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利紅 姚麗 賈小蘭
【摘要】目的 探討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家屬實施心理干預對患者的影響。方法將86例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家屬,采用問卷法,了解家屬分為的情緒反應,針對不同的情緒反應采取相應的心理干預措施。結果90%患者情緒平穩(wěn)、積極配合治療。結論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家屬進行心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其生命。
【關鍵詞】呼吸系統(tǒng);慢性病;心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103-01
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病程遷延,反復發(fā)作且逐年加重,病死率高。患者在就醫(yī)過程中,主要依靠家人提供照顧、幫助和支持,會擔心自身照顧需求給照顧者帶來身體、情感、心理及經(jīng)濟等負面影響,會依賴照顧者而產生挫折感、顧慮及內疚感[1]。臨床上,護理人員往往會了解患者的負面情緒,及時進行心理疏導,但卻忽略患者家屬的態(tài)度對患者是否配合治療尤為重要。此時,及時對患者家屬進行心理干預,關心患者,能有效的減少患者的負擔感受,提高患者治療的信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自2013年1月-2014年2月,選取我院呼吸內科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86例, 60-70歲21人,71-80歲42人,81歲以上23人,男性患者52人,女性患者34人。其中依靠配偶照顧的57人,依靠子女照顧的29人。
1.2方法使用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的調查表,包括7個方面,1.患者一般情況,包括患者性別、年齡、診斷。2.患者病程,年住院次數(shù)。3.是否有醫(yī)療保險。4.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分完全自理、部分自理、不能自理)。5.主要照顧者年齡、6.主要照顧者健康狀況及經(jīng)濟狀況(分好、一般、差)。7.是否影響主要照顧者的工作和生活(分不影響、影響、嚴重影響)。采用該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向患者及家屬講明調查目的,及時了解照顧者的心理狀態(tài),調查表明,對照顧者經(jīng)濟的影響及正常生活的影響占首要因素,針對這些問題,及時對患者家屬進行心理干預。
2.結果 該組病人好轉出院 77人,放棄治療4人死亡5人,平均住院日11天,90%以上的患者均能很好的配合治療。
3.討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長期反復發(fā)作,咳嗽氣促、呼吸困難,甚至咯血,造成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和焦慮,患者一般住院次數(shù)多,病程長,多數(shù)伴有并發(fā)癥,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而照顧者主要為其配偶,一般情況下,年齡大,健康狀況也不太好。照顧患者又是一件耗時、耗力的事情,必然會加重照顧者的體力負擔,尤其是對于一些由子女照顧的患者,會嚴重影響兒女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時間一長,難免會有一些負面情緒。有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65.7%的COPD患者存在抑郁[2]。患者此時處于一種相對敏感的心理狀態(tài),對于自身疾病給家人造成的特殊負擔而內疚,加上疾病基礎病變的不可逆性,肺功能減退,食欲減退造成營養(yǎng)不良 ,導致患者身心不適,易出現(xiàn)緊張,拒絕人際交往,以及沮喪、甚至自殺等反常行為。此時家屬對于患者的關心特別重要,對患者家屬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鼓勵家屬與患者多交流,多關心,減輕患者的內疚感,使患者重樹自信和自我價值感,滿意的感受到家人的關愛,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和健康狀況,積極配合治療,減輕身心不適,延緩生理機能下降。
參考文獻
[1]田秀麗,劉化俠,柴仕美,晚期癌癥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0):955-958
[2]高凌云,李麗娜,曾宏翔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SDS對比分析。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0,30(4):56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