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療的治療效果及其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已確診為牙髓壞死及急、慢性根尖周炎患牙128顆作為研究對象,其中66例給予一次性根管治療,作為觀察組,62例給予傳統根管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術前和術后疼痛情況及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根管治療術后兩組患牙疼痛情況對比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6月、12月、24月兩組患牙治療有效率相比較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與傳統根管治療技術相比,患牙的術后疼痛感與治療有效率均無顯著差異,但能降低復診次數,具有一定的臨床可行性。
【關鍵詞】:一次性根管治療;感染根管;傳統根管治療;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3.7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130-01
根管治療是指利用化學和機械的手段盡可能的去除管內感染物質,隨后充填根管將少量細菌封閉,從而有效預防再次出現根管感染。根管治療術是目前治療牙髓炎、根尖周疾病的有效治療手段之一,在臨床應用廣泛。根管治療通常包括預備根管、根管消毒和充填根管3個步驟。而一次性根管就是將預備、消毒、充填根管在一次治療過程中全部完成,能有效減少患者就診次數,從而防止因多次就診而發生的重復感染[1]。本次研究重點在于粉刺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取我院空腔科就診的牙髓壞死,急、慢性根周尖炎76例患者的128例患牙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39例,共有患牙67顆,男16例,女23例,年齡21-67歲,平均(45.8±13.9);對照組患者37例,共有患牙61顆,男20例,女17例,年齡20-66歲,平均(46.7±12.8)歲。兩組患牙臨床診斷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兩組根尖周指數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兩組患牙臨床診斷對比
臨床診斷 患牙數n 牙髓壞死 急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觀察組 67 18(26.87%) 26(38.81%) 23(34.32%)對照組 61 15(24.59%) 25(40.98%) 21(34.43%)1.2入選標準
經臨床診斷已確診為牙髓炎,急、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均為單根管。排除根管再治療、急性根尖周炎伴有局部感染、根管滲出無法控制者的患牙,以及無法按時就診和患有嚴重全身系統疾病的患者。
1.2.方法[2-3]
所有患者的治療均由同一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完成。手術前均應詢問患者病史并進行常規檢查后行X線檢查,隨后采用手術器械對患牙進行常規開髓、拔髓處理,將根管口擴大后定位,采用逐步前進的方法進行根管預備,同時使用生理鹽水及過氧化氫溶液對根管進行沖洗。預備根管后,將根管消毒待干,以便進行充填或封藥。
觀察組患牙完成上述操作后,可采取冷側壓法充填根管。對照組患牙在預備根管后使用氫氧化鈣進行封藥,在封藥1周后,確認根尖周無叩擊痛、無紅腫且根管內無滲漏后,按照上述要求進行填充根管。術后所有患牙均行X線檢查,確保根管填充緊密且均為恰填。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牙術前與術后的疼痛情況,并通過隨訪調查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1.3.1疼痛評定:
無痛:自我感覺牙齒感覺無異常,臨床檢查無不適;輕度疼痛自我感覺牙齒有微痛感,進行咬、捫、叩等臨床檢查時可有疼痛(+)或不適;中度疼痛牙齒疼痛嚴重但仍可耐受,臨床叩診檢查疼痛(++),或咬、捫診疼痛;重度疼痛患牙疼痛難忍,需進行緊急處理,臨床叩診疼痛嚴重(+++)。
1.3.2臨床治療效果評估
治愈,患牙自感無不適癥狀,牙齒功能較好,各項臨床檢查均未見異常;有效,患牙自感無不適或有輕微不適,牙齒功能較好,有輕微紅腫或疼痛。
1.4數據處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牙治療術前和術后疼痛情況比較
兩組患牙術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無統計學意義;術后觀察組患者疼痛比例與對照組患者第一次術后疼痛比例也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在第二次術后有9顆患牙有疼痛感,見表1。
表1兩組患牙治療術前和術后疼痛情況對比
疼痛分級 觀察組 對照組 術前 術后 術前 第一次術后 第二次術后無疼痛感 26(38.81%) 29(43.28%) 30(49.18%) 31(50.82%) 52(85.25%)輕度疼痛 17(25.37%) 31(46.27%) 14(22.95%) 24(39.34%) 9(1.48%)中度疼痛 17(25.37%) 59(7.46%) 15(24.59%) 4(6.56%) 0重度疼痛 7(10.45%) 2(2.99%) 2(3.28%) 2(3.28%) 02.2兩組患牙治療后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經過對比兩組患牙治療6個月、12個月以及24個月后有效率相比均(P﹥0.05)無統計學意義。
表2兩組患牙治療后6個月、12個月以及24個月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時間 觀察組 對照組 治愈 有效 治愈 有效6個月 45(67.16%) 22(32.84%) 39(63.93%) 22(36.07%)12個月 61(91.04%) 6(8.96%) 56(91.80%) 5(8.19%)24個月 66(98.51%) 1(1.49%) 59(96.72%) 2(3.28%)3 討論
根管治療術是目前口腔治療的常見手段之一,在臨床應用廣泛。根管治療通常包括預備、消毒和充填根管3個步驟,但因就診次數過多、依從性較差,治療時間長等弊端影響患牙的臨床治療效果[4]。而一次性根管就是將預備、消毒、充填根管在一次治療過程中全部完成,通過減少患者就診次數,避免了重復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肖丹,張德輝. 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療的療效觀察[J].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0,01:57-60.
[2]王生洲,衛巍,覃應葵. 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療療效觀察[J]. 中國美容醫學,2010,12:1855-1857.
[3]陳芳川. 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療的短期療效分析[J]. 中國校醫,2013,12:912+915.
[4]吳曉飛,馬杰,蘇同波. 感染性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療的療效分析[J]. 醫藥論壇雜志,2013,11:38-39+42