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娟 杜玥
摘 要: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已經深入到很多學科教學當中了。現在的課堂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黑板加粉筆的課堂。它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資源,無論是語文還是數學亦或是信息技術課都可以通過多媒體系統,以教學大綱和課本為基礎為學生呈現出更為豐富多彩的學習情景。
關鍵詞:小學 多媒體 課堂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b)-0111-01
多媒體運用于教學的理論基礎是信息技術,如何將信息技術高效的運用到日常教學中是每一個教師都需要思考的問題。多媒體系統的載體是電子白板教學系統,它由投影儀,白板,電腦,音頻設備,internet等設備組成。最低級的運用是通過該系統呈現PPT,如何將它系統的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真正為學生呈現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創設近乎真實的學習情境才能體現多媒體系統的價值。
1 多媒體系統在語文課堂上的運用策略
1.1 電子白板功能運用
一年級的學生剛開始學語文,筆順的學習對于他們來說很有難度,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田字格,用粉筆一筆一劃的書寫給學生看,但由于學生年齡小,課堂注意力尤為不集中,現實情況是往往老師在前面寫,學生在后面開小差,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通過電子白板的筆畫書寫功能,可通過投影儀將每個字的筆順一一的呈現在白板上,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第一,電子白板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新鮮實物,能有效的提高注意力;第二,在整個演示過程中教師可以面對學生講解,能有效的提高教師對課堂常規的管理;第三,演示可以多次重復,呈現給學生的都是標準的正楷字,從而減輕教師重復書寫的勞動強度,也避免了部分教師書寫不規范的問題。
1.2 音頻、視頻教學資源運用
傳統課堂的朗讀,主要是采用教師范讀、領讀,學生跟讀,配合卡帶錄音機的方式。這種方式對教師普通話的要求就非常的高。由于地方差異,教師的范讀或多或少帶有點地方色彩。各區域普通話的宏觀差別如,北方、西南加兒化,南方加子尾,秦晉加圪頭。北方卷舌強,南方少卷舌。南方多不分en/eng、in/ing。除江浙外,南方多不分n/l。北方輕聲強,閩粵無輕聲,江浙聲調弱,湖南調子高,西南調拖長。利用多媒體系統通過internet可以輕松搜索到字正腔圓的范讀音頻、視頻,讓學生除了學習發音以外,還能通過視頻看到范讀者的儀容儀態,從而避免因為地域差異而導致發音不準的問題,同時教師也可以在整個過程中糾正發音偏差和地方口語普通話等問題。
語文課本中收錄了許多名著的章節作為課文,如《三國演義》中的<三顧茅廬>、<赤壁之戰>,《水滸傳》中的<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武松打虎>,《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進賈府>等,這些從名著中節選出來的片段都具有很強的藝術性,能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豐富學生的詞匯量,但這些文章大多句子冗長、生字較多且詞匯意義多樣,學生理解起來相當困難,面對這樣的課文如何深入淺出讓學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就成了擺在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通過多媒體系統,教師可以在備課階段在網絡上找到這些文章對應的電影、電視作品,可以把它們插入到PPT中或者直接下載后,在上課的同時播放給學生們觀看,對照課本理解其中的意思。這樣,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變枯燥的文字為生動的畫面,又可以使教師從整片課文生硬的講解,變成重點字詞句的分析,使整個課堂保持高效運行。
2 多媒體系統在數學課堂上的運用策略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下學期第二單元的內容是“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通過實體教具配合手繪圖形的方式為學生講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性質。實體教具的不足在于第一、不便于學生全面的觀察立體圖形,因為總有些面或者棱被遮擋住了,容易造成學生認識上的偏差,第二、通過手繪透視圖可以規避視線遮擋問題,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其實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性質本身不難,可是每次講授這個內容時都需要畫大量的圖,而且為了照顧后排的學生還需要將圖畫的比較大,黑板的面積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充分展示各種圖形的性質,而且這樣做會導致教師占用大量時間在作圖上,而沒有用到講授知識本身。例如:六個面、八個頂點、十二條棱、對面相等、對棱相等等。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多種類型的長方體,讓學生證明自己所總結出的性質是不是正確的。最后教師再對本章的知識點做總結,肯定正確的地方,及時糾正錯誤的認識。讓教學回歸學與教的本質,而不是疲于各種中間環節。
3 多媒體技術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的運用策略
現在的信息技術課,學生主要是學習word,excel,powerpoint,windows畫板,flash動畫等運用軟件的使用。通過任務驅動教學策略來實現教與學。教師在微機教室往往通過‘電子教室軟件,將教師的操作過程直播到每個學生的電腦屏幕上。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可以讓學生看到教師每一步的操作,能依葫蘆畫瓢的一步步跟著做。但這樣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微機教室都是單人單座,不利于學生間的交流,而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關注于操作,不便于觀察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往往由于學生精力不集中或者教師操作過快造成學生誤操作,遇到這種情況學生往往會頻頻點擊提問按鈕或者直接高聲提問,打亂整個教學秩序。遇到類似的情況,應該在白板上先對操作過程進行全面演示,對重點問題,要提出來著重講解、演示,然后讓學生分組操作,共同探討遇到的問題然后想辦法解決,完成教師安排的任務。最后,教師還要將優秀作品通過屏幕點播,讓其他同學都來觀看優秀作品的制作過程,并提出改進意見,給予及時評價。
4 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各科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多媒體的運用,不能僅僅體現為PPT課件的演示,在發揮電子版本自帶功能的同時還要通過internet,將各種視頻、音頻等學習資源有效的整合到教學過程中去,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體現高效課堂的魅力。
參考文獻
[1] 盧建群.淺談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導刊.2012(3):32.
[2] 馮峰.教學任務分析技術及其應用[J].平原大學學報,2004(5):130-131.
[3] 吳紅耘,皮連生.任務分析與教師的教學技能成長[J].心理科學,2004(1).
[4] 王勇.利用人際吸引因素.解決新生的交往心理障礙[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
[5] 崔麗瑩.小學兒童合作觀念與行為的發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