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作為基礎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技術教育具有較強的實際可操作性和實踐等特點,對于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創新思維能力以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對勞動技術教育的重要意義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就如何加強高中學生的勞動技術教育教學,談一下自己的觀點和認識,以參考。
關鍵詞:勞動技術 教育教學 全面發展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b)-0221-01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計劃生育國策的全面貫徹和落實,家庭孩子的數量建設的同時,家長對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的寵愛更是加倍。據調查發現,無論城市還是農村的高中生,都缺乏對基本勞動的認識和技能;同時,高中學校普遍存在著重智力教育輕勞動技能培養的現象,以致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教學要求難以有效的落實到實處,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1 勞動技術教育的重要意義分析
勞動技術教育是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內容,缺乏勞動技術教育培養的高中教育是不全面的、是存在缺陷的,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勞動技術教育應當提到記事日程上來,強化對勞動技術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1.1 勞動技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
對于高中生而言,勞動技術教育即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實施過程。在勞動技術教育教學過程中,課堂教育教學通常是缺位的。根據當前國家教育教學方針之要求,籠統的要求課堂教育教學應當與生產勞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基本的原則和方向,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由于沒有細節上的要求,往往難以有效把握、理解,因此落實過程中通常也是不知所措。勞動技術教育過程中,必須在課堂教學內容選擇與取舍時,建立健全社會監督管理機制,以促進勞動技術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
1.2 勞動技術教育是實現人全面發展的重要要求
實踐中可以看到,勞動觀以及勞動技術教育教學有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并且實現與德、智、體以及美等方面的有機結合。基于馬克思主義思想觀念,教育與勞動結合是實現人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勞動觀與勞動技術教育,可促使德育目標有效的落實在勞動實踐之中,并逐漸將其內化成學生的思想品德。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動腦的勞動技術課程教育,不僅可以能夠促使學生綜合運用課堂知識,對所學的文化科學知識進行加固,而且可以引導學生感受文化科學知識與勞動生產之間的密切關系,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文化課的積極主動性,對于培養學生的熱愛生活、參與生活以及創新生活,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加強勞動技術教育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對當前勞動勞動技術教育教學的重要性分析,筆者認為要想通過加強勞動技術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 轉變思想觀念,尊重人的認知規律
從當前高中勞動技術課程教育現狀來看,由于該學科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歷史原因,比如課程設置時間較短等,因此要想有效走出傳統的勞動觀教育教學誤區,最重要的就是要從根本上改變和摒棄傳統的勞動教育教學觀念,不應當在思想上將勞動技術課程放在比其他課程較低的位置。正如高爾基所言,“我覺得人生求樂的方法,最好莫過于尊重勞動。”基于此,高中勞動技術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應當將其看作是簡單的勞動鍛煉,而是應當將其提高到關系著人的全面發展之高度。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勞動技術課程教育仍處于初級建設階段,很多學生對此不感興趣;對于即將面臨高考的學生而言,甚至會認為勞動技術課純屬浪費寶貴時間,與高考沒有任何的直接聯系。基于此,在教材、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條件上,都要進行全面改進與創新。
2.2 適當引導學生承擔一定的勞動任務
實踐中,父母不能過于溺愛孩子,要適當的為孩子們提供勞動的機會和平臺,多與孩子談心,了解他們的內心真實想法,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心理上接受勞動、親近勞動和生活。對于農村高中生而言,其家長應當引導孩子到田地地頭,了解勞作知識、技巧,從而有效的融入到勞動情景之中。比如,讓孩子親自鋤草、參與施肥和莊稼的收獲;對于城鎮家長而言,應當引導孩子了解生活,比如去工廠觀看生產勞動場景,甚至可以模仿著工人獨立完成一定的任務。無論城鎮還是農村的高中勞動技術教育過程中,都應當引導他們積極了解勞動之艱辛,尊重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據調查顯示,近二十年的跟蹤發現,通常愛干家務的學生畢業后的失業率僅為十五分之一,而且犯罪率也不足十分之一。由此可見,勞動技術教育在學生人生成長及全面素質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啟發我們應當加強勞動技術教育。
2.3 理論實踐相統一,全面培養高中生的動手實踐意識和能力
勞動技術教育過程中,老師應當引導學生積極動手、動腦,積極參與教學實踐,扎實的掌握勞動知識技能,并將其有效的應用到實踐之中。對于勞動技術課而言,最大的特點表現為社會實踐性非常強,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原則,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改進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從根本上摒棄傳統的“教室里養雞鴨、黑板上種莊稼”教學模式,嚴重脫離了實踐。在勞動技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理論知識精講,確保知識講解的準確性、精煉度;同時,應當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充分體現和尊重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性,加強實踐操作能力訓練。具體操作過程中,首先應當積極組織學生進行觀察,課堂上為學生做示范操作。在講解過程中給學生做示范按照操作要領分步進行講解,學生一邊聽課,一邊模仿著實踐操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指導每個學生積極觀察學生的情況,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實踐操作;同時,對勞動技術教育中的工具應用正確與否進行核查,一旦發現問題應當及時進行糾正,經實踐操作和演示,學生可有效掌握方法,而且還可使勞動技術課堂充滿活力。
3 結語
總而言之,勞動觀教育、勞動技術教育是學生全面素質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實現人的全面素質教育條件和基礎。因此,在當前高中勞動技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思想重視和教學模式創新。
參考文獻
[1] 李光輝.高中通用技術課問題之我見[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