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穎
【摘要】目的:對子宮背帶式縫合治療宮縮乏力性剖宮產手術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進行觀察分析。方法:將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9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29例患者采用常規宮腔填紗、子宮動脈上行支縫扎術進行止血,實驗組30例患者采用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止血,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24小時輸血量、出血控制時間等指標。結果:實驗組的手術時間、術后24小時輸血量、出血控制時間等指標顯著由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以子宮背帶式縫合治療宮縮乏力性剖宮產手術產后出血具有手術時間短、止血效果好等優點,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剖宮產;產后出血;宮縮乏力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117-02
產后出血在臨床上引起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產婦剖宮產術后的出血率為19.8%,而導致產后出血的重要原因是宮縮乏力[1],因此對宮縮乏力進行有效處理是減少或避免產后出血的關鍵方法[2]。我院近年來將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應用到宮縮乏力性剖宮產手術產后出血的治療當中,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剖宮產手術后產后出血患者59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29例患者采用常規宮腔填紗、子宮動脈上行支縫扎術進行止血,患者年齡為23-39歲,平均年齡為(28±4)歲;初產者21例,經產者8例,術后24小時出血量為582-1132ml,平均出血量為(741±144)ml;實驗組30例患者采用子宮背帶式縫合術進行止血,年齡為25-36歲,平均年齡為(27±4)歲歲;初產者20例,經產者10例,術后24小時出血量為585-1127ml,平均出血量為(739±146)ml。排除標準:合并高血壓、凝血功能障礙等。兩組患者在年齡、出血量等基本資料方面不具備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術方法
患者在剖宮產后出現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后,應及時進行子宮按摩,進行子宮肌注,靜脈滴注宮縮素、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配合止血藥物進行處理[3]。如果止血效果不夠理想,對照組進行宮腔填紗術與子宮動脈上行支結扎術;實驗組采用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把子宮從腹腔托出,對宮體進行擠壓,如果出血量減少,則提示背帶式縫合術的成功率較高,能夠進行縫合。具體操作如下:于左側的子宮切口下緣中外1/3交界處以1號可吸收線在距離切緣下約3cm處自外向內進針,經過宮腔于切口上緣約3cm處出針。將緣線向子宮底距離宮角約4cm處拉動,經該處往子宮后面反折直至左側的子宮骶骨韌帶的上方,由外至內,由左至右斜行進針,貫穿子宮的全層,于相應右側水平出針到右側的后壁。以相同方法縫合右半部,并拉緊縫線進行打結,以雙手加壓牽拉2條可吸收線,縮小宮體為縱向壓縮形狀,再對子宮口進行常規縫合,出血量減少后關腹。根據患者的失血情況進行輸血,如果出現DIC或者失血性休克應立即進行子宮切除。術后靜脈滴注縮宮素及抗生素進行治療。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控制時間、輸血例數及產后出血量,以術后子宮逐漸收縮變硬、生命體征平穩、尿量正常、出血速度低于50ml/h為手術成功。術后24小時出血量以稱重法與容積法進行測量。
1.4統計學處理
對計數資料以X2進行檢驗,以例數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對計量資料以t進行檢驗,以X±s的形式表示,將所得數據錄入SPSS20.0軟件包進行處理分析,以P=0.05作為檢驗基準,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的手術時間、出血控制時間、術后24小時出血量及輸血例數分別為:(72.4±13.8)min、(8.1±1.4)min、(669.1±82.3)ml、13(43.33%);實驗組的手術時間、出血控制時間、術后24小時出血量及輸血例數分別為:(63.8±8.9)min、(6.4±0.7)min、(433.2±61.1)ml、5(17.24%)。實驗組的手術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分娩過程中,子宮的收縮越強,則出血量越少。由宮縮乏力導致的產后出血在產婦產后出血中約占70-82%[4]。常規治療剖宮產術后出血一般采用止血、抗感染、抗休克等方法,并結合宮腔紗條填塞、子宮按摩、子宮結扎止血等,需要時可進行子宮切除。然而上述方法中,宮腔紗條填塞易導致感染,動脈結扎對手術的操作要求較高、手術時間長,子宮切除使得患者喪失生育能力,還會導致卵巢早衰[5]。
而子宮背帶式縫合術的止血原理是以縫合線綜合機械性的外力進行加壓使得宮體進行收縮,從而閉合螺旋動脈,以減少血流的灌注,子宮肌層由于缺血而對宮體收縮造成刺激進行壓迫止血,配合縮宮素能夠更好的發揮止血效果。本研究中采用子宮背時縫合的操作比較簡便,手術時間較短,術后24小時出血量比較少,適合用于剖宮產宮縮乏力性術后出血,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秋燕.子宮背帶式縫合治療宮縮乏力性剖宮產手術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34):35-36
[2]劉艷,劉海燕.改良式子宮背帶式縫合在剖宮產手術術中大出血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09.6(22):230-233
[3]任曉紅.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剖宮產術中子宮出血30例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6):901-902
[4]陽小玲,朱蓉.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中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及護理[J].當代護士.2011.13(9):50-51
[5]吳雪琴,李玉芬,凌少云.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中產后出血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1.12(1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