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勇
關鍵詞:中醫治療;少精子癥;弱精子癥;綜述
中圖分類號:R69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3-0069-02
全球約有15-20%的育齡夫婦不能生育,其中男性不育者大約占50%,而少、弱精子癥是導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精子數<20×106·mL-1,為少精子癥;前向運動的精子(a級和b級)<50%或a級運動的精子<25%,為弱精子癥[1]。現代醫學對少、弱精子癥在診斷方面已日趨成熟,但在治療方面仍缺乏有效的藥物,而輔助生殖技術要求高,價格昂貴,成功率低,影響其廣泛應用。近年來,國內學者在運用中醫藥治療少弱精子癥方面做了大量探索,現總結如下。
1病因病機
少、弱精子癥屬于中醫“精少”“精清”“精冷”范疇。《諸病源候論·虛勞無子候》云:“丈夫無子者,其精清如水,冷如冰鐵,皆為無子之候”。《達生篇》云:“其精薄而無力,如粃種不能生芽,故難生。即生,多多皆未成人而夭。即幸而不夭,亦必單弱柔懦,無大樹立”。《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云:“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精氣清冷”。朱丹溪提出“精虛脈弱不能成胎者”;陳士鐸也指出男子不育六病:“一精寒,二氣衰,三精少,四痰多,五相火盛,六氣郁”。歷代醫家對少、弱精子癥的病因病機有諸多看法,病因歸納起來不外乎先天不足、房勞過度、飲食不節、內傷七情等,病機則為腎虛、脾虛、氣虛、血虛、心腎不交、痰濁、氣滯等,病位主要在腎、脾胃、心等臟腑。
現代中醫學家運用現代診療技術,結合大量的動物實驗,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對少、弱精子癥病因病機有了新的認識。腎有類似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作用:即該軸不同層次、或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亂,均能引起男性生殖功能的退化,其為中醫從腎論治男性不育提供了依據。腎氣的盛衰能夠反映機體主要內分泌功能的狀態及體質的狀況,也是主導生育能力的核心因素。王琦[2]曾明確提出“腎虛夾濕熱瘀毒”是現代男性不育癥的主要病理機制,認為腎虛為本,濕熱瘀毒為標;性激素低下,縱欲過度導致的少弱精子癥可歸于“腎虛”;前列腺炎等生殖系統炎癥及嗜食辛辣煙酒導致精子活力低下、死精子癥、精液不液化可歸于“濕熱”;精索靜脈曲張及輸精管道梗阻可歸于“瘀”;而性傳播疾病及輻射等因素可歸于“毒”。徐福松[3]對清陳士鐸的六因學說則認為:精寒,可包括精液清冷、稀薄、精子質量下降;氣衰,可包括肺、脾腎氣不足所致的不育癥;痰多,指有形、無形之談,可包括無癥狀可辨的不育癥的精液量、精子數多的不育癥;火盛,包括心、肝、胃、腎陰虛火旺的不育癥;精少,可指精液量、精子數過少不育癥;氣郁,精神抑郁可引起精子數量、質量下降,精子畸形。以上因素可以是少、弱精子癥的致病因素,也可能共同作用導致少、弱精子癥的發生。
2治療進展
2.1古代經方中醫藥治療男性不育,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唐代《備急千金要方》最早提出了治療不育癥的專方七子散和慶云散,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就記載了許多增強性功能和生殖能力的藥物,如五味子、杜仲、淫羊藿等。方劑方面,較著名而至今仍廣泛使用的有:《證治準繩》的五子衍宗丸,《景岳全書》的贊育丹,《衛生寶鑒》的三才封髓丹,《辨證錄》的宜男化育丹等。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五子衍宗丸,為古今醫家所擷,為中醫治療男性不育的扛鼎力方[3]。
2.2以法論治
2.2.1滋陰清熱法郭軍等[4]認為少弱精子癥的中醫癥候為腎精虧虛而兼虛熱內擾,治療男性不育患者時用填補腎精,配合清虛熱法,療效更為顯著;鄧氏以益腎填精法治療少精不育癥33例結果臨床痊愈6例,顯效6例,有效19例,無效2例,認為少精不育癥主要責之于腎,以補腎填精法為治療之要旨[5]。
2.2.2清利濕熱法劉鐵等[6]認為大多數少弱精子癥患者合并附屬性腺的感染,屬中醫下焦濕熱,濕熱蘊結致氣機不調,血行紊亂,氣血失和,精室所擾而無子,故以清利肝膽濕熱,祛除蘊結精室膀胱的濕熱邪毒較為關鍵。
2.2.3益氣補血法劉靜云[7]認為氣血兩虛,脾胃素虛,氣血生化不足,或久病失養,氣血虧虛,精失所養,會導致精子活力低下,故對少弱精子癥宜用益氣補血法治療。
2.2.4補瀉兼施法祁天壽等[8]結合現代研究認為,中醫藥的補法與補藥通常對于精子生成因素具有積極的作用,瀉法與瀉藥通常對于精子損傷因素具有消除作用;因生成因素與損傷因素經常同時存在,所以任何單一的補法或者瀉法常常會有局限性,只能解決其一,不能解決其二,所以瀉補兼施就是必不可少的。葉氏用先清后補法治療31例少弱精子癥。清法:用消炎壯精湯,補法:用趙氏育精丸。先用清法后用補法,共30 d。結果:治愈14例,有效13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7.10%[9]。
2.3基本方加減黎氏以橘核丸為基本方辨證加減治療少弱精子癥184例,經統計:治療前后精液質量、精子畸形率、生精細胞凋亡率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10]。楊氏用聚精湯為基本方辨證加減治療少弱精子癥35例。結果:完成治療的35例患者中治愈7 例,有效19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達74.3%,認為聚精湯對少精子癥患者生精功能的改善效果明顯[11]。曹氏以加味金匱腎氣丸為基本方辨證加減治療少弱精子癥60例,總有效率88.1%[12]。
2.4專方治療許氏用生精逍遙散治療少弱精子癥38例,并設五子衍宗丸為對照組。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2.11%;治療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P<0.01);治療組在提高精子密度、前向運動精子數量方面優于對照組(P<0.01)[13]。梁氏用靈芪五子湯治療少弱精子癥60例,并設五子衍宗丸對照組30例。結果:治療組臨床治愈率、總有效率分別為26.7%、86.7%,對照組分別為10.0%、73.3%,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14]。endprint
2.5針灸治療目前用針灸治療少弱精子癥,主要包括單純針刺、灸法、電針、穴位注射、埋線、耳針等方法,根據中醫辨經論治的原則取穴。石氏以針刺與中藥結合治療少、弱精子癥,選穴:氣海、關元、中極、太溪、足三里為一組;命門、腎俞、次髎、三陰交為一組,2組交替使用。結果:針刺組有效率為70.97%,針藥組有效率為84.84%,針藥組治療效果優于針刺組及中藥組(P<0.05)[15]。
3基礎研究
3.1中醫模型研究通過建立動物生殖損傷模型,研究中藥對動物模型的作用機制。目前常用的造模藥物有雷公藤多苷、腺嘌呤、環磷酰胺等。
3.2中藥藥理研究現代藥理學研究[16-17]顯示,許多單味中藥具有直接或間接的促進精子生成和提高精子活力的功效,如枸杞子、丹參、野山楂、刺五加提取物、巴戟天水提取物及西洋參、人參等。
3.3中西醫結合研究楊文濤等[18]研究發現,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1個療程后,精索靜脈曲張有效率為96%,慢性前列腺炎有效率為83.3%,非淋菌性尿道炎有效率為94.4 %。
4問題與展望
綜上所述,近年來中醫治療少弱精子癥的研究取得諸多進展,如病因病機的研究不斷深入,治療方法日臻完善。補腎的確可以生精,但對少弱精子癥的中醫治療應該從多臟腑整體的角度考慮,結合清利濕熱,健脾助運,補瀉兼施等方法治療。但也存在問題:中醫主張辨證論治,不少患者并無腎虛表現甚至無證可辨。面對眾多的治法、復雜的用藥,如何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篩選出適合于臨床的藥物配伍,是中醫臨床醫師必須認真面對的現實問題。且因患者個體差異較大,用藥靈活,符合個體化治療,目前臨床報道雖多,但缺乏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大樣本、多中心的臨床實驗研究,其可信性與可重復性較小。如何建立中醫藥治療少弱精子癥的診療和評價體系,為規范臨床治療提供標準和依據,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隨著現代分子生物學水平的發展,已逐步認識到生精過程中細胞凋亡的失衡是導致少弱精不育的重要機制之一;中藥具有多層次,多途徑,多靶點的作用特點。如何從更高層次上闡明補腎類中藥對精子超微結構、精子發生不同階段的細胞凋亡的影響,以及補腎類中藥能否調節精子凋亡調控基因的表達,尚須作進一步深入的探討,以促進中醫藥在男性生殖領域取得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應祿,胡禮泉.男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8.
[2]孫自學,陳建設.王琦教授治療男性不育經驗介紹[J].四川中醫,2004,22(1):7-8.
[3]徐福松.男性不育的中醫診療經驗[C].昆明: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七屆中醫男科學術大會論文集,2006.105-110.
[4]郭軍,宋春生,耿強,等.六五生精湯治療少、弱精子癥不育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27(11):986-988.
[5]鄧惠民.益腎填精法治療少精不育癥33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08,30(2):180.
[6]劉鐵,蘇家文.清利濕熱結合補益生精法治療不育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性科學,2010,19(9):18-20.
[7]劉靜云.益氣補血法治療活動精子百分率低下81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09,31(3):461-461.
[8]祁天壽,丁昌華,劉茂功,等.瀉補兼施法治療少精弱精子癥療效觀察[J].中國性科學,2007,16(8):32-34.
[9]葉脈延.先清后補法治療弱少精子癥31例[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8,24(12):769.
[10]黎杰運,洪志明,陳德寧,等.從肝論治少、弱精子癥的臨床研究及作用機理探討[J].中醫藥學報,2009,37(3):55-57.
[11]楊光,卞廷松,毛偉.聚精湯治療少精子癥35例臨床觀察[J].常州實用醫學,2008,24(3):173-174.
[12]曹永賀,郭學軍,程遠釗.加味金匱腎氣丸治療少弱精子不育癥[J].醫藥論壇雜志,2007,28(22):74.
[13]許國恩,歐陽曉明,陳友元.生精逍遙散治療少弱精子癥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2008,35(9):1358-1359.
[14]梁顯標.靈芪五子湯治療少弱精子癥60例[J].光明中醫,2008,23(10):1517-1518.
[15]石秀峰.針灸與中藥治療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癥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5):115-116.
[16]張俊慧,王楠,曹爽,等.枸杞子在男性不育癥中的應用[J].中華男科學雜志,2008,14(3):279-281.
[17]廖敦,劉志剛.西洋參治療弱精子癥62例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09,4(15):174-175.
[18]楊文濤,李群生,喬飛,等.中西醫結合治療重度少弱精癥55例[J].遼寧中醫雜志,2011,38(1):121-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