量教學效果的好壞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應該看時間和速度,也就是說要表明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根據現行大綱的要求,在教養、教育和發展幾方面所達到的水平。可見效果和時間是相聯系和統一的。那種片面追求效果而任意增加時間的做法,根本不符合最優化的要求,所得到的效果也是不行的。
四、合理調控家庭作業,達到最佳優化狀態
怎樣調控家庭作業,達到最佳優化狀態,從而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我認為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開展工作。
1.改變家庭作業的完成方式。傳統的觀念是把家庭作業帶回家去完成。我們可以讓學生在學校就把家庭作業完成,這樣的改變,不僅可以保證家庭作業的完成質量,而且還可以保證學生最大限度地躬身解題實踐,積極學會學習。另一方面還可以精確控制家庭作業數量的多少。
2.家庭作業的設計應少而精。徹底消除那種布置大量劣質作業的做法。每位教師都應該精心設計家庭作業。各科教師要布置那種“智力要求高,又符合實際的家庭作業”。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家庭作業本應該發揮的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功能。
總之,實施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優化學生作業是前提,以上論述是我的不成熟建議,希望給大家起到一點促進作用。
(責編 田彩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