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要】目的:分析活血化瘀中藥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分析,以更好的指導臨床用藥。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1例活血化瘀中藥不良反應患者的臨床資料,并觀察分析活血化瘀類藥物的名稱以及不良反應的具體表現。結果:81例不良反應中藥中共涉及5種活血化瘀中藥,其中以血栓通注射液所導致的不良反應最多,經比較顯著多于其他4種藥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活血化瘀中藥不良反應皮膚系統受累最多,其主要表現為皮膚瘙癢、皮疹、丘疹、紅斑以及面部潮紅等。結論:臨床使用活血化瘀中藥時,應嚴格按照藥物的要求進行用藥,同時還應該加強中藥制劑的研究監制,以能夠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反應發生。
【關鍵詞】活血化瘀中藥;不良反應;分析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089-01
引言: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中藥開始被應用于臨床對各種疾病的治療之中,并發揮出良好的效果[1]。但是,治療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各種不良反應的出現,尤其是各種活血化瘀中藥。因此,做好對活血化瘀中藥不良反應相關問題的臨床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研究中,筆者對81例活血化瘀中藥不良反應的相關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活血化瘀中藥不良反應相關情況,以更好的指導臨床用藥。現將研究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發生的81例活血化瘀中藥不良反應的相關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51例,女30例,年齡47 ~ 81歲,平均年齡(49.2±2.3 )歲。
1.2方法
科室自行設計《活血化瘀類中藥不良反應觀察與統計調查表》,并從醫院資料庫中獲取完整的患者各項臨床資料,由經過培訓的人員負責,對獲得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具體內容包括:患者的各項臨床資料和所患疾病的類型、名稱、所使用的活血化瘀類藥物的名稱、不良反應的具體表現等。
1.3統計學處理
研究所得數據均輸入Excel表格,并使用SPSS 公司推出的SPSS 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予以t檢驗,計數資料予以Χ2檢驗。并對P值進行檢測,如果可得P小于0.05,則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良反應涉及活血化瘀中藥分析
經統計,81例不良反應共涉及到5種活血化瘀中藥,其中以血栓通注射液所導致的不良反應最多,經比較顯著多于其他4種藥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81例不良反應涉及活血化瘀中藥分析
藥品 例 比例(%)血栓通注射液
復方丹參注射液
血塞通注射液
香丹注射液
舒血寧注射液 27
15
17
13
9 33.33*
18.52
20.99
16.05
11.11合計 81 100.00注:*表示較之其他4種藥物,P<0.05。
2.2活血化瘀中藥不良反應表現分析
經統計和比較,在活血化瘀中藥不良反應表現方面,較之其他不良反應,以皮膚受累最為嚴重,(P<0.05)。主要表現為皮膚系統受累,其表現為皮膚瘙癢、皮疹、丘疹、紅斑以及面部潮紅等,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表2活血化瘀中藥不良反應表現分析
受累系統分類 不良反應表現 例 比例(%)皮膚及皮下組織
神經系統
消化系統
呼吸系統
心血管系統 皮膚瘙癢、皮疹、丘疹、紅斑以及面部潮紅
頭暈、頭痛、手足麻木等
惡心、嘔吐、腹瀉、腹痛和腹脹以及便秘、口干等
呼吸困難和口唇發紺等
心慌、胸悶等 37
19
14
4
7 45.68*
23.46
17.28
4.94
8.64注:*表示較之其他不良反應,以皮膚受累最為嚴重,P<0.05。
3討論
活血化瘀中藥對人體的每一個系統都具有一定的影響,能夠發揮出活血行氣、祛瘀生新以及疏通經絡、調理臟腑等諸多作用。病理狀態下,機體對藥物的反應極易出現質與量的變化,進而對于藥物的藥理作用產生一定的影響,極易導致不良反應的方式。所以在臨床用藥時,必須高度重視患者病理特點。本研究最終結果顯示,81例不良反應宮涉及到5種活血化瘀中藥,其中以血栓通注射液所導致的不良反應最多,經比較顯著多于其他4種藥物。在具體的不良反應表現方面,較之其他不良反應,以皮膚受累最為嚴重,并具體表現為皮膚系統受累,其表現為皮膚瘙癢、皮疹、丘疹、紅斑以及面部潮紅等。即提示,活血化瘀中藥不良反應以血栓通注射液所導致的最多,并以皮膚受累最為嚴重。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首先,藥物自身原因。不同的藥材具有不同的藥效和醫用價值,最終制作而成的重要制品也具有不同效果,并有可能受到自身藥理作用影響,導致一定的不良反應[2]。其次,藥品加工原因。中藥大多由各種天然的動、植物、礦物等經過特殊工藝加工而成,因此,在加工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藥品最終的藥效存在較大的差異,并會對其最終的治療效果產生不同的影響,導致一些不良反應的出現[3]。第三,監測療效判定方面。目前,在使用中藥治療等過程中,關于活血化瘀中藥的臨床治療效果在具體的評價方面還不夠完善,缺少詳細、完整的療效判定標準和觀察指標等[4]。因此臨床監測大多不夠全面、到位。在具體治療的時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引發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活血化瘀中藥會導致一定的不良反應的發生,為提高用藥安全,需要積極的提高生產水平,構建完善的療效評估標準,并做好相應的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從而最大程度減少各種不良反應的出現,保證臨床用藥效果。
參考文獻
[1]孫愛榮,武俊.活血化瘀類中藥注射液的臨床應用與安全性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02):125-127.
[2] 陳令允.活血化瘀類中藥注射液的臨床應用與安全性分析[J].中醫藥信息,2013,(01):107-109.
[3] 夏中英.2009~2011年我院活血化瘀類藥物臨床使用情況調查[J].海峽藥學,2013,25(5):267-267.
[4] 譚光羨,游惠馨,羅赫赫.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成因及其預防[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1):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