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文
備受關注和爭議的新課改于2009年秋季在湖北省全面實施。在新形勢下,如何搞好高一年級化學教學,本人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和感想。
一、加強高一新生基礎的了解,是搞好學生適應高中學習的前提
高中化學課程內容是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的延伸,顯然,高中化學課程內容是以義務教育化學課程內容為基礎的。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注意與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的銜接,教師要全面了解新一輪的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及其教學要求,以系統地、準確地構建高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模式。
二、教師要加強新課程標準的全面解讀,處理好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關系
現在化學七本教材(必修2本,選修5本),該如何選用,我省均有明確規定,包括文、理科學生在學完必修一二后,該選學哪些模塊,也有詳細說明。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有的放矢,才能開發學生的智能。
三、變被動為主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過去的師本教育認為:“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強調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為權威,教師的認識規律就是學生的認識規律。教師是授人以魚,而不是授人以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學實踐的核心。實際上不同的學習內容或學習任務應該有不同且有效的學習方式,但不管怎樣,自主性是前提,是內在動力,是教學中培養的重點,學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徹底由傳統的“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的積極治學態度。
四、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探究,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在新教材中,編者取消了傳統的教師演示實驗,而設計了大量的“思考與交流”“學與問”“科學探究”“科學史話”“科學視野”“實踐活動”等欄目,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素材,盡量發揮學生的作用,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老師及時給予幫助和引導,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的收獲比我們一講到底的方式要大得多,而且這種收獲也是全方位的。
五、加強學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探求新課改的道路上,我們也應該繼承發揚已有的優良傳統。在高一化學起步教學階段,教師應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尤其重要。注重課前預習、課堂勤記筆記、課后及時復習,勤學好問及認真梳理知識等點點落實、步步到位的良好學習品質,也是我們能更好地實施新課改的可靠保證。
總之,新課改才剛剛起步,為我們廣大師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大舞臺,愿我們集思廣益,在新的征途上再創輝煌!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