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超
毛主席說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說明身體的重要性。中學生正處在快速成長和發育階段,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顯得更加重要。
(1)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提高機體的適應能力,幫助我們預防和抵抗各種疾病。(2)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提高人體各個器官和系統的機能,發展運動能力。(3)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控制體重,保持健美體形。(4)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消除學習緊張帶來的疲勞和精神壓力。(5)體育鍛煉,可以增進心理健康,促進與他人的交流,還可以在各種場合展示自己的能力,增強自信心。
體育鍛煉如此重要,搞好體育鍛煉的關鍵就是掌握鍛煉的知識和方法,因此,要上好體育課,怎樣上好體育課呢?我想就是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鍛煉的主體,這也是我在十幾年體育教學工作一直探索的主題,而把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結合成為關鍵。那么我是如何做的呢?下面談一下我的工作體會。
例如,我在教“蹲距式跳遠”一課時是這樣做的。課的開始部分無疑是體育委員整隊,學生報告人數,教師安排見習生和宣布本課內容等。準備部分通常有以下幾點:(1)放松跑200×3,我開始試著讓體育委員帶領,教師只是跟隨著,這樣跑的卻很整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徒手操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名小組長負責帶操,四個小組進行比賽。學生的熱情很高,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主體部分是這節課的主要內容,,而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就是“踏”與“跳”的結合,這也是學好這節課的關鍵所在,因此,對于這節課的處理,我只是反復示范這個動作,然后讓學生試做,教師糾正錯誤,經過反復練習糾正,學生基本上掌握了這個關鍵動作。至于怎樣助跑,讓學生通過多次助跑來自己體會,使學生自己找到助跑時怎樣才能既能跑出高速度,又能準確踏跳,還有跳起后怎樣落入沙坑,也是根據學生自身的身體條件來定,有的采用“挺身式”,而有的學生滯空能力強就采用“走步式”。
總之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而不是千篇一律教授一種方法。對于結束部分往往就是做一些放松活動和對本課進行總結,放松活動也是采用讓體育委員帶領學生做,教師跟做的形式,充分發揮體育委員的作用。然后教師就本課的情況進行全面總結,把本課學生學習情況,特別是本課出現的問題,以及以后鍛煉時應注意那些問題向學生講清楚。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人,發揮學生鍛煉的主動性就是強調“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要求教師通過自己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在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做到會學、樂學、善學,從而保證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達到最佳的發揮和發展。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體育教學實踐中,要更好地突出主體性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雖然常掛在嘴邊。但做起來卻不是那么簡單,他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心血來研究學生和教材,能夠駕馭和把握課堂。”“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它也是一個教育教學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就是在課堂上,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學生進行充分地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實踐,以達到學會新知、運用新知的一種教育思想。以教師為主導,就是在課堂上,學生完成本節課教師依據參考書確定的教學目標時,做為學生的學習伙伴,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學生適時適當的點撥,以幫助學生完成目標的一種教育思想。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學生樂學、愿學從而成為學習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觀念,打破常規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潛能,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式的教學,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