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斌
摘 要:高中化學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透徹理解所學化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并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抽象思考能力。這對教師的要求就更高了,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時刻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備課設計時要考慮更多互動環節,調動學生積極性。本文大致的提出幾點建議,以期能夠使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的質量得到提升。
關鍵詞:化學習題 解決 探究 合作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b)-0048-01
習題課的是學生整理思路的平臺,在教師的有力引導之下,學生對知識的整合效率大大提高,在這過程中也能夠讓他們養成很好的總結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必須細心推敲習題課采用的題目,讓習題課成為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一大保障,最終使化學教學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1 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問題
1.1 選擇習題缺乏針對性
教師對自身要求不高,對習題的選擇欠考慮,對教材的理解不夠深入和透徹,備課不夠細致,導致習題的選擇缺乏針對性。當前市面上,能夠很好地對教材起到輔助和提升作用的資料書并不是很多,更多的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包裝精美,但內容卻完全無法達到教育目標所制定的水平。經常存在著一些多年以前的,過時的題目。或者就是難度過大,幾乎超出了大綱范圍。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細心備課就顯得尤為重要。而現實使很多教育人員都無法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對市面上不夠格的教輔材料也都視而不見,不經過自己細致的推敲和選擇就讓學生購買一些資料書。同時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也過于忽視,使教學的針對性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能力各異,思維敏捷度也都不一致,因此在學習上產生了一定的差距。教師不關注到這一點的話,只知道一味的根據書本知識和教輔資料設計習題,貪求量大,想憑數量提升質量,這只能是事倍功半。教師若不精心地選擇習題,無法在深度上得到合理安排,結果只會讓學生不斷進行機械式的做題,這不但會磨滅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授課的激情也逐漸暗淡。結果便是學生失去興趣,教師也喪失了動力,這樣一來進入到惡性循環,使授課效率大大降低。
1.2 教學不能以人為本
(1)在一道習題給出后教師應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而不是迅速的給出提示,長此以往,學生的思考積極性就會逐漸降低,最終導致思維處于半停滯狀態,每次都只是等待老師給出接近答案的提示。而根本原因就是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從而單純的增加習題數量,希望通過題海戰術讓學生掌握所需知識。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只能讓學生學會解答當前給出的問題,而當這道題換一種方式給出時,學生便沒了章法,不知如何應對。
(2)有時教師幾乎是在全程自己解答題目,從分析題干,到給出解答思路,最終獲取答案一條龍包辦,完全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思考,采用一些一對一的問答形式,其實在提示中教師早已給出了問答的答案。另外還有一個誤區便是所謂的對話方式,教師認為這樣一來似乎似乎使讓學生獲得了自我思考的空間,但實際上還是教師的思路占據著主導的地位,學生也只是一味地跟隨著老師既定的思路去思考問題。這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只是讓學生用老師給出的思路得出正確的答案。說難聽點,不管學生素質相差多少,這樣的方式都能夠讓他們得到答案,從而弱化了教學的效果。
2 如何提高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質量
2.1 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教師要改變學生機械化跟隨教師思維的現狀,必須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來獲取所需的化學知識,使他們的自主思考能力得到提高。化學習題教學的實質是通過教師引導與啟發下,學生能夠運用已學知識,加以自主思考來給出解題思路,最終通過實踐的方式自己檢驗出答案是否正確。這一過程對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提升尤為重要,教師應當做好從旁協助工作,以提點和引導代替原有的包辦做題,最終使學生的知識掌握更加牢固,同時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2 合作與自主相結合
教師一定要通過教學模式的探索,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自主思考化學問題。而且要善于與他人進行合作交流,以便得出更為全面的習題解答。同時,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夠使他們各自的智慧互相碰撞出火花,在競爭氛圍中對習題的理解也能夠更加深入。自主與合作并不矛盾,而且只有通過自主思考得出的思路才能夠與他人進行合作交流,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讓學生的解題能力得到提高。
2.3 引導學生解決化學習題
高中化學習題的設置大多都有一些隱藏其中的關鍵語句,讓學生自己去主動發現,這樣一來,一是能夠讓他們通過這些關鍵詞更好的解決化學問題;二來也能夠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在發掘出關鍵詞的同時,學生也會小有一些成就感,以此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的化學知識得到很好地鞏固。
2.4 設計出優秀的設問方式
設問是習題的點睛之筆。題干的大量信息,最終歸于一個精煉的問題。這就要求設問必須富有內涵,且又能直擊要害。具體點來說,設問必須具有充分的概括性,對其所包含的的知識要點,必須著重突出。另外,設問應避免采用一些生硬的詞匯,要讓學生感到親切,沒有生疏感。因此,設問的語句應多采用生活語言,樸實而易懂,但又不缺乏學術性,而且應當盡量避免使用一些容易產生歧義的詞匯,讓學生的思路順暢無阻。
2.5 確立明確的立意
所有的問題設定最終都是為了體現一個主旨,通過知識整合,綜合考量問題的設定,從而使教學效果能夠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習題的立意和主旨應緊密圍繞所學化學知識,同時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題干精煉,語言表達不繁冗。立意的準確性也十分重要,通過一些關鍵詞的設定來明確這道題到底是要學生使用哪些知識去探究。這樣一來,學生在解題時不會產生迷惑感,再加上教師在大方向上的指引,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
總之,化學習題課的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水平是分不開的,教師只有對自身不斷提出更高要求,對備課更加重視,以及對學生特點的深入研究,才能給出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習題供學生解答。通過習題課上對學生悉心的引導,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發散思維,通過思考和認識充分掌握所學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傅興春.論高考中化學學習能力的考查與培養[J].化學教育,2009(8):31-33.
[2] 吳慎剛.新課程理念下化學習題的教學策略[J].山東教育,2005(26):36-37.
[3] 林東明.中學化學習題教學的設計研究[J].廣西教育,2006(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