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淑敏
摘 要: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導者和組織者,一個班級學生素質的高低、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學生學習成績的優與劣、班風的好與壞與班主任的工作態度、學識修養、組織管理能力、教育的藝術水平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如何管理好一個班級,管理學生時應把握一個怎樣的“度”是衡量一個班主任教育藝術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度;愛;嚴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許多有經驗的班主任都知道,“嚴”要在一定范圍內嚴格,要遵循教育規律,要有利于學生的德、智、體等各方面的發展,不能隨心所欲。有一些班主任往往把握不好“嚴”的尺度,走極端,對學生過分嚴厲,過分苛責,在學生面前不茍言笑,班級里的大事小事班主任一個人說了算,從不征求學生的意見,一些淘氣的學生犯了錯誤就會暴跳如雷,嚴加斥責,不容許辯解,從不照顧他們的自尊心。一些優秀的學生犯了錯誤,也一樣毫不留情。看到一些學生在學習或行為上取得了進步,雖然喜在心里,但卻從不表現出來,害怕這些學生受到表揚后會沾沾自喜,有驕傲情緒,所以從不給予及時的肯定。這些班主任認為這樣才能在學生面前樹立起威信。殊不知,這樣往往造成學生自卑感加重、個性壓抑、膽小怕事、沒有主見,這種“嚴”會使學生離你越來越遠,學生會不自覺地疏遠你,孤立你,甚至排斥你,向你關閉心扉,師生之間也就沒有了那份融洽與和諧,師生關系會更加僵化,不利于班級工作的開展。
教師在學生面前不是一個不可冒犯的權威,學生也不是唯命是從的卑微者,嚴與愛必須結合起來。在愛的環境中,學生才會有安全感,才會充滿自信。“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愛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這是一個永恒不變的真理。愛是力量的源泉,愛是無聲的語言。師生只有建立平等的關系,才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工作中,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里。學生在一個充滿愛的群體里生活才能學會去愛老師,愛同學,愛親人,愛他人。班級也會更有凝聚力、向心力,這樣才會為學生營設出一種輕松愉悅、民主和諧的氛圍。這種氛圍的營造需要借助一些手段,如親切的撫摸、溫柔的目光、真摯的話語、貼心的行為等。
嚴中有愛,愛中有教,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和效果。
只要我們對學生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有一種關注學生未來幸福生活的責任心,有一顆老師的職業良心,我們就會是學生成長的成功教育者。
參考文獻:
汪杰.班主任工作需要注意的幾個度.科教新時代,2014(4).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