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亮
音樂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作者表達情感的途徑。在很多優秀的音樂作用中,不但包含著豐富的音樂知識,而且在作品中還體現著作者豐滿的情感和思想。我們欣賞音樂就相當于是在感性地體驗情感和思想,通過音樂的節奏和旋律來喚醒我們對音樂的感覺,提升我們自己的音樂修養和內涵。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理念逐漸被教育者們所青睞。在我們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也正在快速地向素質教育轉變。音樂作為提高學生自身修養與素質的學科也在逐漸被學生和教育者們所重視。為此,在新的初中教學大綱中特別指出:初中音樂教學除了要向學生傳授基礎音樂知識,掌握歌唱的技巧之外,還要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引導學生在音樂領域獲取美的感受,讓音樂為自己帶來幸福感與快樂感,并且讓音樂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使內心得到滿足。教師要通過一定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情緒記憶能力和音樂的欣賞能力,讓學生在音樂領域中擁有豐富的想象能力,以便輕松的和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欣賞教學是其中一項比較重要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欣賞各種題材、各種風格以及各種形式的音樂作品,來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并且從音樂欣賞過程中學到更多的音樂知識,提高學生自身的音樂修養,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如何上好音樂欣賞課程,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便成為了音樂教師們不斷討論和研究的問題,如何有效順利地將學生引入音樂欣賞的境界也是很值得我們教師去探索的問題。
一、積極營造適宜的音樂欣賞模式,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和審美能力
音樂欣賞課無非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中安靜的、全身心地欣賞音樂作品。在我們一貫的音樂欣賞課堂中教師也就是慣性地采取這樣的教學程序:簡單的導入環節——引入新課的環節——整體欣賞環節——分析結構和思想環節——精致欣賞環節——學生討論環節——深入性完整欣賞環節等。這樣的音樂欣賞課程雖然看起來十分全面和細致,但是能否有效地讓學生真正地走進音樂作品之中呢?這個問題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例如,我在上欣賞課程《讓世界充滿愛》時,在剛開始聽的時候就有一些學生開始溜號,或是出現了竊竊私語的現象,很多學生皺緊了眉頭說不好聽。此時我只好無奈地關掉音響。隨后靈機一動,便改用其他的教學模式,我首先寫給學生講述一些小故事,當然這些小故事都是贊美愛的,并且一步步逐漸地說到這首曲子中,明確地告訴學生這首曲子的獨特之處。當我在每一個感人的事件后哼唱這首歌曲時,學生就開始有了積極的回應,要求我再一次播放這首曲子。這時學生就能夠輕松地走進曲子的情感世界中,被歌曲中的歌詞和旋律逐漸感動,并于此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了世界間真摯的情感,并且從中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和能力。
可見,我們要是要根據每次欣賞的音樂作品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欣賞方式和策略,根據音樂作品的特點和所包含的的情感來設計比較適宜的音樂欣賞模式,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真正投入到音樂欣賞中來,真正體會到音樂魅力之所在。
二、教師要巧設疑問,充分調動學生欣賞的積極性
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欣賞中來也需要教師的刺激,當學生要聆聽一首十分陌生的音樂作品時,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凝聚力,調動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展開自己的想象能力,并且主動地去體驗和接近作者的情感。而在教學中最有效的激勵方式就是教師運用問題的方式來啟發、誘導學生主動去欣賞。
在欣賞音樂作品之前教師可以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去有目的性的欣賞,這樣學生就會被問題的答案“牽制”著,主動的完成欣賞過程,并且在欣賞的過程中會積極的思考和分析。例如,在欣賞《歌唱祖國》這首音樂作品時,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1.這首音樂作品中有怎樣的音樂疾走變化?在音色上作者有采取了變化?2.這首歌曲表達了怎樣的真摯情感,我們在學習生活中應該怎樣去做?等。并且提示學生要在第一遍聽完之后回答教師的問題。這樣學生就會特別留意歌曲中的細小變化,并且用心去感受作品中的情感,爭取能夠最高效率地尋找到教師提出問題的答案。
采用這種巧設疑問的引導欣賞方式,能夠比較有效地激發學生音樂欣賞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欣賞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感受音樂,用真心來欣賞音樂,從而撲捉到音樂作品中最真摯的情感以及最細小的音樂知識。
三、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音樂鑒賞的興趣,加強學生的體驗
興趣是一切事物的推動力。學生的音樂欣賞興趣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走進音樂做作品之中。為此我們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教學方式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足夠大的音樂欣賞動力。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教學方式來有效的培養學生音樂欣賞的興趣。
1.利用抽象化的聲音來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初中學生除了擁有牽強的直觀感受能力之外,也擁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那些抽象、有趣的聲音來刺激學生的感受能力。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其作品的特點來設計出或摘錄出比較有趣的聲音,用此來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
2.組織學生親身實踐,從而激發學生的音樂欣賞興趣。初中學生正處于精力十分旺盛的年齡,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都十分好動和活潑。在音樂課堂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并且在活動中讓學生能夠調動全身的感覺器官,輕松自由地去體驗和欣賞音樂,運用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表演,發揮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受能力。
四、密切聯系其他學科,是音樂鑒賞更加多元化
任何學科知識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單獨學習的,在音樂教學課堂中我們教師也要根據音樂作品的需要向學生傳授一些文學知識、美術知識、歷史知識甚至是政治知識等。這樣不但會有效豐富音樂教學課堂,也能夠讓音樂知識更加多元化,幫助學生準確的分析和欣賞音樂作品。從而讓音樂精神和魅力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同時音樂與那些文學知識、歷史知識等又有著密切的聯系。很多音樂作品都是在特點的歷史環境中創造的,也是為了能夠更好地表現所處歷史環境的特點。因此,在欣賞這些作品時教師必須讓學生了解和明白當時的歷史知識。
總是,我們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讓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音樂帶給人類的美感和喜悅。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