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中英
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而在不斷深化,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成為我們國家新時期教育努力的目標。這其中備受關注的就是國家對于體育教育的重視,這樣的變化是與我們國家學校教育中出現的問題相關,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就目前來看,雖然素質教育的口號一直在提,但是很多學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還是把工作的重點轉向了文化課教育,而其他課程特別是體育課一直不受重視,導致學生缺乏科學的體育鍛煉,部分學生身體狀況較差,個別甚至影響到了自己的學習;另一方面就是現在學生缺乏體育鍛煉的意識和主動性,有時間就在家里上網、看書,這就導致近幾年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甚至是個人體質都呈現明顯下降趨勢。
青少年是我們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他們所承擔的責任和使命是艱巨的,這樣重要的使命不僅需要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也需要強健的身體作為保障,就像我們常說的一句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黨和國家也認識到了學生堅持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所以在2011年教育部出臺了相關的規定,為了保證學生的體育鍛煉,切實增強學生體質,要求各個學校要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進而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
為此,結合上級的要求和學生健康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學校重視起了學生的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除了抓好常規的體育課、活動課的教學之外,就是安排上下午兩個大課間的學生體育活動了。大課間體育活動就是充分地利用好上下午的中間課間,在三十分鐘的時間內開展學生體育活動,從而起到鍛煉學生身體的作用。
但就目前來看,大課間體育活動雖然開始被很多學校所重視,一些問題的存在影響著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正常開展和鍛煉的效果,主要表現在:首先,課間體育活動形式比較單一,很多學校往往就是采取課件跑操的形式,這往往使學生很容易厭倦。其次,鍛煉時間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特別是部分教師上課拖堂導致時間緊張。再次,體育活動資源匱乏,這里面既有活動場地不足的因素,也有學校經費不足的因素。最后,學生參與程度不夠,部分學生總是以各種理由缺席體育鍛煉。這導致我們的課間體育活動達不到有效地鍛煉學生身體的作用。所以,我們的大課間體育需要改善,需要我們學校結合我們學生的特點,以生為本,科學合理的展開大課間體育活動,切實達到愉悅學生心情和體育鍛煉的效果,進而強健學生體魄。那么,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來更好地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呢?
一、明確責任,正常有序地開展
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全校性活動。它涉及的班級數量多、人員也多,如何保證所有的班級和學生都能夠加入進來,切實實現學生有效的體育鍛煉的效果,同時也要避免意外發生,特別是學生的意外傷害。這就需要我們要我們在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從全局著眼、從細節著手,必須要細致分工、明確責任,切實保障活動的正常開展。
明確責任就是在學校統一的安排下,在德育校長的直接指導下,以體育教師直接指揮為主,班主任協助管理為輔,各班按照規定和要求開展班級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這里需要強調的是,作為體育教師一定要在準備工作中把工作做細、盡可能地把每一個環節都要考慮到位,特別是要及時地和各班級的體育骨干——體委們溝通好,以便能夠及時地傳達學校的要求。同時,我們體育教師要及時地和各班的班主任做好溝通,把學校的要求和班級活動的注意事項提前說好,充分地發揮班主任作為一線管理者的作用,這樣我們各個環節在運行上才有保障。
二、明確活動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新課改下,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和核心,我們開展體育活動的目的,是希望在我們學校的安排和引導下,充分利用課間的時間,使學生能夠積極鍛煉,既能夠達到緩解學習疲勞、調節學習壓力的作用,同時也能夠達到愉悅學生的身心、強健學生的體魄的效果。但是,在我們實際的課間體育活動中,很多學校在活動的安排上內容過于單一,基本上就是以每天的學生跑操為主,這種單一、枯燥的模式往往容易使學生厭倦,進而產生逃避心理。
最好的教育一定是適合學生實際的教育,所以要想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件體育活動中來,我們體育教師必須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活動內容,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天冷的時間段,我們可以以跑操為主,并輔以足球、踢毽子等體育活動;而到了春秋季節當天氣適合學生活動時,可以把健美操、籃球、羽毛球等項目都納入進來,并且力爭每一周每一個班級力爭在活動內容上有所變化,盡可能的把學生的喜好考慮進來,這樣學生就會有新鮮感,也比較喜歡參與。
三、解決場地、器材不足的問題
由于學校體育活動場地、器材的有限,而學生人數又比較眾多,兩者形成了矛盾,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成為組織好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關鍵。這就要求體育教師根據大課間體育活動主題,合理運用校園內一切可以利用的場地、器材,必要時要創造性開展工作來解決這一難題,例如,跑操單元,先安排好各個班級的位置,使整個操場、校園內的道路全部站著學生,利用喇叭同步指揮,所有班級同時起動,可以有效地提高場地利用率,增加活動時間。再例如,跳繩單元,學校是沒有這么多跳繩的,而跳繩的價格又不貴,并且容易攜帶,可以讓學生自己每人準備一根繩子。這樣就能夠保證器材的充足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四、統一性與特色性相結合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全校性的活動,為了保證活動的規范性,要有統一的活動內容、活動方案。另外,為了體現人性化,爭取百花爭艷的效果,有必要考慮突出特色性問題。每學期可以單獨安排一個“班級特色單元”,每個班級選好自己的主題,然后交到體育組,體育老師負責劃分場地、準備器材。當有多個班級主題相同導致場地器材不夠時,體育教師要召集各班班主任,當面說清情況,幫助他們修改主題,爭取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稱心如意的活動主題。
五、建立科學的考評機制
監督評比是有效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重要舉措,可以起到約束和激勵的作用,主要有日常監督評比和單元末評比。日常監督評比主要是領導巡查,學校當日點評,各班級大課間值日學生打分。單元末評比主要是日常分值的累加,評選出優勝班級,或者是單元末的比賽。
社會的發展給我們體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體育教師除了要上好我們的體育課之外,也要把大課間體育搞好、搞活,力爭在我們體育教師和班主任的配合下,做好學校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切實能夠起到鍛煉學生、增強學生體質的作用,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