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獨立學院學生有其自身特點,他們比普通高等院校學生更加注重實際性;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不佳,國家與學校投入很多,但收效不足;在實際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探討適合獨立學院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以學生為主體
1 獨立學院學生有其自身特點
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產物,是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的產物,是高校與社會合作并充分利用社會資金辦學的創舉,是一種新型的民辦高等教育模式和運行機制。獨立學院是在高校擴招、民辦教育發展過程中異軍突起的一批新型大學,“是專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是新形勢下高等教育辦學機制與模式的一項探索和創新。獨立學院學生也有其獨特的自身特點:
1.1 基礎較差,學習能力不足
他們大多在入大學之前學期成績較差,或者存在偏科,對自我認知度不高,覺得自己和普通高校學生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因而在日常學習中容易放松自己,但是又有積極的向好的一面,只是大多由于環境的影響及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1.2 輕視理論學習,注重實踐經驗
獨立學院學生比較好動,個人才能較好,注重實踐經驗,對一些實用性課程、專題講座、技能比賽等反映出較大的興趣。但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輕視理論的學習,對知識不能形成系統化體系化的構架,因而在深度上呈現一定弱勢。他們大多在讀書期間較多的參與社會實踐或者自我創業,因而對書本的學習相對較弱和欠缺。
1.3 重視自我感受,反對傳統說教
獨立學院學生一般家庭條件相對優越,在日常生活中比較自我,注重自身感受,所以在學習中一般排斥灌輸式的傳統教育。他們有自己獨到的價值觀,認為保持自己的獨特個性是自我成熟的標志,所以容易不合群和獨立于主流社會和價值觀之外。但是他們對自己的前途卻有比較明確和相對高的預期,渴望在社會中創造更大價值,尤其是商業意義上的成功。
2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我國高校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 又稱之為“ 兩課”),體現了我國高校的社會主義性質,目的是“ 著眼于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確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為他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不動搖,打下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作為對大學生系統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以及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處于不可替代的地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近年來思想政治理論課卻飽受爭議,實際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2.1 社會思想多元,價值觀千差萬別,馬克思主義失去了其傳統的主導地位
馬克思主義曾經在社會價值觀中占絕對主流地位,但是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和當今世界的不斷發展,如今人們的價值觀越來越多元,尤其是青少年,他們以追求和主流價值觀相悖為其個性特征,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學生首先就是排斥這種思想,其次對馬克思主義產生懷疑,因為學生所觀測到的社會現實與馬克思主義相悖,他們又不能從長遠的眼觀來看待問題,所以造成了如今馬克思主義在現實中的冷遇處境。
2.2 傳統教學注重灌輸式教育,學生參與度較低
我們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大多采用灌輸式教育,學生雖然從初中開始就一直接觸,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參與度較低,不能從其中進行反思和批判式思考。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人文學科的一個分支,應該進一步加強其人性化和實際性,讓學生可以在懷疑和討論的過程中,在歷史和現實的比較中得出其自己的結論,而不是強迫其去背誦一些僵化的教條。
2.3 當代學生更多關注實際利益和功利目的,對精神教育和人格提升興趣不足
社會的發展和變遷使學生更關心將來的就業等現實問題,所以他們對養成其完整人格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關注度明顯不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從整體上講解國家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讓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增加了解和信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其對社會的判斷和認知。但是這些都是隱形的和非直接的,而學生對實際利益的關注會弱化對這些方面的重視。
3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
教學相長,教與學是孿生兄弟,二者不可偏廢。隨著手機智能化的普及,當前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足,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和老師大多缺乏互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根據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自身特點,找到一些適合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最根本的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一切以學生為目標和核心,以學生對知識的關注重點和興趣為突破口,探索一種能實現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進步的模式,圍繞獨立學院的學生特點,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要突出如下幾點:
3.1 對知識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和講解,盡可能言簡意賅的讓學生掌握重點
獨立學院學生的知識層次和學習定位決定了他們并不需要進行太過高深的學術思考和邏輯養成,為此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要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概括,做到深入淺出,言簡意賅。這樣做的目的是不使學生陷入邏輯的汪洋里,使他們可以直觀的明白講授的重點,需要掌握的知識和要義。
3.2 突出實踐教學,加強和學生的互動
為了活躍課堂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要探索有益可行的實踐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參與對知識的收集和評價,對社會問題的分析,并積極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判斷。帶領學生深入一些教育基地等,切身感受我們黨在歷史長河中的重要貢獻,讓實際增加說服力。教學成功的一個基本標志就是大部分學生能夠參與進課堂的教學中來,他們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老師可以在和學生的探討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他們。
3.3 結合社會現實問題,進行有理有據的分析,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是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得以運用。而思想政治理論課關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對我們當下社會的現實和價值觀方面擁有巨大的作用。要通過對社會現象和現實的分析和解讀,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關結論進行分析和評價,使學生可以很好的認識社會問題,對馬克思主義增加認同。
總之,我們應該根據獨立學院學生的自身特點,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真正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增強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
作者簡介
王興隆(1986-),山西,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