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海芳
教學中的自主性原則是學科教學的基本原則。教師實行民主教學,千方百計給學生創造表現自己的舞臺和條件,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得以充分發揮,借以培養自我教育和自學能力。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是辯證統一的。主體如同船身,主導如同船舵,船身無船舵就失去方向,船舵無船身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那么,在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下面結合實踐我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在教學中,課堂氣氛是否活躍,學生能否圍繞著教師設計的教學過程積極主動地活動和深入思考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教師在課堂上要堅持啟發式,圍繞自主性原則,引導學生主動活動。由于教學活動一環緊扣一環地進行,學生是在不斷地觀察、分析中獲取知識,他們的主動性得到了發揮,學習興趣得到了滿足,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也比較牢靠.。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用各種教學直觀手段,找出與教材內容的最佳“切入點”,以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現實、生活情境素材進行加工或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現實生活情境素材作為課堂情境。用富有啟迪性的教學方法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
在教學中,教師要放開手腳,鼓勵學生自己復習總結。在教學中復習總結是要經常進行的。有每堂課的小結,一定章節的復習等。學生應在不斷地復習中使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完善和提高,形成規律。復習課如果由教師一手包攬,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主動性,總處在被動地接受狀態張,學生對教師辛苦總結的寶貴經驗并不一定買賬,師生之間產生距離感。我在教學中經常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復習總結。一節新授課上完后由一名或幾名學生總結;一章內容講完后由學生以文章的形勢總結,并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提出質疑。課堂復習變一言堂為群言堂。實踐證明,學生對自己總結的東西記憶深刻。學生在不斷地復習總結中掌握了學習方法,培養了自學能力,自身素質也得到了提高。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千方百計地創造條件給學生提供動手的機會。學生實驗要保證開足開好。演示實驗可以由學生上臺演示。教師對那些演示實驗可以讓學生操作要事先選擇好,一般應當是比較簡單、現象明顯,沒有危險的實驗。教師對在學生實驗中發現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錯誤也可以有意識地找學生上臺演示,然后指出他們的問題,這樣,學生對這樣的糾正方法印象深刻,以后不會再犯。但是教師要掌握尺度,千萬不要使學生有出丑的想法。教師在糾正錯誤前應先對正確的操作方法進行肯定,然后指出不足,以免傷害學生自尊心。讓學生上臺演示應從程度好的學生開始,然后逐漸擴大演示面。此外,還可以建立興趣小組,組織活動課程。對學習中產生的疑問也可以通過探索性實驗來解決,如二氧化硫能否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等,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實驗的重要性。
全面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提高實驗能力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手段。教師在教學中努力創造讓學生表現的舞臺和條件,就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得以充分發揮。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只要教師有意識地堅持自主性原則,把學生當做課堂教學的認識主體,發展主體,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活動,讓學生主動地發展,學生的化學知識和自身素質就會同步提高。布魯姆認為,情感的前提特性是影響教學效果的變量之一,只有讓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生才會有責任感,才會主動去進行學習活動。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