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明
摘 要:當今社會由于家庭、社會等諸多因素,造成了許多的單親學生。作為班主任,如何開展好工作,如何對單親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班主任只有不斷地深入研究,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讓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意志品質,從而使他們健康地成長。
關鍵詞:班主任;單親學生;心理健康
隨著社會的發展,由于眾多因素造成了許多單親學生群體的出現。面對這樣的群體,班主任如何做好這個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單親學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問題
1.單親學生存在自閉問題
由于家庭的破裂,對于大多數的孩子來說,他們年齡小,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由于父母的疏遠漸漸地產生了抑郁,不愿意接觸他人,對于周圍的人常常產生戒備、厭煩心理,不愿意與人交往,不愿意參加活動,沉默寡言,表現出孤獨內向的性格,人際關系緊張現象時常出現。
2.單親學生存在自卑心理
由于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面,面對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無法接受眼前的現實,無法適應無父或者無母的環境。孩子心理沒有成熟,受到環境的變化和沖擊無法調節。看到別的同伴完美的家庭生活很容易聯想到自己的過去生活。對照現在的生活,心中的悲傷、失落使得他們產生猶豫和自卑的心理。于是他們拒絕快樂,沉浸在憂慮悲傷中。
3.單親學生存在自責心理
一旦遇到困難和問題,單親學生就表現出一種自責的心理,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且會輕易放棄。他們對于自己的認識和評價總是很低,在內心產生一種恐懼感。
4.單親學生存在焦慮和抑郁問題
由于受到家庭的影響,單親家庭的學生對于自己的生活和學習都有一種焦慮感和抑郁的癥狀。單親家庭子女在他們父母親離婚的過程中看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攻擊,學習到的是討價還價、相互敵視,因此,他們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缺乏信心,他們的監護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緒失調,極易把這種情緒帶到與孩子的交往中,久而久之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膽中,要花大量的時間來應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關系,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感到焦慮,缺乏安全感。
二、對單親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針對單親學生存在的這些心理問題,我覺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他們走向成功人生。
1.積極和單親學生交流談心
對于單親學生,教師要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多注意關心。在課后開展和單親學生的交流溝通,及時地了解他們的思想動向和面臨的困難,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他們最大的幫助。通過交流,發現他們的心理問題,以便對癥下藥。
2.促進單親家庭學生自身角色的轉變,增強自我控制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受教育者自己實現自我角色的轉變。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讓他們學會自我調節,從而使他們樹立樂觀的積極向上的心態,融入社會,融入集體,遇到問題能夠自我調節,以一種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
3.加強班級學生活動組織,注重班級團體引導
鼓勵和支持單親學生加入班級和學校的群團組織,積極參加各種活動。通過活動,培養單親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讓他們的特長和愛好得到發揮,培養他們的成就感和榮譽感。
4.注重多種方式的家校聯系互動機制
通過定期、不定期的家校互動,了解單親學生的生活狀況。及時和家長溝通,家校共同對于單親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多種方式齊抓共管,才能促進單親學生的健康成長。
總之,單親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長期性,需要各方面的不懈努力。只有通過長期的教育引導,我相信單親學生會走向成功的人生,會擁有堅強的意志。
參考文獻:
張義.班主任如何開展對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 才智,2009(13).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